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疯癫史鉴
雍正从九子夺嫡的斗争中胜出后为了巩固帝位,不仅对失败的皇子实施了严厉的圈禁打压,就连一直保持中立的十二弟允祹也不放过。根据《清史稿》诸王列传记载:雍正二年,宗人府劾允祹治事不能敬谨,请夺爵,命在固山贝子上行走。
敬谨从字面上理解指的是恭敬和谨慎,全是主观感受。说你好你就好不好也好,说你差你就差不差也差。显然这次打压是欲加之罪,也是最无解的借口。粗鄙点儿说碰到这种来自上级的恶意,只有两条路,要么忍,要么滚。在封建王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允祹没办法逃离整个王朝,只能选择蛰伏忍耐,这也是他早就选好的道路。
九子夺嫡之时,允祹一直保持中立,并不是因为自己完全没有机会。根据《清史稿》诸王列传记载:履懿亲王允祹,圣祖第十二子。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贝子。自是有巡幸,辄从。五十六年,孝惠章皇后崩,署内务府总管事务,大事将毕,乃罢。五十七年,办理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六十年,上以御极六十年,遣允祹祭盛京三陵。
允祹常常跟在康熙身边,还掌握兵权。有时甚至代替父亲前去太庙主持祭祖的大礼。这样的条件即使做不到自成一脉,也完全可以加入其中一派,站在高层左右夺嫡的局势。允祹之所以能像个局外人一样保持中立,跟养育自己的苏麻喇姑有直接关系。
苏麻喇姑是孝庄皇后的侍女,一生传奇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在康熙年幼的时候,遵照孝庄的指示手教国书,成为康熙的启蒙老师。康熙后来把允祹一直带在身边也有几分爱屋及乌的感觉。
允祹在苏麻喇姑的教诲下知礼守礼,没有对帝位产生觊觎之心。苏麻喇姑死后,允祹打破惯例以皇子之身守在苏麻喇姑灵前,虔诚的供饭诵经。苏麻喇姑的去世,让允祹深切的体会到了生死之外再无大事的现实,所以一直保持着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暴风般的皇权斗争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安宁。
允祹在雍正的打压下从郡王一路跌掉护国公的位置,情绪稳定安心宅在府邸不问世事,一连生了好几个子女,小日子过得非常滋润。雍正八年,早已稳掌实权的雍正大概有些心里不平衡,主动把这位雪藏已久的兄弟拉出来,恢复了允祹的王爵之位,让他继续发光发热。
允祹重新上岗工作了没几年,呕心沥血的雍正撒手西去。允祹在新皇乾隆的指派下,奉雍正帝梓宫入清西陵,为雍正主持葬礼,颇有几分坟头蹦迪的既视感。人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再大的权势再高的地位也只能变成一抔黄土。
在其他兄弟因雍正长久打压圈禁纷纷凋零辞世的时候允祹却老当益壮,就像三国末期的司马懿一样,前面那拨人为了争夺天下各展神通,拼了个同归于尽,人才凋敝一下子把他突显了出来。
允祹作为硕果仅存的近亲皇叔,德高望重备受乾隆尊崇。主持完雍正的葬礼后晋封成了履亲王,在朝中掌管礼部常常代替乾隆皇帝前去祭祀大社,大祭,这一般都是皇帝才有资格主持的大礼。此外允祹操办了包括富察皇后在内诸多皇亲贵族的丧葬之礼,乾隆外出巡游的时候基本靠允祹留守京城总理事务。直到允祹72岁的时候,乾隆才让这位劳苦功高的履亲王退休,罢免了允祹在宗人府的工作让他安享晚年。
乾隆对允祹的尊重,在他对定妃的态度上也有所体现,《清史稿》后妃列传中记载:定妃,万琉哈氏。事圣祖为嫔。世宗尊为皇考定妃。就养其子履亲王允祹邸。高宗朝,岁时伏腊,辄迎入宫中上寿,然未进尊封。薨年九十七。
这样的寿龄,即使放在现在也是相对罕见的高寿。如果允祹当初参与夺嫡,他的生母定妃作为地位不高的嫔妃,肯定也会被卷入后宫争斗,即使侥幸生存下来,估计也是心力憔悴,根本没那个心劲儿安度晚年。
上善若水,水杉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高明的人面对外界的风云变幻,总能顺其自然处变不惊。偶有变故降临也能以平常心对待,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巍然不动。人这一辈子,高在忍,忍住贪欲。贵在稳,稳保平安。
感谢你的耐心阅读,感觉还不错的话还请花费几秒钟时间点赞或评论支奖励一下,如果愿意关注那就更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