通过上两文,讲述了明清时期同类型的巡抚被杀案。
民族英雄邓廷桢之子、云南巡抚邓尔恒被罢了官的代理巡抚徐之铭派人杀害。对于此案咸丰心中早就认定是徐之铭所为,但苦于徐之铭掌握军权,咸丰只能暗中调动人马。
但两个月后咸丰就病故了,之后是一连串的政治事件。事情平复之后,云南和贵州的事情总要给予解决。因此,“两宫一王”的慈禧、慈安、恭亲王决定挑选不怕死的潘铎前往昆明。潘铎化妆之后带着两名仆人空降昆明,结果轻易地就把徐之铭降服了。
狗肉朋友嘛,嚷嚷得凶而已。皇王圣旨来了,你不听就是造反,到了这个时候狗肉朋友的本性就露出来了。但是,潘铎并没有趁势把徐之铭法办而是按照旨意,将徐之铭降职后继续任用。一年多后,徐之铭病死。
从咸丰、慈禧当时所面临的危险看,要比明朝严重得多
“两宫一王”时的中国,南方有太平军、北方有捻军,西南云贵川起义,西北的新疆被侵略、陕甘(当时甘肃包括宁夏和包括西宁以北的部分青海)民族起义也即将爆发。由此可以说,咸丰的胆量是比较大的,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罢免了徐之铭、准备对其动手。
咸丰病重离世,“两宫一王”发动政变杀死“八大臣”(1861年11月2日)后,清廷面临的危险就更大了。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汉地主武装已经控制地方政权,徐之铭就是汉军事精英之一,如果对其进行打击,虽然名正言顺,但对于其他汉地主精英来说则有推翻肃顺重用汉人政策的嫌疑。
因为肃顺被杀,汉精英地主武装本身就有惊弓之鸟的态势,对徐之铭处置是否激发再次变乱?可以说,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是必须要考虑的,而且其危险性要比嘉靖时期的九边兵将叛逃更危险。
在此情况下,慈禧、奕等人选择了“暂时隐忍”的处理方式,留下徐之铭继续带领队伍剿灭民族起义,希望在时间冲击中逐渐剥夺其军权,使之无法狗急跳墙。
明廷根本没有丧失威严,清廷的地方政权已经被分割
嘉靖时期的“九边兵乱”问题,表面上非常严重,但实质上对其统治威胁并不大。因为边关兵变的首脑和积极分子可能会逃,但大部分人不会跟着走。
其一:边关守将没有真正控制一镇势力,“三堂”制度下,或者巡抚,或者镇守太监都可以有效防止总兵一股独大。
其二:包括京官、其他边镇将领在内的文武,都能有效听从皇帝命令,至少没有出现像清廷所面对的局面:让谁去当总督、去当巡抚,谁都不敢去。
其三:总兵只是为了私利,希望用兵变夺得更多的好处而不是造反。
综上所述,嘉靖朝的兵变只是九边贪腐将领借以威胁朝廷的一种手段,根本不可能叛变,叛变的出路只有出逃蒙古一条路,而生活在蒙古与生活在中原其生活水准、民族风俗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边关将领勾引蒙古势力造反的案例,在嘉靖初年根本没有出现。大同兵变勾引蒙古势力的案例,是在嘉靖十二年后才出现的。
九边虽乱,但明朝的天下稳定,根本没有失去对天下的控制。只有傻子和不逃就会死的人才会叛逃。
清廷则不一样了。清廷作为少数民族执掌天下的政权,其本身就怕汉精英掌握大权。但因为八旗、绿营兵不堪大用根本无法阻止动乱,在此情况下只能重用汉精英。本来嘉庆时期汉精英就因为白莲教大起义而崛起,到了道光年间涌现了陶澍、林则徐等汉精英官员。他们为曾左李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咸丰时期,清廷中央还控制着中央、地方的权力,但是到了咸丰末年同治年,以湘楚淮为代表的汉地方武装崛起控制地方。同时,新崛起的汉地方势力中有许多都没有经过科举考试、没有经历过官场洗礼,很多人对官场礼数、皇权权威并没有真正的敬畏。因此,对于清廷的掌控力来说非常棘手。
