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清世祖)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在他之前,理论上的皇帝是清太宗皇太极,但实际上,皇太极和顺治中间,还曾有过一个皇帝。
这个皇帝,就是谥号为“清成宗”的多尔衮,并且,多尔衮这个谥号,还是顺治皇帝亲自追封的。
不过,在顺治追封多尔衮为“清成宗”的仅仅两个月后,他便追夺了多尔衮身上的一切封典,紧接着他又下令,对多尔衮“毁墓掘尸”,即陵寝夷为平地,尸体则“挫骨扬灰”。
是什么仇什么怨,让顺治在刚追封多尔衮不久,就态度大变,继而做出了如此狠毒的举动呢?
要弄明白顺治为何如此,就需要先知道他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顺治皇帝能登基为帝,严格来讲,是偶然也是必然。
公元1643年9月,皇太极猝死在了盛京,由于他死得突然,因此没有指定继承人,所以就带来了一场“谁来当皇帝”的风波。
不过,这场风波并没有像历史上的其他朝代那样,引起为抢夺皇权而互相残杀,反而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十分简单,那就是开会讨论定出结果。
为什么当时手握兵权的清朝八旗旗主们愿意坐下来开会讨论呢?是他们都崇尚和平吗?
当然不是,能让他们愿意坐下来谈判讨论的,是皇太极在活着的时候,所做的一项关于兵力驻防上的布置。
皇太极接过努尔哈赤的权力后,对各旗的驻军制度,进行了一些改变,之前在努尔哈赤时期,采取的是各旗固定驻防的局面,而皇太极则是下令开始混编,轮流驻防。
大致的措施就是,皇太极要求,每三年对各城守官员进行一次考核,如果考核过关,那么升职加薪,如果不过关,那就革职留任,再过三年,继续考核,连续三次不合格者,彻底革职。
这样一来,守城官员是否升迁,权力就收归到中央,避免了各旗在地方上形成割据。
另外,皇太极还一手策划了八旗互换防区的动作,他安排自己的两黄旗,集中驻扎在盛京附近,也就是自己人驻防核心内圈,而其他各旗,则均被安排在外圈。
比如,在松锦大战结束后,皇太极安排正白旗的多尔衮、正红旗的硕托驻防松州,而安排正蓝旗的豪格镶红旗的满达海驻防松山。
如此安排,其实就是让多尔衮盯住硕托,让豪格看好满达海,起到监视和看管之用。
另外,皇太极还让镶白旗的多铎、镶蓝旗的济尔哈朗分散驻防在辽东沿海等地区,同时命令二人麾下的人马混合驻防。
上述这种布局,最大的好处有两个。
一来,只要皇太极活着,那么任何一旗,都没有足够的力量发动政变,每个旗也都有牵制其力量的存在。
二来,哪怕是皇太极死了,有两黄旗在京畿(即盛京)周边守着,其他各旗要想掀起军事政变是不太容易的。
所以,正是这些布局,在皇太极猝死后起了作用,让其他各旗的旗主都清楚,想通过武装斗争来抢夺皇位,操作起来着实有些困难。
因此,当时的几个手握兵权的旗主,只能是坐下来开会讨论,究竟让谁来当皇帝。
而在这场会议召开之初,其实多尔衮是非常想当这个皇帝的,当然除了他之外,还有就是豪格也想当,但为何最终这二人谁都没当上呢?
这里有几个原因,我们一一来细说。
先说多尔衮,在皇太极死后的第一时间,多尔衮去找了一个人,他想通过这个人,玩一招“釜底抽薪”,从而当上皇帝。
这个是谁呢?不是别人,正是索尼(索额图之父)。
之所以要找索尼,是因为当时的索尼,担任的职务是三等甲喇章京兼值内院,这个三等甲喇章京倒不算什么,值钱就值在那个“值内院”的职务上。
所谓值内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贴身秘书,而索尼这个贴身秘书,服务的正是皇太极。
也就是说,多尔衮把皇太极的贴身秘书找了去,他要干什么呢?可以参考一下当年秦始皇病逝沙丘时,赵高和李斯干的事情。
说白了,多尔衮就是想通过索尼,弄出一份所谓的“遗诏”出来,然后顺理成章地登上皇位。
只不过,当时的索尼并没有同意多尔衮的要求,并且一转身还把这件事抖搂了出来,所以我们在《清史稿》上就能看到关于索尼当时反应的记载。
“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清史稿》中索尼对多尔衮的回应
需要注意的是,索尼在这里说的,除了表达了不同意多尔衮的要求外,还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他支持立皇太极的子嗣为新皇,并没有明确说非得是豪格(豪格是皇太极长子)。
所以,在次日由多尔衮牵头召开的会议上,索尼第一个发声,表示必须立皇子才行。
当时除了他表达这个意见之外,在场的鳌拜和图赖也表示同意索尼的意见,而这两人的意见,给了多尔衮很大的压力。
要知道,当时的鳌拜和图赖(两人是堂兄弟)在在场的王公大臣面前,等级相对还是比较低的,但为何他们会给多尔衮造成巨大压力呢?
