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这个谥号有多牛?
谥号是指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始于西周。在古代,问人事比较在乎这个东西的,也可以说是对他这一生的评价和肯定。宋朝时,司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宋以后的中国的读书人便有了一个梦想:“生晋太傅,死谥文正”。在文人谥号里面地位级别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了,也是一代文人的最高追求。在我国历史上,获得“文正”这个谥号的人,真的是屈指可数。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可见文正是非常厉害的了。
曾国藩去世后,为何谥号是“文正”?
曾国藩我们都清楚,他是晚清的四大名臣之一,曾经组织湘军力克太平天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也是封疆大吏,洋务运动的支持者。
其实谥号和官职差不多,既然是有等级的,那么也就是说有高低之分。既然文正是最好的谥号,那么自然朝廷不会轻易的给,否则就烂大街了,不值钱了。
在大清,有这么几个规定。第一,只有官至大学士或是翰林出身者,方能享有“文”字谥号,第二,除了地位之外,功劳和官员的特点也在考虑之列。第三,如果要是帝师的话,那么几率会增加,第四,既然是文人的谥号,那么文人道德的评价就很很重要了。第五,皇帝的个人意愿。
从这些标准可以看出,曾国藩还是比较合适的。
第一,曾国藩是进士出身,虽然长期以来身为湘军领导人对付太平天国,但他后来官自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可见其官职和能力都得到了认可。而他值得肯定的是后来主动申请裁撤湘军,不争不抢,精神可嘉。
第二,曾国藩在政治家风度、品格及个人修养等方面很少有人能予匹敌。与之相比,李鸿章就不知道要差了多少了。毕竟文正不是看谁官职更高。文是道德博闻,文正是文人道德的最高评价,所以曾国藩是理所应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