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和珅为官之道有三不贪,科举钱不贪、赈灾钱不贪,第三点最高明

和珅为官之道有三不贪,科举钱不贪、赈灾钱不贪,第三点最高明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先秦·《诗经》

“硕鼠”在我国古代是贪官的代名词。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官员腐败是十分严重的现象。毕竟皇权社会任人唯亲,权力之下缺少监管制度的执行,因此,贪官的出现是无可避免的。

在古代贪官中,清朝的和珅是最为人熟悉的。因为和珅贪污的巨款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乾隆驾崩之后,嘉靖皇帝在和珅家中查抄了八亿两白银之巨,而乾隆年间朝廷每年的收入才七千万两,他贪污的真金白银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这里还不包括古玩字画、房屋店铺等不动产。

因此民间流传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可以说,和珅贪污所得财物简直富可敌国。

然而和珅之所以能做到欺上瞒下,暗度陈仓,他到底有何高明之处?

其实这主要在于他为官处事“三不贪”,一是科举考试之财不贪,二是赈灾救人之款不贪,第三点最高明,体现出他“盗亦有道”的政治情商,以至于让乾隆皇帝委以重任,让百官众臣唯首是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和珅的人生,探索他为官处事的原则吧。

一、和珅少年励志故事

和珅姓钮祜禄氏,本名善保,出生在满清正红旗家庭。他的童年命运非常坎坷,三岁失母,九岁丧父,所幸在忠仆的照顾之下,他和弟弟才能平安长大。

少年的失怙让和珅看尽人间冷暖,于是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出人头地,为自己创造未来。

好在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很快就通读四书五经,学会了满、蒙、藏、汉四种语言,深得老师的喜爱。

和珅18岁的时候,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转折。从清朝和珅的画像也可以看出,年轻时期的和珅面如冠玉,剑眉星目,玉树临风,被称为“满洲第一美男子”。和电视剧中王刚老师所饰演的和珅肥头大耳,身材臃肿的艺术形象有天壤之别。

而他也因为外貌英俊,学识渊博获得了户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冯英廉的赏识,并和冯英廉的独生孙女冯霁雯成了亲。

二、和珅青年平步青云

公元1772年,年轻的和珅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在皇宫粘杆处任职侍卫。他不甘于现状,一直努力争取接近皇上的机会。

某日,乾隆皇帝御驾出游,有人突然前来禀奏:“云南加急上奏,缅甸有要犯逃脱。”乾隆皇帝看过奏章之后勃然大怒,责问道:“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看到周围侍卫无人回应,和珅机智地大声回答:“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和珅的完美回答成功获得了乾隆皇帝的注意。和珅从乾清门侍卫到御前侍卫一步一步向皇帝身边走近,很快当上了正蓝旗副都统。

自此,和珅凭借着自己才思敏捷,善于察言观色,以及卓越的办事能力获得了乾隆皇帝的信任和赏识,步步高升。

乾隆四十一年正月,27岁的和珅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三月升职为军机大臣,四月成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当上国史馆副总裁监督编写《四库全书》,赏一品朝冠,赐紫禁城中的骑马之特权。他一年之内六次破格擢升,一时间风光无两,令人惊讶的升迁速度堪称清朝官场奇迹。

三、和珅从清官到贪官

当然,和许多初入官场的人一样,和珅最开始也是一个有政治思想,有理想抱负的有志青年。但是身处官场,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珅也不例外,他之所以变成后来人尽皆知的大贪官,还要从乾隆皇帝派他去查办云南总督李侍尧的贪腐案说起。

当时,和珅遵照乾隆的命令,到达云南办案。他办案的过程很顺利,他以李侍尧管家为案件的突破口,经刑讯管,知道了李侍尧贪污腐败的种种罪行,而后查获李侍尧贪污受贿白银35000两以及珠宝、洋货、名画九百余项。

都说万念皆由贪念起,从小受贫困无依的和珅哪里见过如此庞大的财富。因此面对查抄到的大量金银财宝,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最终,在权利和利益的驱使下,和珅一步步沦陷了。

四、和珅为官之道“三不贪”

从和珅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和珅才思敏捷,懂得察言观色,说明他的情商和智商都很高。正因如此,和审核许多贪官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深知:伴君如伴虎。

毕竟官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一步都不能行差踏错。因此,多年的官场沉浮让和珅学会了如何趋利避害。

其中,他的“三不贪”原则可以说是一名“贪官”最大的“觉悟”。这“三不贪”的“高明”之处在于和珅巧妙地避免触碰到皇帝的底线。而也凭此将他以圆滑的处事态度,为自己的贪污腐败留下一点余地。关于“三不贪”地解释如下:

一不贪科举钱:

自古以来,科举是朝廷选拔人才的最公平最重要的方式,是千万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唯一渠道。

人才是国家兴盛之本,乾隆皇帝对此非常重视,和珅深谙君心,他无论如何也不敢因一时的贪心,挑战科举制度的公平公正。也正是这些真才实学者,对清朝乾隆时期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不贪赈灾款: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当天灾来临的时候,朝廷要拨付赈灾款救民于水火之中。

和珅饱读诗书,他深知百姓是国家的根基,赈灾款就是百姓的生命,历史上有很多赈灾不利造成百姓造反的例,和珅尽管爱财,但是这种关乎民生社稷的赈灾款,他坚决不贪。

三办不成的事不贪:

这正是和珅为官之道最高明的一点。和珅虽身居高位,手握重权,但是他也有办不成的事情,俗话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在复杂的官场之中,没有办成事情却收取了贿赂,无疑为自己埋下了隐患。

和珅在朝廷中二十多年谨慎行事,明哲保身,他无比珍惜来之不易的荣华富贵。因此,凡是他人所求之事有风险,对自身不利,他不能办成的事情都直接拒绝,坚决不收钱。

不过老话说的好,“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不管怎么样,贪官就是贪官,利欲熏心的和珅所做的事情终将是违法的,是国家所不允许的,一经被彻查,势必要受到他应有的惩罚。

于是,在嘉庆四年正月,89岁的太上皇乾隆驾崩后,和珅被嘉庆帝以二十条大罪抄家,并被赐白绫自尽。

就这样,权倾天下,利欲熏心的清朝第一贪官和珅,结束了49岁的生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乾隆,科举,和珅,清朝,白银,赈灾,皇帝,官场,获得了,贪官,观点评论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乾隆,科举,和珅,清朝,白银,赈灾,皇帝,官场,获得了,贪官,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乾隆,科举,和珅,清朝,白银,赈灾,皇帝,官场,获得了,贪官,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