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跟臣子的关系非常微妙,皇帝需要下放一定的权力,让大臣们协助自己治理好国家。但却必须保证皇权的威严,得把实权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一旦大权旁落的话,皇帝甚至有可能会被大臣当成傀儡。比如东汉时期的汉献帝,因为天下动乱,从继承皇位开始就被人控制。落到权臣曹操手中后,一直都没有机会挣脱。需要注意的是,曹操这样的权臣只是特列,只有少部分人可以善终,大部分权臣最终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清朝康熙年间的权臣索额图,就是一个典型。他隶属于满洲正黄旗,父亲是清初重臣索尼。顺治皇帝当年驾崩的时候,选出了四个辅政大臣,让他们辅佐小皇帝管理朝政。索尼因为资历老,而且对顺治皇帝忠心耿耿,所以在辅政大臣中位居第一。后来,孝庄太后为了拉拢索尼,让他遏制鳌拜的嚣张气焰,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带进皇宫,并且册封成了正宫皇后。索尼父子也因此成了皇亲国戚,对朝廷和皇帝更加忠心。
康熙八年(1669),索额图帮小皇帝用计谋捉拿了鳌拜,他们乘胜追击,很快就消灭了鳌拜的党羽。此后,康熙逐渐掌握了实权,索额图也得到了重用,成了国史院大学士。从康熙九年到十九年,索额图在这十年中,基本上把持了清朝的朝政,堪称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廷里的大臣基本上都以他为主。康熙皇帝明知道索额图权倾朝野,可他却没有采取任何打压的行动。
索额图本身也对皇帝的信任非常感激,吴三桂等人因削藩叛乱的时候,他跟在康熙身边积极的出谋划策,而且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礼亲王昭梿后来在《啸亭杂录》里评价说:“索(额图)相当权时,多谋略,三逆叛时,公料理军书,调度将帅,皆中肯要。”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清朝并没有宰相这种制度,礼亲王昭梿之所以将索额图称为索相,主要是因为他的权势很大,堪比古代宰相。
索额图在清朝官场上鹤立鸡群,看起来非常强势,可实际上他的处境并不是很好,很多大臣都对他虎视眈眈,希望有朝一日能把他拖下水。康熙十八年(1679年)七月,京城爆发地震,倒塌了很多房屋,不少百姓丢掉了性命。期间,有人上奏说索额图“怙权贪纵状”,应该对他进行重责。烦心不已的康熙,因此对索额图指责了一通。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索额图的地位。
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康熙患病无法处理政务,于是让人把奏折送去索额图那边,让他代为处理。或许是觉得自己的树大招风,索额图第二年称病辞职,得到皇帝的赞赏。从这件事不难看出,索额图其实是一个知道进退的人,他不会过于留恋权利,有魄力舍弃自己的职务。那么他最后为何会被康熙圈禁到宗人府里,还被活活饿死呢?说起来,也跟皇太子胤礽有很大关系。
索尼是胤礽生母赫舍里氏的叔叔,在九子夺嫡中,他非常坚定地站在了胤礽身边,而且还做出了一些康熙觉得“大逆不道”的事情。康熙四十七年(1708),皇帝在斥责皇太子胤礽的时候,自己亲口说过:从前索额图助伊(皇太子)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对康熙这样权力心极强的皇帝来说,不管大臣做多大贡献,只要触犯了皇权就必须除掉,没有任何情面可言。索额图去世之后,康熙基本否定了他生前的功绩,甚至将他称为“本朝第一罪人”。
参考资料:《清史稿》、《索额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