很简单,皇太极生前布置在盛京周边守卫的两黄旗的兵权,就掌握在鳌拜和图赖手中。
并且,当时开会的地点,是在盛京的崇德殿,而负责守卫这里的,也是两黄旗的人,而这些人又是听鳌拜和图赖的,所以,多尔衮虽说等级高于他俩,但却又不敢造次。
之后,多尔衮迫于形势,命令二人以及索尼退下,紧接着,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和弟弟多铎就站出来表态,表示支持多尔衮继承帝位。
但多尔衮的反应却是“未允”,意思就是犹豫不决没有答应,这就说明当时多尔衮心里十分顾忌,而就在他犹豫的时候,他的亲弟弟多铎来了一出让多尔衮十分意外的举动。
多铎看多尔衮没有同意,当场就说,如果不行的话,那么我来继承皇位也是可以的。
“若不允,当立我。”---多铎
由此能充分说明一点,就是当时多尔衮集团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不然的话,多铎也不至于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直接来了这么一句。
而多铎的这句话,让当时的场面一度非常尴尬,毕竟多尔衮着实没想到会这个样子,于是情急之下,他就说,立你多铎没有法律依据,因为肃亲王豪格的优先等级在你多铎的前面。
而这个时候的豪格干嘛去了呢?不好意思,豪格已经提前离场了。
说到豪格提前离场,也是一个有些搞笑的事情,在会议的最开始,作为皇太极的哥哥,也就是礼亲王代善,第一个推举的就是豪格,因为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于情于理都有资格继承。
但豪格却在当时说,自己“福小德薄”,担不起这种大任,于是就推辞了一下。
实际上,豪格的这种推辞,就可以断定的是出于礼节的谦虚和谦让,但却被多尔衮抓住了这句话,直接将他踢出了局。
而豪格看到自己说错了话导致被踢出局,极为生气,于是就负气离场。
豪格的离场,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让代善对他失望,并且也由此开始态度中立起来,另外,两黄旗的人看到豪格这么不靠谱,因此也不再考虑他为继承人。
而之后,局势陷入了僵持,这边是代善表示自己中立,立谁都行,而那边则是两黄旗的将士们虎视眈眈,表示必须立先帝皇太极的儿子,而多尔衮在当时自认为没信心强行登基,所以,整个会议一度进行不下去。
最终,还是多尔衮棋高一招,他敏锐地抓住了两黄旗的诉求,也就是立皇太极的儿子这点,于是他就想到,如果他的利益能和两黄旗的利益达成一致,那么事情的变得容易了。
于是,多尔衮抛出了自己的条件,表示拥立皇太极的第三子福临为帝,而由他和济尔哈朗进行辅政,等到福临长大后,再归政就是。
这个提议,得到了在场人的认可和同意,最终,福临继承皇位,是为顺治皇帝。
从这一点来讲,顺治的这个皇位,确实是有点偶然性,更有点意外得来的感觉,原本最有可能的继承人是豪格和多尔衮,但却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二人没有登上皇位,而是让顺治捡了便宜。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问题。
那就是,皇太极不止顺治这一个儿子,而两黄旗的诉求是立皇太极之子就行,而除了被踢出局的豪格之外,还有其他好几个也有继承的资格,但为什么多尔衮等人偏偏会选中顺治呢?
