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让他的儿子们到地方去当藩王,这时作为第四子的朱棣刚是17岁青年。这个政策的出发点不是防止皇子之间争夺皇位,而是为了抵御外敌和镇压不稳定的地方形势。朱元璋要想稳守明朝疆土,在辽远的国境线上要有足够机动的武装力量可供随时随地调遣。这个要求,仅靠他自己是不可能实现的。俗话说、上阵父子兵,最可信任的正是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当年有感于宋元鼎革之际,宋室皇族子弟竟无人在外以屏藩举旗勤王拱卫天下。觉得应该效法汉唐,以分封诸子于天下广建藩国,一旦朝廷有事,就可以勤王互相帮衬。于是朱元璋的明朝政体建设参考了五代、宋、元的得失。宋朝前期中央禁军的疲软,节度使的尾大自重,以及元朝对地方的失控引发的红巾军大规模起义,让朱元璋着手在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兵部以及地方的都司、卫所之外,设立了第三道保险的诸多藩王,俗话就是将自己的儿子们裂地为王,掌握着地方大权,必要可以领兵“靖难”。
当然,朱元璋让藩王出京就藩,还加了几道紧箍咒:无诏不得入京,无诏不得出藩城,严禁藩王接触京官的文武大臣,严谨藩王结交就藩的地方官员,杜绝培植私人势力的任何机会,以免动窥伺神器的非分之想。而且为了防止王爷权势过大,形成自己的小朝廷,朱元璋还规定必要时,皇帝也可以削蕃。貌似设计的非常科学。但是,这种做法也有其明显的缺点,即蕃王远离京城,天高皇帝远,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容易生乱。如燕王朱棣乘着建文帝刚刚登基,对地方的控制力较弱的机会,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
在建文帝登基后,为了巩固皇权,密谋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准备削藩。而全国所有藩王中,燕王朱棣的势力最大,同时朱棣还是早年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的王爷之一。燕王朱棣在幕僚姚广孝的建议下,打着“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挥师南下,反抗削藩,史称靖难之役。靖难之役的最终结果就是朱棣打垮了建文帝,自立为帝,史称永乐帝。虽然朱元璋建立分封制最初的愿望是好的,可结果明初分封导致了“靖难之变”,还导致了“宁王叛乱”,藩王干预地方政务,藩王抢夺民田,藩王私蓄武备意图不轨等等一些列事端。崇祯帝殉国以后,南明众多的宗室突然崛起内讧不断。直到明亡,藩王不但没有起到朱元璋所希望的作用,反而忙于敛财,成为明末财政的一大负担,朝廷需要花很大财力去供养这些数量日渐庞大的“饭酒囊饭袋”。一旦遇到流寇或清兵未打就降,毫无用处。
有了明朝这个前车之鉴,清朝的开国皇帝很明显对这个教训铭记在心。制定了所有皇族宗室由朝廷恩养,王公子弟未经允许不得离开京城,按爵位等级领取工资,没有认命不能插手朝廷地方事务的规定。把王爷全部留在京城,没有实际的封地,非奉旨不得出京。这样一来,虽然有效地避免了王爷在外难以控制的局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也要看到,一旦皇权衰落,容易造成王爷干政。如清末的恭亲王奕欣,勾结慈禧太后,把持朝政,使皇帝名存实亡。所以都是有利有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