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圈 热点 “大清忠臣,国家罪人“:李鸿章罪人或功臣?

“大清忠臣,国家罪人“:李鸿章罪人或功臣?

在晚清四大重臣里,李鸿章的名声最大,高于其老师曾国藩。但我们现在知道,李鸿章名气大,几乎都是因为骂名,原因在于李鸿章签订了近代大部分不平等条约,颇为出名的有中日《马关条约》,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然而随着了解的更多,就越能明白李鸿章签订条约的行为。作为清朝的臣子,他竭尽所能,挽大厦于倾颓,慈禧称赞他为"再造玄黄(注:再整河山的意思)"之人。

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李鸿章却没有敢于与列强殊死搏斗来保全国家的决心和勇气,这与他对列强的了解分不开。本期视频,就为大家说说李鸿章这个人。

与另一位晚清重臣左宗棠相比,他的科举之路要顺利的多。

在太平天国之前,已经高中进士,又深得曾国藩的喜爱。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曾国藩便不断培养李鸿章的能力。李鸿章爱睡懒觉,曾国藩总是在早饭时,下令等所有人都来时,再吃早餐,以此逼迫李鸿章早起。在李鸿章跟着曾国藩的日子里,这样的事情有很多。

后来曾国藩去世,李鸿章基本继承了曾国藩的家学思想。毛主席曾说过,曾国藩是近代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曾国藩的爱国思想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即爱国就是忠君。做为曾国藩最得意的弟子李鸿章在维护清朝统治的思想上,自然也不会少。

所以李鸿章可以舍弃某些利益,如金钱和领土以此来保全大清腐朽的江山。这也是不论当时还是现在,人们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始终不好的原因。

李鸿章首次与洋人打交道是在1870年的天津教案上。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或其他方式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取大量在华特权,其中就有洋人可以在中国建设教堂,传播宗教的权力。于是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出现了大量的传教士。这些传教士中有一部分人通过做一些善事来宣传教义,但效果并不是很好。

也有一部分人带着资本主义时代特有的高傲姿态来到中国,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看不起中国人,再加上习俗与法律的不相通,导致许多传教士干了不少违法乱纪,欺压中国百姓的事。为不扩大事端,清政府官员开始袒护洋人,而这却助长了洋人的嚣张气焰。

1870年,天津的一座法国教堂开办的育婴堂(注:类似与孤儿院),突然死掉了几十名儿童,他们将其葬在墓地。此事却不小流传出去,有人就开始说,洋教士用迷药拐骗幼童,并将这些幼童挖眼剖心,用来入药治病。一时间人心惶惶。

事实却是,这些死去的儿童多为身染传染病的孤儿。然而保守封建思想影响的民众,早就对洋教士心存不满,所以在事情发生后,民众更是对传教士群情激愤。就在此时,一名用迷药拐卖儿童的罪犯被人抓住。这名罪犯声称迷药来源于某个教堂的传教士,然而在当场辨认中,却无法指出。

就在案件正在审理时,已经愤怒的百姓包围了教堂。一名法国领事没有选择和平解决而直接开枪威胁。枪声一响,彻底点燃了民众的怒火,他们一拥而上,杀死法国领事,并对英、法、美等洋人教堂进行焚烧。

事情结束后,总共打死洋人20多名。列强听到消息后,迅速集结军舰到渤海湾,向清政府施压,讨要说法。时任直隶总督的曾国藩临时接受了调查案件的任务。与洋人有过接触的曾国藩,在临行前抱着必死的决心,他写信交代身后事,然后抵达天津调查,结果发现此案与洋人毫无关系。

一心想要尽快解决事情的曾国藩,在洋人要求抵命的条件下,处死参与烧杀教堂的二十人,并流放30人,最后赔偿洋人50万两银子才息事宁人。而在处理案件以及与洋人谈判的过程中,李鸿章也参与其中。

事后,曾国藩被举国讨骂,斥为卖国贼。在其调任两江总督后不久,就郁郁而终。曾国藩对于自己屈膝洋人,也感到愧疚。

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说道"吾此举内负疚于神明,外得罪于清议,远近皆将唾骂……目昏头晕,心胆俱裂,不料老年遭此大难。"而目睹一切的李鸿章自然对老师的遭遇感同身受,那么他在之后又为什么还选择与老师同样的道路呢?