其实,仔细研究当时的情况后就会发现,顺治会被选中,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当时皇太极的儿子确实有好几个不假,但在清朝没有入关前,乃至到了入关后很长一段时间,皇子母亲的出身是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重要到能直接影响皇子的地位。
而在当时,包括多尔衮以及两黄旗所考虑的皇太极之子,准确地说,是指皇太极所册封的“崇德五宫”的五个妃子,以及皇太极的大福晋、继福晋和侧福晋这些人生的儿子。
所谓崇德五宫,是指皇太极在盛京称帝的时候,所册封的五宫后妃,也称五大福晋,这五人均出身于蒙古,并且也都是姓博尔济吉特氏。
这五人分别是(按地位高低排序),首位为国君福晋哲哲(正宫),次位为东大福晋海兰珠(关睢宫),三位为西大福晋娜木钟(麟趾宫),四位为东侧福晋巴特玛·璪(衍庆宫),五位为西侧福晋布木布泰(永福宫,即孝庄)。
另外,皇太极在称帝之前的大福晋为钮祜禄氏,继福晋为乌拉那拉氏,侧福晋则是叶赫那拉氏。
也就是说,只有上述八人所生的儿子,才在当时多尔衮等人的考虑范围之内,皇太极与其他妃子所生的儿子,不再其中。
而有了限定范围后,再去看这些妃子有没有生下儿子,其中,皇太极的大福晋,也就是元妃钮祜禄氏生的儿子洛博会早就夭折,并且钮祜禄氏很早的时候就因为犯错和皇太极离了婚,因此即便是洛博会活着,也不会让他继承皇位。
此外,国君福晋哲哲为皇太极生了三个女儿,没有儿子,所以也可以排除。
还有,皇太极的最爱海兰珠,曾经给皇太极生过儿子,但也均已夭折,因此也被排除在外,另外,东侧福晋巴特玛·璪嫁给皇太极之后,一直没能生儿子。
所以,在排除了这几个人之后,剩余符合条件并且还活着的皇太极之子只有四个。
一个是继附近乌拉那拉氏所生的豪格,一个是侧福晋叶赫那拉氏所生的硕塞,还有一个是孝庄所生的福临,最后一个则是西大福晋娜木钟所生的博穆博果尔。
之所以我们在史料中会看到,多尔衮在最后表态“当立帝之第三子”,也就是把福临排在了皇太极第三个儿子的位置上,就是因为在符合条件且活着的皇太极之子中,按年龄来算,当时4岁的福临,年龄确实是在第三上。
而如果按照皇太极所有的儿子来排序的话,福临其实是皇太极的第九子。
而在这四人中,豪格自不必说了,他已经提前出局,而排在第二的硕塞,虽说比福临年龄大,但他也基本被出局。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他的生母叶赫那拉氏早在几年前,就被皇太极下令,将其改嫁给了一个大臣了。
至于皇太极为何会把自己的老婆改嫁给别人,这个史料上没具体交代,大致原因估计也是犯错之类。
在这种情况下,硕塞自然就别指望继承皇位了。
而这样一来,剩余的有资格的皇子就只剩下福临和博穆博果尔,到了这个阶段,其实谁能够胜出,主要就是得“拼妈”了。
而福临的生母孝庄,与多尔衮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在这个阶段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个在各种史料中都有所提及,因此在这里不做过多阐述。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孝庄的出身,要比博穆博果尔的生母娜木钟要强上不少。
根据史料记载,娜木钟是以二婚之身嫁给了皇太极,而她的前夫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皇太极的死敌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
曾经在林丹汗实力比较强横的时候,当时明朝尚未灭亡,明朝朝廷曾致信于他,让他趁着明军和后金厮杀的时候,在背后给后金来个致命一击。
如果当时林丹汗答应出兵的话,那么有很大概率,不会有后来清朝的什么事,但当时林丹汗嫌明朝出的钱太少,所以选择了拒绝。
结果,明军被击败,而后金也越发壮大,最终林丹汗在与后金的斗争中兵败身亡。
而林丹汗兵败身亡后,其部众收归后金,他的正室大福晋娜木钟,也就成了皇太极的战利品之一。
所以,正是牵涉到这层关系,多尔衮等人在还有选择的情况下,是不会考虑娜木钟的儿子博穆博果尔的,即便他是皇太极的儿子。
