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在位时,也曾想过并尝试过把缅甸纳入版图,只不过始终未能成功。
明朝中晚期之后,对西南边境的管控一直在减弱,这就导致该地区混乱频频,期间缅甸军趁势而入,不断蚕食明朝边境,给该地区造成了不小的混乱。
这种混乱局面,一直持续到了明朝灭亡。
到了清朝建立之后,缅甸内部发生了分裂,各大割据势力互相攻伐,而在这期间,清朝的统治者忙于稳定统治,比如平三藩和平准噶尔,另外,还要对付沙俄、收台湾等。
因此,双方都没去互相打扰,仅就边境线问题达成了共识后,便闷头各自发展。
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了缅甸新的王朝,也就是贡榜王朝的建立之后,而此时,中原已经来到了清乾隆时期。
缅甸的贡榜王朝建立后,实力日渐强大,因此就开始不安分,其触角不断向云南边界伸展,甚至开始干涉云南土司的内部事务。
具体的表现,为占据边境领土,强迫云南部分土司向其纳贡等等。
当然,贡榜王朝的小动作,乾隆皇帝不是不知道,早有官员向他汇报了这一情况,只不过,当时的乾隆实在没心思打理这些犯边的缅甸人。
他在忙什么呢?当时的乾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准噶尔身上。
正是因为急于平定准噶尔,因此乾隆就不准备多线作战,更不愿边境冲突扩大化,所以,他就授意云南的相关官员,允许他们有一定的自由权,让他们妥善解决清缅边境冲突问题。
既然有了皇帝的授意,当地官员也明白乾隆的意思,因此,当时的云南地方官,就采取了绥靖政策。
所谓绥靖政策,说白了就是对缅甸袭扰、蚕食边境的行动,采用不管不问的态度,尽可能地避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
而这种政策,主要是因为当时乾隆急于平定准噶尔,不愿意再生事端,并非是怕了缅甸。
但在缅甸的贡榜王朝看来,清朝不管不问、不作为的做法,分明就是胆小怕事,这就让他们觉得清朝软弱可欺,因此,不仅不息兵罢战,反而加大了挑衅的力度。
这样一来,就让云南当地的土司苦不堪言,而在缅甸的压迫之下,有部分土司就转身投向了缅甸,希望能用投诚换来平安。
不过,还有一部分土司表示不愿意投向缅甸,因此他们就找上了清朝云南的地方官府,希望官府出兵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但前文也提到,乾隆皇帝此时的重心在准噶尔身上,因此不愿意在云南边境大动干戈,而云南的官员也知道乾隆帝的想法,所以,对于云南土司的求援,依旧是能拖就拖,能不管就不管。
就这样,缅甸的嚣张气焰越来越高,甚至到了后来,由于在云南收取赋税不成功,居然派出军队大军入侵,仿佛视云南为自家领地一般毫不客气。
如果照这么发展下去,那么云南大部分地区,说不定都得落入缅甸之手,幸好,就在缅甸的嚣张气焰到达极点的时候,乾隆皇帝终于忙完了。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8年),清军与准噶尔之间的战役进入尾声,最终,以清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紧接着在次年,大小和卓之乱也宣告结束,清军获得最终胜利,由此天山南路的所有叛乱,尽皆被乾隆平定。
这两件大事圆满收场,让乾隆十分高兴,同时也能腾出手来,开始收拾清缅边境问题,不过在最开始,乾隆皇帝在对待清缅边境问题上,犯了一个大错误。
什么错误呢?这和当时云南地方上的土司瞒报有关。
乾隆一直都知道在云南边境上,有缅甸人不时袭扰,但在他心里,却始终认为这些袭扰的缅甸人,只不过是一些地方势力组成的贼匪而已。
换句话说,乾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知道是缅甸新王朝的军队在袭扰大清的边境。
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主要责任在于云南当时土司,他们在受到袭扰时,按惯例需要上报,但他们在上报时,仅上报自己受到袭扰,却隐瞒了缅军要求自己称臣纳贡的事情。
