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被后世称之为一代明君,不仅是因为康熙皇帝南征北战,为清朝的领土完整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周围的国家展示出了清朝强大的国力,避免了外敌的骚扰,国内也更更加和平,也为此后清朝强盛的国力打下了基础。
做为少年皇帝的康熙,8岁即位,但是因为年龄太小,无法处理朝政,顺治皇帝便在生前任命了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历代的君王,都懂得利用大臣来平衡各派系之间的力量,顺治帝也是一样。利用四位大臣不同的派系,让他们互相争斗,来确保小皇帝的位置,使得皇帝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这一计划可谓是相当高明,开始的几年,这几位大臣总是相安无事的处理政务,直到“老大”索尼去世,这个平衡便被打破了。鳌拜与遏必隆本来就是同一旗,一遇到事,鳌拜要是说了什么,遏必隆总是会随即附和,可见这两人是穿“同一条裤子”的。
当“老大哥”索尼去世后,鳌拜与遏必隆在朝中的力量早已超过,势单力薄,孤木独支的苏克萨哈。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权力,鳌拜便想方设法要除掉苏克萨哈,最终苏克萨哈还是不敌鳌拜,最终被鳌拜冤杀,自此朝中再也无人能够与鳌拜抗衡,鳌拜也渐渐不把小皇帝放在眼中,多次作出擅权的事情来。
鳌拜在朝中嫣然成了另一位皇帝一样的存在,在朝中更是结党营私,对于政敌也如苏克萨哈一样,罗织罪名,将其残害。年纪轻轻的康熙皇帝,也深知鳌拜在朝中的权势,更加知道自己的处境是多么危险,但是现在的自己缺乏勇气,又没有能力去除掉鳌拜,所以康熙皇帝也是不断地麻痹鳌拜,将鳌拜与遏必隆一同封为“太师”,对于鳌拜的党羽,康熙皇帝也是一如既往的重用。
最终令康熙皇帝对鳌拜下手是源于一次偶然的事情。一次,素来身体强健的鳌拜突然请假,一连好几天都没有来上朝,作为皇帝,也是要关系一下朝中元老级别的大臣的。随即康熙皇帝便坐轿子到了鳌拜府邸。
到了鳌拜府邸,康熙皇帝并未让侍从先给鳌拜通信,而是直接带着侍卫就进入了鳌拜的房间,可能是康熙想看看鳌拜是否真的病了吧。到了鳌拜的房中,鳌拜被突然到来的康熙给吓得相当慌张。康熙随身的侍卫,走到鳌拜的床前,一把将席子掀了起来,却发现席子下面是一把寒气逼人的长刀。
见到这一幕,鳌拜自然是被吓得一时愣住,康熙也是一愣,随即便笑着说道:“刀不离身,本就是咱们满人的故俗,何足为怪。”正是由于康熙皇帝的这句话,鳌拜揪着的心放了下来,康熙也正儿八经看到了鳌拜的狼子野心。第二天回去,康熙皇帝便与心腹大臣商量如何对付鳌拜。
自古以来,皇帝委任的“托孤大臣”,能够善终的没有几人,他们大多势力滔天,权倾朝野,认为自己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但却忘记了赋予其权力的皇帝。最终引起了朝中其他大臣的不满,皇帝的猜疑,政敌的落井下石;在众叛亲离中,终被皇帝铲除。
参考:《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