而相比之下,孝庄的出身就硬了很多,她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不仅是她,清朝早期不少后妃、王妃等,也都是出身于这个部落。
比如皇太极的正宫哲哲,还有多尔衮的第一、第二以及第四、五个福晋,都是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
另外,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弟弟多铎也都娶的也有科尔沁部的女子。
总之就是,当时科尔沁部有不少女子都嫁给了后金的王公大臣,而这样一来,亲戚关系就十分厚重,所以就应了那句“血浓于水”的话,必须得选出身于科尔沁部的孝庄所生之子福临了。
这就是为何会说,福临登基成为顺治皇帝,是必然结果的原因。
了解完顺治是如何继位之后,我们再来说说顺治是因为什么在多尔衮死后,先追封又“毁墓掘尸”的。
正如前文所说,顺治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泄愤。
顺治登基后,由于年纪太小,因此朝政必然由两个辅政大臣管理,即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但济尔哈朗明显争不过多尔衮。
所以,实际上说了算的只有多尔衮一个人,并且,多尔衮没过多久,就嫌济尔哈朗碍事,因此,在顺治四年(此时清朝已入关定都北京),多尔衮以济尔哈朗“建筑府第逾制”,且违规使用铜狮、铜龟、铜鹤等物为借口,先是罚了济尔哈朗两千银子,随后又罢免了其辅政职务。
与此同时,多尔衮又强行将弟弟多铎提拔为新的辅政王,如此一来,整个朝政尽归多尔衮所掌控。
没了济尔哈朗的阻碍,多尔衮的权力更大,甚至俨然如皇帝自居,比如他将自己的称为,从原来的“皇叔父摄政王”改为“皇父摄政王”,公然当起了顺治的“爸爸”。
不仅如此,多尔衮还将象征皇权的皇帝印玺搬回了家,理由是嫌去宫中盖章太麻烦。
更夸张的是,当时多尔衮对顺治,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不仅不再行跪拜礼,另外一切政务,也不再有谦恭请示之举,而是直接称诏下旨,这已经和皇帝没什么两样了。
至于在仪仗等方面,多尔衮逾制的数不胜数,总之就是,顺治在当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木偶人,不,连木偶人都算不上,跟空气差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顺治如何能不愤怒?如何不对多尔衮恨之入骨?
当然,这还是部分原因,另外一个因素,是多尔衮居然出手杀了顺治的哥哥豪格。
豪格失去皇位后,倒没有太大的反抗,而是继续为清廷做贡献,比如在清军入关时,豪格还曾带兵平定山东一带的起义。
另外,在顺治三年,豪格又带兵攻打张献忠,并且最终亲手将张献忠射死,由此立了大功。
立了大功之后,豪格回京受到了嘉奖,但仅仅一个多月后,多尔衮就以豪格“隐瞒其部将冒功”等罪名,将其下狱幽禁。
原本,多尔衮是想直接杀了豪格的,但顺治皇帝用绝食来进行抗议,让多尔衮暂时没有下手。
顺治之所以要救豪格,有两个原因,一来是豪格是顺治的亲大哥,血浓于水,必须得救,二来,当时的顺治年龄较小,自认为自己玩不过多尔衮,因此,如果有豪格在的话,那么多尔衮的注意力更多会放在豪格身上,这样顺治的日子就会好过一点。
说得简单点,就是有豪格在前面顶着,顺治不至于承受来自多尔衮的太多压力。
不过,虽说当时多尔衮暂时放过了豪格,但不久后他又反悔,于是,豪格就莫名其妙的死在了大狱之中,种种迹象表明,豪格的死,多尔衮脱不了干系。
而豪格的死,让顺治也是心头一紧,因为他知道,多尔衮能杀了豪格,那自然将来有一天会杀了他。
因此,自己亲大哥被多尔衮弄死,又关乎到自身性命安危,这就让顺治对多尔衮的恨又增加了几分。
除此之外,顺治的嫂子,也就是豪格的福晋也被多尔衮强行收入房中,以及多尔衮与顺治生母孝庄不清不楚的关系,这也是顺治恨多尔衮的一个原因。
毕竟这种事,任谁看来,都属于是极大的侮辱。
还有一点原因,是有人告发多尔衮在临终前,曾找过自己的亲哥哥阿济格商议过夺权之事,这就让顺治坐实了多尔衮有篡位之心。
史料记载,多尔衮在坠马受伤后,病情一天比一天重,在眼看自己时日无多的情况下,他找来哥哥阿济格,开始商量自己的身后之事。
