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近代的亚洲老大帝国们,在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普遍处于衰落阶段,在同欧洲列强的战争中,也普遍败多胜少。例如奥斯曼帝国,自18世纪以来就在走下坡路,数次俄土战争屡战屡败,其统治下的北非、巴尔干也相继丢失;又例如中国清政府,在19世纪频频遭受外敌侵略,被迫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此外,还有一个亚洲老大帝国,也是在近代频遭外侮,甚至两次世界大战都未能幸免。
这个国家就是伊朗。伊朗又被大多数人称为“波斯”,是个拥有悠久历史和辉煌文明的亚洲超级大国。然而,19世纪以来,随着东西方国力之间差距的拉大,伊朗也不可避免地走了下坡路。首先,沙俄在战争中频频打败伊朗,强迫伊朗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将伊朗势力逐出中亚和高加索。与此同时,英国也趁虚而入,强迫伊朗签署大量屈辱性条约。在此情况下,伊朗的国家主权大量丢失。
面对外来侵略,伊朗国内的有识之士们,也曾试图救亡图存。然而,由于伊朗地处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是英俄亚洲大博弈的关键节点。所以,不管是巴布教徒起义、富国强兵的改革、抑或立宪运动,都最终在内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在此过程中,伊朗封建集团,继续顽固地推行腐朽统治,导致同列强的差距越来越大。1907年,英俄两国在伊朗境内划分“势力范围”,伊朗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伊朗统治集团自知国力孱弱,遂宣布实施中立。然而,空有中立的口号,而无中立的实力,是无法自保的。由于伊朗战略位置重要,且蕴藏大量石油资源,所以德国、奥斯曼、英国、沙俄纷纷将战线推进至伊朗境内,导致中立政策名存实亡。各国军队,在伊朗国土上打得热火朝天,公开掠夺伊朗的物资和资源,给伊朗民众带来巨大灾难。而伊朗恺加王朝统治集团,却对此无能为力。
一战结束后,伊朗迎来变局。在北方,苏联取代沙俄,并废除沙皇时代的不平等条约,继而同伊朗签订《友好条约》;在南方,英国的殖民势力也因战争而削弱,继而放松了对伊朗的影响与控制。与此同时,礼萨汗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没落的恺加王朝,并建立起巴列维王朝。然而,国力的增强,并不在一朝一夕。在此后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伊朗的综合国力仍然较弱,依旧脱离不了外部势力的干预。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伊朗仍宣布实施中立。但与此同时,伊朗私下里和德国往来密切,这就给了英苏等国以武力干涉的口实。到1941年,战争即将进入白热化阶段,英国和苏联为防范伊朗倒向德国,遂联合出兵伊朗。英苏军队在伊朗大地上纵横无阻,孱弱的伊朗巴列维军队根本无力抵抗。不到两周,英苏便占领伊朗全境。在二战中后期,伊朗以丧失独立主权为代价,充当了同盟国的战略后方。
二战结束后,伊朗仍难逃被大国摆布的命运。先是苏联试图在伊朗北方建立亲苏政权,随后美国大规模介入,并使出包括核战争的手段威慑苏联,制造出伊朗危机事件。50年代初期,伊朗民选首相摩萨台试图推行改革,结果被英美策划的政变推翻。50~70年代,美国在伊朗境内培植亲美势力,顽固地阻挠波斯民族复兴运动,试图让伊朗永远充当附庸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权。
好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逐步扫清国内的妥协势力,继而学习苏联、中国的经验,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军工体系。在此之后,随着伊朗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波斯民族和宗教精神的进一步复兴,以及国际总体形势的演变,伊朗在同美国的斗争之中也越来越强硬不屈。
参考资料:《伊朗战争史1500-1988》、《伊朗史》、《伊朗通史》、《伊朗史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