如此一来,远在京城的乾隆所得到的的信息,就是变得并不准确,所以他一直以为清缅边境发生的战事,只是劫掠物资的贼匪而已。
但随着事态的逐渐升级,以及越来越多的消息传到京城,乾隆皇帝终于意识到,这不是贼匪抢掠,而是两国交战。
因此,在从准噶尔问题中腾出手来的乾隆皇帝,对待清缅边境问题,态度就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绥靖,开始转变得强硬起来。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清缅战争随即爆发,而按照时间顺序,清朝对缅甸一共进行了四次用兵,但这四次用兵,最终的结果却十分差强人意。
清缅之战的第一次战事
这次战事的起因,还是缅甸一方主动挑起的。
乾隆二十七年,缅甸木邦的土司连同贡榜王朝,组织了约两千人的军队,入侵了云南的孟定和耿马地区,并且,还劫持了孟定的土司,耿马土司侥幸逃走。
按常理来说,缅甸大股部队入侵边境,耿马土司在逃走后,自己又带兵反攻了入侵的缅甸军队。
那么,耿马土司怎么会有兵呢?其实这并不稀奇,当时在云南地区,主要的军事力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清朝派驻地方的绿营兵,第二种则是云南各大矿场自己拥有的“场练”,而第三种,则是各个土司所控制的“土练”。
而耿马土司反攻缅军的,正是他自己的“土练”。
靠着这些“土练”,耿马土司在前期还取得了不小的胜利,史料记载,当时缅军被杀的就要三百多人。
由于缅军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亏,同时加上耿马土司为了息事宁人,就“孝敬”缅甸了一番,因此,缅甸暂时退了兵。
但不久后,缅军卷土重来,并且加大投放兵力和袭扰的次数,甚至公然进入云南多地勒索钱粮和掳掠民众。
特别是在乾隆三十年,由于缅甸的贡榜王朝正与其死敌暹罗交战,因此对于物资的需求增大,所以,袭扰云南的事件时有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乾隆皇帝,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因此他随即下令,命令云南地方官府,进行军事动员,准备和缅军开战。
当时,负责战事的是云贵总督刘藻,他在得知缅军入侵后,迅速组织了兵力前去围剿,但收效甚微,仅斩获五人便草草结束。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刘藻根本就不是一个“知兵”之人,因此就造成了无法找到缅军主力,任由缅军在云南境内劫掠。
到了当年七月,缅军由于已经劫掠的大量物资,因此就退兵返境,而刘藻在得知消息后,居然上报乾隆皇帝,说这是“缅人望风遁走,清兵大捷”。
用这么一个糊涂官来打仗,要是能打赢才真的是怪事。
不久之后,缅军再度派了一支小股部队进入云南境内,而这次,刘藻依旧是在派兵追击后一无所获。
经过这两次的对阵,缅军算是知道了清军是什么水平,于是信心暴增,经过一番组织,在当年十月,缅军拉起了数千人的部队,再度进入云南,甚至深入至思茅等地。
并且,在缅军占领了车里(西双版纳)之后,还发檄文给清朝,声称今后车里便是缅甸的领土范围。
这下,刘藻急了,他知道再闹下去,乾隆皇帝非要了他的命不可,因此,他把三千绿营兵全部派了出去,试图击退缅军,收复被其占领的失地。
但缅军这次也学的十分精明,他们知道硬刚不是清军的对手,因此就玩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仗着熟悉地势,把清军耍的团团转,以至于到最后缅军的主力都没有受到多大损伤,而清军却死伤连连,甚至还有一支六百人的清军队伍,被缅军包围后全歼。
这种糟糕的局势被乾隆皇帝得知后,让他极为震怒,当场就直接下令将刘藻降职,而在次年,刘藻就自刎而死。
刘藻死了不假,但清缅边境的问题还需要解决,于是,乾隆就组织了清缅之战的第二次战事。
清缅之战的第二次战事
主持第二次对缅战事的,是边疆大吏杨应琚。
