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会做官的人,沟通术多厉害?看李莲英劝慈禧喝酒的故事,城府变深

会做官的人,沟通术多厉害?看李莲英劝慈禧喝酒的故事,城府变深

有天晚上,李莲英趁慈禧用膳时,故意劝她多喝酒,结果慈禧喝多了。李莲英奉承道:“老佛爷的字最漂亮,莲英很喜欢,赐给奴才几个可好?”慈禧半醉半醒,提笔就写了“性月恒明”四个字,李莲英看后乐坏了。

李莲英拿到这四个字后,就交给了北京卧佛寺的主持,主持如获至宝,命人将这四个字的墨宝制作成金匾,悬挂在卧佛殿外的屋檐下。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北京市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有一座寺庙,名为卧佛寺,相信不少人去过。在卧佛寺卧佛殿内卧佛的上方,悬挂着一块“得大自在”的金匾,据说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写,而在卧佛殿外的殿檐下,还悬挂着一块“性月恒明”大匾额,据说是慈禧太后所题。

慈禧太后作为晚清的执政者,大权在握,无数人都想巴结她,蹭蹭她的流量,比如当时卧佛寺的主持。主持心想,寺内有乾隆题写的匾额,如果再来一块慈禧题写的匾额,那岂不是更好?但如何让慈禧给我佛寺题字是个问题,主持左思右想,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

有年重阳节,慈禧太后到卧佛寺上香,主持就从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李莲英入手。主持送给李莲英一份大礼,表达了自己的诉求,李莲英面对厚礼自然不愿拒绝,也就答应了。

白天,慈禧游览了卧佛寺,心情大好,晚上又吃了寺庙特意准备的斋饭。斋饭虽然不如宫里的山珍海味,大鱼大肉,但别有滋味,是宫里没有的味道,虽然吃得惬意,但慈禧却总感觉有些欠缺,所以脸色稍有变化。

精明的李莲英迅速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他猜透了慈禧的心思,所以把事先准备好的莲花酒拿了出来,供慈禧太后畅饮。慈禧太后平时有喝点小酒的习惯,这一点李莲英很清楚,但今日不同往日,李莲英看慈禧心情大好,就想尽办法劝酒。

不一会,慈禧喝得半醉半醒,李莲英见时机成熟,忙说道:“老佛爷,何不题诗作赋,以助雅兴?”

慈禧借着酒意,也来兴致,提笔写了一首五言绝句。但这并不是李莲英所想要的,李莲英是个鬼机灵,他谄媚道:“老佛爷您是观世音菩萨转世,恰好今日到卧佛寺弘扬佛法祈福,您何不挥毫濡墨,让天下百姓共仰佛光呢!”

李莲英之所以敢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慈禧笃信佛教,还把自己比作是观世音转世,同治帝驾崩后,李莲英就是抓住了慈禧的这个心理,才送给慈禧一个“老佛爷”的称呼,还和慈禧扮观音,拍了很多照片,流传至今。

慈禧被李莲英奉承的高兴,又挥起笔墨,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四个大字:性月恒明。性就是道的意思,也指佛性,但又不拘于此,月指月亮,大意是说佛性好比月亮,光辉永洒人间。李莲英看了这四个字,和主持的期望吻合,自然高兴。后来,主持也就把这四个字制作成金匾,悬挂在卧佛殿外的屋檐下。

慈禧向来狠厉,身边的小太监、宫女时常因没伺候好她,没摸准她的脾气,被打的嗷嗷叫,甚至丧命。但自始至终,李莲英靠着自己的机智圆滑,一直受宠五十多年,直到慈禧去世,可见李莲英不仅机智,而且有一番伴君的大智慧,比如懂得帮领导圆场,摆脱窘境。

慈禧太后爱看戏,为了表示自己“皇恩浩荡”,看完戏后还常赏赏赐演员一些小东西,比如她吃剩的糕点、零食啥的,虽然是她剩下的,但这对于百姓来说,那可是“御赐”,说出去有面子。

著名的京剧演员杨小楼,有次给慈禧唱戏。结束后,慈禧一高兴,就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桌子上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换做常人,赶紧谢恩收拾东西走人。但杨小楼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这些个糕点好吃不好用,不如讨点实惠的。杨小楼就如卧佛寺的主持一样,求慈禧给自己赐个字。你想啊,慈禧写的字要是留给儿孙,那日后可值钱了。

慈禧高兴,就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举笔一挥,写了一个“福”字。不料这次“翻车”了,把‘福’字写错了。

站立一旁的小王爷无所畏忌,看了慈禧写的字,还好心地提醒慈禧道:“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杨小楼一看慈禧字写错了,吓得浑身冒汗,暗想若是拿回去等于让慈禧出丑,拒收又等于欺君,总而言之,怕难逃一劫了。慈禧也觉得不好意思了,既不想让杨小楼拿走,又不好不给,不知该如何收场。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众人心里捏着一把汗。还是李莲英机灵,他脑子一动,笑着说道:“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

杨小楼也机灵,忙说:“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一看台阶来了,也就就坡下驴,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领导摆脱了窘境,又帮杨小楼度过一劫,智慧过人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观世音,慈禧,匾额,沟通,李莲英,故事,杨小楼,百姓,糕点,金匾,观点评论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观世音,慈禧,匾额,沟通,李莲英,故事,杨小楼,百姓,糕点,金匾,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观世音,慈禧,匾额,沟通,李莲英,故事,杨小楼,百姓,糕点,金匾,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