洋务运动的创办者丁日昌在举国辱骂曾国藩时,曾愤然上书朝廷为其鸣冤,说自古局外人那知局内人的艰苦。

若求和则背负卖国骂名。若求战,则背负战争之责。局外人与事无关,自然想要追求清名。当时是民众对于西方列强的船坚利炮并不了解,而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开创洋务的曾国藩对西方的军事甚为了解。

在深入了解后,反而没有勇气与西方发动战争。曾国藩是这样,李鸿章是这样,孙中山也是这样。

所以在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丝毫不提明确反对外来侵略。只是后来经历过一些战争等事情,孙中山逐渐认识到列强的本质。所以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李鸿章

在天津教案后,李鸿章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大臣,开始总理中国外交事务。1871年,刚刚接管外交的李鸿章便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这是一个平等互惠的条约,但在与日本商谈的过程中,李鸿章已经看清了日本的野心。

1874年,日本派兵突然袭击台湾,李鸿章在上奏清廷后,派福州船政局的主持者沈葆桢带领舰队到台湾处理此事。与此同时,新疆战事突发,清廷上下针对"塞防重要还是海防重要"展开讨论。

在讨论中,李鸿章以清政府财力缺乏为由,主张放弃新疆,如果支持新疆战事则无法加固海防。而新疆身居内陆,万里空旷,又与沙俄相接,即使收复新疆,日后也难以为守。另外京津地区接近海上,一旦海防加固,国都就可以不受列强威胁,就可以改变鸦片战争以来中外战争局势。

李鸿章加强海防的观点主要从更有利维护清朝统治出发,在列强环伺的当时,若仅保护清朝大统,确实应该加强海防。

而主战派的左宗棠提出海防和塞防并重的思想,并说服清政府收复新疆。在得到清政府任命后,左宗棠几乎以一己之力成功收复新疆。在李鸿章认为颇难办的军费问题上,左宗棠四处奔走,向欧美列强进行贷款。

收复新疆后,所借款项几乎耗尽了清政府的财政。所以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双方在越南本土进行交战,李鸿章又以财力不足极力阻止战争,不断劝解清政府与法国签订条约。

1885年,在清政府战胜法国后,由李鸿章出面与法国人签订《中法新约》,此条约并不涉及各地赔款等,主要为承认越南是法国殖民地,中国向法国开放通商口岸。

李鸿章虽然在忠君爱清思想影响下对列强求和,但他对于列强并非完全无反抗,只是认为国家贫弱无法承担战争而已。很多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从战争开始到结束,李鸿章是尽其所能的减少损失的。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饱受国人期待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次年中日在日本马关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令国人悲愤。

甲午战争爆发前,中国大部分人对于日本的认知还处于中国藩属国的地步,包括清朝内部大多官员都瞧不起日本。而李鸿章自1875年后,对日本大加防范。四处奔走不断游说清政府加强海防,购买军舰。

然而执掌户部的翁同龢与李鸿章素有仇怨,对李鸿章多此申请的海军军费严加克扣,导致自1888年创办北洋水师后,海军未曾增添任何设备,也未添任何一艘战舰。

甲午前夕,本为北洋水师购买军舰的军费被户部官员私自拿来做为庆祝慈禧生日修建颐和园的费用。战争爆发时,清廷内部喜气洋洋,对于战争无人问津,仅李鸿章一人负责战事。甲午战后,西方报纸曾言,"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

此话虽有是偏驳,但却说出了甲午战争前后,清朝统治者的情况。

1895年,李鸿章乘船来到马关,在签约商定上,据理力争,甚至放下脸面,尽力做到"能争回一分,即少一分之害"。最后在受到日本人刺杀后,日本迫不得已下将赔款减少一亿。在签订条约后,李鸿章和其师曾国藩一样被斥为卖国贼,李鸿章因为此事被撤去官职。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仓皇而逃.事后,清政府启用已经年迈的李鸿章负责与洋人和谈。在和谈中,李鸿章直言,如果洋人想要瓜分中国,那么中国将会出现更多的义和团。

此话提醒了西方列强,保全了清朝政府,也使得西方列强改变侵略中国的策略,他们开始以在中国寻找代理人的方式,殖民中国。条约签订后不久,李鸿章便与世长辞。

做为晚清正经科举出身的李鸿章,身上自然有腐朽王朝的愚忠观念。但身处乱世,他仍然竭尽全力保全中国利益,只是他的方式与林则徐、左宗棠不一样。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李鸿章便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主张,这已经说明李鸿章对于时代的变化看的很清楚,只是受晚清朝堂的局限,使得他做出诸多错误选择。然而瑕不掩瑜,对于大清他是忠臣,但对于中国,他确实没有尽到职责。

参考资料

严永晔.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第8期).

郭俊强.从甲午中日战争看李鸿章的外交[J].黑龙江史志,2015,(第9期).

徐世平.梁启超笔下的李鸿章[J].全国新书目,2008,(第19期).

宋伟哲.天津教案与曾国藩的凄凉晚年[J].检察风云,2019,(第2期).

周忆君.浅谈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功过问题[J].理论观察,2017,(第3期).

360百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洋人,国家,教堂,曾国藩,李鸿章,列强,中国人,忠臣,罪人,鸦片战争,观点评论

今日话题圈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洋人,国家,教堂,曾国藩,李鸿章,列强,中国人,忠臣,罪人,鸦片战争,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洋人,国家,教堂,曾国藩,李鸿章,列强,中国人,忠臣,罪人,鸦片战争,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