咸丰、慈禧与嘉靖处理方式对比
明清的皇帝对于“同一类型案件”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咸丰果断去除(那时离去世不到40天)、慈禧在不得以的情况下下采用了和嘉靖相同的方式、嘉靖在并不危急的情况下采用了最“姑息养奸”的方式。
嘉靖并没有按照文官的要求去严惩兵变指使者总兵李隆(他只是想给许铭警告,但没想到酿成大乱),他只是对李隆降职、调往他处(应该也是九边其他边镇)。后人为此给出的理由是嘉靖怕李隆引蒙古骑兵南下。其实,在上文“嘉靖就是长不大的孩子:爱耍个性的明朝皇帝,耽误了很多事”一文中,我已经驳斥了,理由根本不成立。其根本就在于嘉靖要显示独立性。
在这点上,嘉靖和慈禧的处理方式相似,但因为慈禧所面对的问题比嘉靖严重程度大多了,即使如此,慈禧的处理方式后遗症也显现而出,那就是潘铎之死。
潘铎乃是被马荣所杀,而马荣乃是投降官军的叛军,被徐之铭收编后定为参将。
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马荣率本部人马围攻昆明。潘铎命令马荣迁出,并与徐之铭相约一同前往训斥马荣。哪知,徐之铭事到临头却以忽有战事为由没去,致使潘铎最终被马荣所杀。
这里面徐之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不清楚,但显而易见,有很大的嫌疑。
潘铎死后,马荣率兵抢掠昆明。受潘铎推荐的岑毓英(其子就是日后著名的“北袁南岑”;清末三屠——屠官屠民屠财的“屠官”岑春煊,他反腐反得很厉害,所以人称“屠官”,另外二人是屠民袁世凯、屠财张之洞)拼死抵抗,徐之铭见状却逃之夭夭。
这时,受潘铎收降的滇东南回民起义领袖马如龙,当时正在镇守建水,官职是临元总兵,闻知潘铎被杀,立刻率军回转昆明,赶走了马荣。
其后,徐之铭和马如龙几次推让“云南巡抚”一职,徐之铭知道呀,自己这辈子也就只能“暗中控制”了。马如龙也知道自己当不了,因为,能当巡抚的人太多且自己的身份比较特殊——回民起义领导者之一。
最后,清廷任命马如龙为云南提督一职。那么,徐之铭最终命运如何呢?史料不详,在西南民族起义被剿灭前病死了。当然这“病”是怎么个病就很难说了。
综上所述:像徐之铭(清)、李隆(明)这样敢于暗杀巡抚级别的高官的凶恶之人,就是官场的毒疮,能除应该立刻清除。徐之铭、李隆还不像马新贻被杀那样后人不知道凶手是谁,你没有办法清除的情况,他们都是天下官员心知肚明的凶手,而且凶手、被指使人都已经伏法,在这种情况下,仍然采用拖延的方式方法只能让问题继续延续。
云贵总督潘铎的死就是明证。但嘉靖要比慈禧幸运,主要就在于九边之乱还没有坏到无法收拾,只要狠抓就会将其危害降低,但嘉靖没有这样做,直接致使九边军队战斗力大规模下降,九边兵变的问题绵延二十多年才被压下去。这其中,嘉靖的不断拖延难辞其咎。
未完待续,下文我们就将谈谈九边问题为何此时出现问题,嘉靖为何要在此时进行“大明军事洋务运动”。
未完待续,大明军事洋务运动前26篇文章,请依次按此链接阅读
嘉靖小聪明也很有权术,可不是一个好皇帝,没长大的孩子而已
光绪不成熟?他只是在赌:儒者是否践行自己的理念
左宗棠式精神缘于谁?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根本,但第一步总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