之所以会找阿济格商量,一来是多尔衮没有儿子,如果他要有儿子,那顺治早就下台了,所以他就得找自己人来商量死后怎么办。
二来,之所以找阿济格而不是多铎,主要是多铎在顺治六年,就已经因为染上天花去世,所以,多尔衮只能找哥哥阿济格商量。
具体商量了什么,史料上没有记载,但在多尔衮死后,阿济格先是派自己的亲随火速前往京城,暗中进行布置,之后又带着不少兵力,护送多尔衮的遗体返京。
总之,当时的阿济格大有夺权的势头,只不过他并未能成功,刚到京城就被拿下了。
即便是阿济格所为,并不完全是多尔衮授意,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顺治皇帝认为,这就是多尔衮安排的,况且,在不久之后,多尔衮的亲随也出面对多尔衮进行了“检举”。
所以,在顺治心里,多尔衮就是板上钉钉的“乱臣贼子”,而乱臣贼子是必然要受到惩罚的。
那么,既然顺治对多尔衮有这么多的恨意,为什么他没有直接清算多尔衮,而是先追封,随后再算账呢?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多尔衮对清朝的功绩,是有目共睹也是无法抹去的。
这一点不用过多阐述,多尔衮在活着的时候,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清军入关这方面,更是充分利用各种局势和矛盾,成功让清廷定鼎中原。
所以,有了这么多实实在在的功劳,顺治对多尔衮就不得不进行追封,这既符合礼制,也符合当时的政治需要。
至于说封了之后再夺回,那就是另一回事,但在夺回之前,该有的追封还是必须要有的,起码这表面功夫还是需要做的。
第二,顺治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
顺治恨多尔衮不假,他迫切想清算多尔衮也可以,但有道是“师出有名”,要想清算,总得找个理由吧。
并且,不仅仅是理由,还得做到“证据确凿”,就是得有人证、物证等证据。
只有这样,顺治才能名正言顺的清算多尔衮,不然没有这些东西的话,顺治就无法堂而皇之的算多尔衮的账。
但要想准备充分,就需要时间,也需要一个过程。
于是,我们就在史料中看到了在多尔衮被安葬后不久,有济尔哈朗、满达海等人上书对多尔衮进行弹劾,揭发他的各种大逆之罪。
之后,原本属于多尔衮一方的苏克萨哈等人,眼看势头不对,马上进行倒戈,纷纷站出来对多尔衮进行议罪。
当时,认定多尔衮具体的罪责包括有:私备御用之物,如黄袍、东珠等,还有独专威权,排挤济尔哈朗,擅立多铎为辅政王,以及构陷威逼导致豪格之死,又纳其妃子等等。
最终,一份联名奏疏递到了顺治面前,奏疏上除了列举多尔衮的种种罪状之外,在奏疏的最后,联名大臣几乎是“声泪俱下”的说到,他们早就知道多尔衮有悖逆之心,但惧怕于多尔衮的威势,因此不敢多说,而如今是冒死奏陈,请求皇上速速定了多尔衮之罪。
什么叫做墙倒众人推,这些大臣们在当时的做法,就很好诠释了这一点。
所以,顺治在收到这份奏疏之后,感觉时机成已经成熟,舆论工作也已到位,因此,正式宣布了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之后下令,对多尔衮追夺一切封典,并毁墓掘尸。
毁墓掘尸的场景,被一个叫做卫匡国的意大利传教士记录了下来,他在自己的著作《鞑靼战纪》中这样写道:
“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指多尔衮)的雄伟壮丽的陵墓也化为尘土。”---《鞑靼战纪》
就这样,多尔衮在死后,享受到了来自顺治的“亲切关照”,恐怕他活着的时候,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落了这么一个结局。
综上,多尔衮在死后先是被追封为皇帝,之后又被扒出来砍头鞭尸,并不是因为顺治善变,顺治真实的想法,一直就没变过,那就是恨不得将多尔衮挫骨扬灰,但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过程,主要是多尔衮的功绩导致顺治不得不对他进行追封,同时顺治也需要时间来达到名正言顺的目的,因此,才会有了对多尔衮先追封后刨坟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