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人们想要获得更好的出路的话,最好的办法便是科举考试了。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有抱负或者有能力之人,都能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成就一番事业的,落榜者不计其数。
那是因为这些落榜者就真的能力不够吗?其实并不一定,在清朝时期就有一个优秀的落榜者,虽然在科举上栽了一个跟头,但是他却在别的地方获得了人们难以想象的成就,此人便是罗芳伯。
罗芳伯是广东梅州客家人,自幼便聪颖过人并且勤奋好学,因此人们都认为,此人必定能够在科举考试上一展风采。然而,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罗芳伯心灰意冷,于是便放弃科举,下南洋谋生。
罗芳伯和百名亲戚朋友漂洋过海来到了婆罗洲,也就是今日印度尼西亚西部的加里曼丹岛,并很快发现了当地的金矿和砖石资源。罗芳伯从这里嗅到了商机,立马成立了自己的“采金公司”。在这个过程中,罗芳伯不仅收获到了金钱,更是收获了人们的信任,他聚集起了一批同他一般的“天朝弃民”,在这里组建起了“同乡会”。
1777年,罗芳伯在当地人的支持下建立了“兰芳公司”以及“兰芳大总制”共和国,将首府定在了东万律,相当于是一个国家了。虽然拥有了权势和钱财,但是罗芳伯无时无刻不想念家乡,于是在建国之初,他便派人回国觐见乾隆皇帝,并且希望能够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并且将这块版图纳入大清疆土之中。
然而,乾隆却是个极为自负之人,他看不起这群“天朝弃民”,因此并不同意罗芳伯的要求。罗芳伯内心十分忧伤,直到自己临终前,内心最大的心愿便是可以归顺大清。
1886年,荷兰殖民者带着他们的先进武器攻打这个华人小国,由于寡不敌众,并且武器也不如对方,即使经过了顽强抵抗,这个国家还是落败了,在建立110年之后灭亡。虽然国家没了,但是罗芳伯却一直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马来西亚山口洋市市长阿旺·伊斯哈就十分为欣赏罗芳伯的施政才能,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也常自比罗芳伯,印度尼西亚前总统瓦希德则称,“兰芳大总制”共和体制比美国早10年,论历史贡献,罗芳伯亦不亚于华盛顿。由此可见,此人在东南亚地区的威望极高。
参考资料:《清史稿》、《南洋华侨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