乾隆三十一年,杨应琚被委任为云贵总督,同年二月赶赴云南前线,而在他到任之初,形势曾一片大好。
当时缅军由于需要处理内部纷争,因此开始了大面积撤军,这就让杨应琚没怎么费力气就收复了大量失地。
这种情况,不仅让杨应琚极为乐观,同时也让云南当地的不少官员主战热情高涨,他们认为缅军不堪一击,因此就纷纷要求继续对缅作战。
实际上,这些暂时的胜利都是假象,缅军当时是主动撤退的。
但杨应琚由于刚到云南,对缅军的情况并不熟悉,加上确确实实收复了不少失地,因此他也认为,可以对缅军继续作战。
就这样,在杨应琚的支持下,立功心切的云南地方官员纷纷开始了动员,最终组织了一支号称“五十万”兵力的队伍,宣布对缅开战。
实际上据部分史料记载,当时清军兵力,只不过几万人而已。
就这样,清军主动出击,准备要与缅军进行决战,但接下来的战斗过程,却狠狠地打了杨应琚的脸。
首先,在重镇新街(今缅甸八莫)之战中,杨应琚自认为清军强悍,因此只安排了数百人镇守在此,而缅军则有数千人。
人数的巨大悬殊,战斗的结果不言而喻,最终,清军坚持两天一夜后宣告不支,且突围也未成功,导致清军将领战死。
其次,在铁壁关楞木之战中,由于缅军装备了较为先进的燧发枪,这就导致清军伤亡极大,打到最后,清军干脆来了个坚壁不出,靠着地势苦苦坚守。
除此之外的其他战役,清军几乎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甚至还死伤惨重,总体就是,清军在对缅军的作战中,连连失利。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清军的部分将领为了冒功,居然大言不惭地上报称自己获得大捷,而作为主官的杨应琚也不加分辨,仍然将大捷的消息报给了乾隆皇帝。
杨应琚第一次上报大捷的时候,乾隆皇帝并未怀疑,但等到第二次上报时,乾隆皇帝就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对杨应琚的话,开始了些许怀疑。
恰好在此时,缅军由于正和泰国交战,因此他们也想快些结束战争,于是就主动找到清军,请求与清朝议和。
这下正中杨应琚下怀,赶紧派人与缅军议和,只要双方签订和议条约,同时缅军撤出云南,那么杨应琚之前撒的谎就圆上了。
不过,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当时和议的条约确实签订得很顺利,缅军也按照协议开始撤出云南,但由于清军急于收复失地,因此就紧紧地跟在缅军后面,这意思仿佛就是催着缅军赶快走。
如此一来,缅军就觉得很没面子,本身他们并不是因为战败而撤兵,因此就认为清军此举是违反协议,又调转头来,对清军发动进攻。
而杨应琚看到缅军进攻也很生气,于是又调集数万大军,与缅军交战,双方互有损伤,但在战后,杨应琚再次谎报了军情,依然称自己是大捷。
这个时候,乾隆皇帝已经开始怀疑杨应琚在谎报军情了,因此就派人前去了解情况,结果了解到了杨应琚一直在骗自己,这就让他第二次因为清缅战事而雷霆大怒。
最终,杨应琚被抓回京城赐死,同时广东将军杨宁成了新一任的云贵总督。
杨宁要比杨应琚好一点,他至少没有谎报军情,但由于他是外来户,所以同样对缅甸的情况、作战方式等信息一无所知,所以,刚一上任后的第一战,就被缅军来了个包抄,最终导致损失惨重。
杨宁的惨败,让乾隆意识到,必须对缅甸动真格的,同时也得找一个信得过的人去主持清缅战事。
所以,在调回杨宁后,乾隆又安排了名将明瑞赶赴云南,启动第三次清缅战事。
清缅之战的第三次战事
第三次战事,乾隆曾颇有信心会打赢。
乾隆的信心,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第一,此次他派去的主将,是有名将之称的明瑞,并且明瑞也是乾隆的内侄。
既有带兵能力,又是自己人,这就是乾隆信心来源之一。
其次,明瑞在到任后,认为之前的失败,只不过是因为绿营兵太过拉胯,因此他奏请乾隆,调来了三千八旗精锐满洲兵作为了主力,准备让缅甸人尝尝八旗精锐的厉害。
除此之外,明瑞还征调了四川、贵州以及云南共计两万余名的绿营兵,加上三千满洲兵,合计两万五千余人。
兵力充沛,且有满洲兵作为主力,这则是乾隆颇有信心的另一个的原因。
