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中亚有群波斯化民族,曾在二战时,动员15人口保卫苏联

中亚有群波斯化民族,曾在二战时,动员15人口保卫苏联

苏联有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其中有五个位于中亚地区。中亚诸加盟国中,人口最多、古迹最众、历史最悠久的是乌兹别克。而乌兹别克又同伊朗存在渊源。

上古时代,来此开垦的是东伊朗诸族(粟特人、花拉子模人等);9~10世纪,波斯人(西伊朗)迁移于此;同时,突厥语诸族作为波斯萨曼王朝的古拉姆奴隶兵,也来此居住。

16世纪,昔班尼汗率领的游牧部落进入河中地区,初步带来了“乌兹别克”这一称呼,乌兹别克人在此时基本形成,但族名尚未固定。

总体来说,乌兹别克人由伊朗人和突厥人融合而成的,其中以伊朗人为主、突厥人为辅。乌兹别克人的文化,和伊斯兰化后的伊朗人极其相似,唯独语言属于突厥语族。

说起乌兹别克,就不得不提伊朗。伊朗人分支众多,尽管东伊朗粟特人文化璀璨,但西伊朗波斯人才是最辉煌的一支。硬实力的强大,在客观上促进了软实力的发展。

由于波斯诸政权势力强盛,所以在中亚和西亚地区,形成了以波斯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有人称之为“大伊朗”,有人则称之为“波斯文化圈”。

波斯文化圈内,民族众多、政权并存,有时各政权也会相互攻伐。但无可争辩的是,圈内各政权与民族共享同一种文化、同一种习俗,甚至官方和学术语言也都是波斯语。现代乌兹别克等族,仍旧过波斯的传统节日,衣食住行也和波斯人接近。

此外,入侵波斯文化圈的侵略者,出于巩固统治等原因,最终也会接受波斯文化,继而被同化。历史上,突厥人和蒙古人在入侵波斯后,就因此被“波斯化”。

不过,随着工业化列强涉足亚洲,波斯诸政权面临的压力也在悄然变大。19世纪起,日渐强大的沙皇俄国,将扩张的矛头对准了外高加索和中亚。

1860~1880年,沙俄通过堡垒封锁、梯次推进等战术,分步骤蚕食中亚。中亚的布哈拉和希瓦寄希望于波斯抵御俄军,但波斯日渐衰落,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出兵。

1881年,沙俄在通过军事手段控制中亚后,迫使波斯签署《阿哈尔边界条约》。这个条约,标志着波斯彻底失去阿姆河以东的主权,波斯政治势力全面退出中亚。

至此,布哈拉、撒马尔罕、谋夫等昔日波斯文化圈的历史地域,尽数落入沙俄之手。而传统的波斯-伊斯兰文化,也无力抵御近代物质文明的侵蚀。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亚民众送来了苏维埃。1917~1918年,塔什干等地兴建苏维埃政府。1920年,中亚红军和苏俄红军联合出击,推翻布哈拉和希瓦封建王朝。由此一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亚走向覆灭。

1920~1925年,红军消灭了盘踞中亚的巴斯马奇匪帮。1924年,苏联对中亚进行民族识别。当年6月12日,在列宁等人的号召下,乌兹别克共和国成立,并于不久后加入苏联大家庭。

苏联的划分,标志着乌兹别克族的最终形成。苏联废除了沙俄时代的民族压迫政策,既保护乌兹别克人的突厥-波斯文化,又帮助他们适应新型的苏维埃世俗文化。

同时,苏联还大力帮助乌兹别克进行经济建设。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中央在乌兹别克兴建了现代化的工业,对乌兹别克社会进行改造。于是,乌兹别克人日渐拥护苏联。

苏联对中亚的苦心治理,最终得到了回报。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集结550万大军进攻苏联。战争初期,苏联由于判断失误等原因,部队损失严重,西部大片国土也被德国占领。

而乌兹别克作为战争大后方,遂积极承接来自苏联西部的工业。这些产业搬迁到乌兹别克后,努力在后方安全地带进行生产,向前线部队输送了大量的坦克、枪支和弹药,为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乌兹别克还动员青壮年参军报国。卫国战争打响之后,乌兹别克立刻组建了10多个步兵师和骑兵师(旅),用以支援前线苏军。同时,乌兹别克也组建了其他一些战斗部队,协同苏军大兵团作战。

而在整个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乌兹别克以700万人口的体量规模,征召了140~155万人参加作战部队,同时还动员了大量妇女从事军用品生产。粗略计算,参军的人员数占其总人口的1/5之多,军事化程度相当之高。

苏德战场上,乌兹别克士兵和其他东方民族士兵一样,展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在布列斯特、基辅和莫斯科的战斗中,都出现过乌兹别克将士的身影。德军曾经一批乌兹别克战俘押送到荷兰,但被俘官兵勇敢不屈,最终大多就义。

在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进入白热化阶段时,乌兹别克民众给前线将士寄去了一封241.2万人的联名书信,指出“俄罗斯、乌克兰兄弟姐妹受到了法西斯匪帮的欺负”,以鼓励前线官兵英勇抗击侵略,为保卫苏维埃大家庭而战斗。

英勇的战斗,换来了应得的荣誉。卫国战争结束时,乌兹别克有8万军人获得苏联勋章和奖章,有69名功勋卓越者获得“苏联英雄”的称号。而在后方生产的乌兹别克妇女们,也有很多获得“英雄母亲”等嘉奖。

但乌兹别克人的牺牲同样巨大。整个卫国战争期间,乌兹别克有30~50万人牺牲,13万人失踪,阵亡人数甚至超过法国、英国等西方大国。苏联解体后,乌兹别克虽然获得独立,但每逢二战胜利日时,仍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

参考资料:《苏联民族-国家建设史》、《苏联史》、《列国志·乌兹别克斯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口,波斯,文化,民族,中亚,伊朗,二战,苏联,动员,乌兹别克,观点评论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人口,波斯,文化,民族,中亚,伊朗,二战,苏联,动员,乌兹别克,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人口,波斯,文化,民族,中亚,伊朗,二战,苏联,动员,乌兹别克,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