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中期的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国力达到巅峰;但同时,在亚洲的另一端,一个强大的国家也是达到了极盛时期,这个国家就是阿拉伯帝国(大食)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历史的巧合,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同时达到极盛时期,而且这两个国家的扩张欲都极强,所以这两个国家的交战,似乎真的是历史的巧合。
当时的唐朝,由于疆域太过于辽阔,政令的传达太过于耗费时日,如果事事都要中央下令的话,那显然不太现实;所以在边疆实行节度使政策,节度使的权力极大,总揽一地的军政大权,只要不是特别大的事情,都可以自主。当然,这样有利也有弊,好处是省钱,且有效的保证了边疆的战斗力;坏处就是容易滋生节度使的野心,比如“安史之乱”。
而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处境和唐朝差不多,处理方式也是极为接近,他们实行的是总督政策,同样的,总督也是总揽一地的军政大权。所以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后期都是悲剧的,唐朝还好出了个郭子仪,虽然元气大伤,但是好歹维护了统一;但是阿拉伯帝国后来却是分裂了。
而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发生的怛罗斯之战就更为传奇了,两大帝国巅峰时期的一战,在这一战后,两国都开始衰落,此后,双方都没法再战了。怛罗斯之战的发动者是唐朝,当时的安西节度使是名将高仙芝,高仙芝镇守西域期间,击败吐蕃、取小勃律、征服撒马尔罕和塔什干、灭石国,被吐蕃和阿拉伯帝国成为“山地之王”。
但是高仙芝却极为贪婪,而唐玄宗也是好大喜功,所以高仙芝在西域时期,所作所为就有点不堪入目了,为了劫掠财富,先是随意就把石国给灭了,而后又把突骑施给灭了;这石国和突骑施当时都是唐朝在西域的铁杆仆从国;反正吧,高仙芝把西域搞得怨声载道。但是唐玄宗不仅没责怪高仙芝,反而褒奖他的大功。
在唐玄宗的纵容下,高仙芝越来越过分,不过当时西域各国惧怕唐朝强大的国力,敢怒不敢言,但是暗地里却是和阿拉伯帝国勾结;阿拉伯帝国一直都有染指西域的心思,但当时西域各国都是向着唐朝的,而唐朝军队的战斗力他们也清楚,一直不敢发动战争。而现在,西域各国主动来找他们了,他们当然是极为乐意的。
高仙芝也是知道的,为了不受制于人,他决定主动发起对阿拉伯帝国的进攻,阿拉伯帝国军队迅速集结;双方最终在怛罗斯爆发决战,在双方战斗到最惨烈的时候,西域各国的仆从军突然背叛唐朝,反而从背后进攻唐军,最终,高仙芝的军队在数倍于己的敌军夹击下,落荒而逃。
而阿拉伯帝国方面的指挥官叫艾布·穆斯林;艾布·穆斯林是中世纪波斯呼罗珊农民起义领袖,阿拔斯王朝开国功臣,后被任命为呼罗珊总督,在怛罗斯之战中打败唐朝军队后,艾布·穆斯林将伊斯兰教的势力扩张至中亚东部地区;可见,这个艾布·穆斯林也是一个非凡人物;但是,开国功臣有几个能善终的?外国同样也是如此。
公元753年(怛罗斯之战两年后),经艾布·阿拔斯准许率旅队到麦加朝觐,并以哈里发代表人的身份出现。公元754年,曼苏尔继任哈里发,其叔父阿卜杜拉·阿里争哈里发职位,被艾布·穆斯林率军击败于奈绥宾。因其在波斯和中亚的势力日增,遭曼苏尔猜忌,遂调他改任埃及总督,他拒不接受新的委任。公元755年被宣召回京,在抵达时以图谋反叛之罪,惨遭杀害。
后来由于他的死,导致追随者多次发动起义暴动,虽然没有推翻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但是却也让其元气大伤,为日后的再次分裂埋下了伏笔;同样的命运,也降临到了高仙芝身上,高仙芝也是被已经昏庸的唐玄宗所冤杀,如果高仙芝不死的话,安禄山的军队,根本无法攻入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