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红楼梦》:贾宝玉和贾琏,谁在贾家的地位更高?

《红楼梦》:贾宝玉和贾琏,谁在贾家的地位更高?

《红楼梦》中,贾琏的地位明显高于贾宝玉,这点毋庸置疑。

二代荣国公贾代善娶了史侯的女儿为妻,就是贾母。生下两个儿子贾赦和贾政。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讲得一清二楚。

贾赦、贾政与贾敏是一奶同胞的兄妹,都是贾母所生,也毋庸置疑。

贾赦是嫡长子。

贾政是嫡次子。

贾琏是贾赦嫡长子,荣国府的嫡长孙,地位最高。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也说得清楚。

贾宝玉是贾政的嫡次子,地位既不如哥哥贾珠,更不如身居嫡长的堂兄贾琏。

贾琏明明是嫡长孙,贾赦长子,却被称琏二爷,主要是两个因素导致。

一,荣国府第三代继承,出现不合理的事实。

嫡长子贾赦只继承爵位,爵产和荣国府的当家人却被贾政继承。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如今的英国。贾赦当了国王,贾政做了首相。

原本应该是国王、首相由贾赦一肩挑,如今成了两房分治。

之所以会如此“不合情理”,贾赦和贾政的名字,给出了答案。

贾赦字恩侯,看似歌功颂德,实际指皇帝开恩赦免才继承爵位。就是说贾赦曾一度失去了继承权。

贾政字存周,借周文王嫡长子伯邑考让贤弟弟武王姬发的典故,说明贾政以嫡次子当家荣国府的名正言顺。

由于贾赦因为某项错误而失去继承权。贾代善死前不忍嫡长子一无所有,上本求皇帝开恩下旨贾赦袭爵,爵产则给了贾政,又赐他一个主事之职。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虽然没有明说这段故事,但基本要素都给了足够暗示,关键是在当时的社会体系里,不用细说都明白。

像贾政以次子身份却能当家荣国府,涉及到荣国公的世袭,贾家任何人都没有权力私下安排,只能是皇帝同意下旨才可以,根本不用细说。就像如今红灯停绿灯行一样,是常识。

贾政次子当家奉养贾母名正言顺。贾珠、贾宝玉作为他的儿子,也是贾母嫡孙。

贾珠年长是长孙,贾琏晚生则是次孙。既然都是贾母嫡孙,才会称呼珠大爷,琏二爷。

以荣国府排行,贾宝玉是三爷。但他在自家行二,叫宝二爷也没有问题。

二,贾琏会叫琏二爷,是根据贾家两房主脉的继承地位。

当日宁国公和荣国公是一奶同胞亲兄弟。宁国公居长,是长房大爷。荣国公居次,是二房二爷。

贾家随皇帝由南京迁往京城当官后,宁荣二公八个儿子分为京城的八房,依旧是宁国府为长房,荣国府为二房,其他子嗣再行分为余下六房。

贾代化是宁国公嫡长子,继承宁国公世袭,是为大爷。

贾代善是荣国公嫡长子,继承荣国公世袭,是为二爷。

等到贾珍继承宁国公世袭,他是嫡长孙,为大爷。当然,宁国府三代单传,也没有二爷。

但荣国府这边,两房分治。原本继承人是贾琏和贾珠。贾珠死后,继承人就成贾琏和贾宝玉。

贾琏作为嫡长孙承袭荣国公爵位,叫琏二爷。

而贾宝玉也坚持叫二爷。除了是贾珠弟弟外,他也将继承荣国公爵产,称宝二爷,也代表他是贾家二房的继承人。

所以,“二爷”在荣国府多少代表了“二爷荣国公”的合法继承人的意思。

关于贾琏,他是贾赦嫡长子无疑,也并没有哥哥。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讲得清楚。

至于如今很多读书人喜欢“篡改”原文,比如说贾赦是贾母庶子,贾琏还有个哥哥,都不是原文内容,不做考虑。

嫡长子是指嫡长房的嫡出长子。

贾珍是贾敬嫡长子,宁国府的嫡长孙。贾琏是贾赦嫡长子,荣国府的嫡长孙。

贾珠虽是嫡孙,嫡出长子。只因父亲贾政是次子,就不能称荣国府嫡长孙。只是贾政的嫡长子。

贾宝玉不如哥哥地位,更不如堂兄贾琏的嫡长孙地位。

看似贾母最宠爱贾宝玉。但贾母还宠爱王熙凤。

王熙凤是贾琏的妻子,贾母对贾琏和贾宝玉是一碗水端平的。

其实,贾琏和贾宝玉的家庭地位差距,还体现在祭宗祠的礼仪上。

(第五十三回)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垫,守焚池。

如果不是贾政当时不在家,捧香这种事,也没有贾宝玉的事。

贾琏和弟弟贾琮献帛,代表荣国府的嫡长房。贾琮哪怕是庶出也有资格。

如果贾政不是荣国府的当家人,他们二房就只有旁观的立场,不可能参与祭祀。

贾宝玉深受贾母宠爱,主要有三点。

第一,他也是未来荣国府继承人。

第二,老人家疼爱老孙子。

第三,贾宝玉出生含玉,增加了自身光芒,使得他万众瞩目。

但在贾家,贾珍、贾琏和贾珠的地位都要高于贾宝玉。他的地位还是哥哥贾珠死后获得,否则没他什么事。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贾政,贾琏,贾珠,红楼梦,嫡长子,地位,宁国,贾宝玉,荣国府,贾母,知识科普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贾政,贾琏,贾珠,红楼梦,嫡长子,地位,宁国,贾宝玉,荣国府,贾母,知识科普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贾政,贾琏,贾珠,红楼梦,嫡长子,地位,宁国,贾宝玉,荣国府,贾母,知识科普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