而作为主帅的明瑞,同样也是信心爆棚,他甚至向乾隆皇帝表态,此去征战,必然会一举击败缅甸。
正因为如此,当时乾隆甚至已经在筹划击败缅甸后如何统治,并且他当时还修书给暹罗(即泰国),要求暹罗国王如果缅王战败逃往暹罗,务必尽力追擒。
其实乾隆不知道的是,当时暹罗已经被缅甸灭亡了,只不过消息有延迟,没有传到乾隆那里而已。
总之就是,此次出战,包括乾隆以及主帅明瑞,均是信心满满,甚至用盲目乐观来形容都不为过。
但问题是,当时缅甸已经击败了暹罗,而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缅甸有精力把更多的主力放到对付清朝上面。
所以,尽管清朝一方组织起了精锐部队,但由于盲目乐观,导致对缅甸的情况一知半解,而在这种情况下,战争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并且,在双方交战之初,清军仗着在平地作战的优势,用骑兵突击从而获得了部分胜利,这就更让明瑞对接下来的战斗有所轻视。
但最终,轻敌冒进的明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败,其本人也落了个力战而死的结局。
明瑞惨败并身死的消息传到京城后,令乾隆皇帝大为震惊,尤其是明瑞的战死,更让他愤恨无比,为了褒奖明瑞,乾隆还亲自前去祭奠,赐明瑞谥号为“果烈”。
可以说,清缅战争的第三次战事,清军的失败完全是咎由自取,从乾隆到明瑞,均是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盲目轻敌,因此失败也是必然的结果。
不过,此次作战也并不是没有一点收获,清朝满洲兵的战力也确实强悍,给缅甸造成了不少的损伤,而缅甸也在此战中暴露出不擅长在平地作战的弱点,这就为最终双方言和埋下了伏笔。
清缅之战的第四次战事
明瑞之死,让乾隆皇帝对缅甸的综合实力重新有了一个认知,不再像之前那样对其轻视,但重视归重视,报仇雪恨还是必须要进行的。
不然,大清的脸面往哪儿放?况且乾隆也是一个极其好面子的人。
所以,在料理完明瑞的丧事后,乾隆皇帝马不停蹄地又开始征兵调将,准备再一次大举进攻缅甸,誓要夺回之前丢掉的面子。
而为了确保胜利,乾隆这次也是下了血本,主帅安排的是他的小舅子傅恒,副将则是阿桂、阿里衮等人,几乎每一个都是当时能征善战的重臣。
此外,在兵力上,除了继续增派满洲兵之外,又征调了数千福建水师兵,另外,绿营兵的投入,也要比之前更多。
最重要的是,乾隆在态度上,也开始对缅甸重视,他当时甚至已经开始考虑放下天朝面子,要和暹罗联手出击,只不过在确定暹罗灭亡后,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并且,当时有大臣上书说不应该再继续对缅甸开战时,乾隆二话没说,直接将上书的大臣降职调任。
总体来讲,此次乾隆不管是从战略上,还是在将领安排、兵力布置上,都花费了一番心血,而这么做就为了一个目的,击败缅甸。
而此次由傅恒率领的清军,确实也没有给乾隆丢脸,从开战就一直占据上风,一直压着缅军打,不仅赢得了多场胜利,同时还一度深入缅甸境内,占据了不少军事要点。
像前文提到的军事重镇新街,这一次就被清军彻底拿下。
总之就是,在清军不断发起的攻势之下,缅军被压的抬不起头来,一直是以守势为主,所以,此次清军出战,确实是打出了一定水平。
不过,在清军取得节节胜利的同时,也暴露出几个问题,正是这些问题,让双方最终陷入了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僵局。
第一个问题,是粮草供应的问题。
众所周知,两军交战,最为重要的就是粮草,只有粮草得以保障,才能让战争持续下去,也才有取得胜利的基础条件。
但粮草没有长腿,不会自己走到前线士兵面前,所以,就需要靠人力、畜力进行运输。
而清军是远道而来,因此无疑就增加了粮草运输的成本和难度,但缅甸却身处主场,基本上不存在这种问题。
并且,缅甸境内水路发达,水系网络能延伸四方,这就更让缅军在运输粮草时较为容易。
比如在清军与缅军争夺老官屯一战中,缅军就仗着水路畅通,因此物资补给源源不断,故而能一直和清军抗衡。
所以,受粮草运输供应的局限,让清军始终无法彻底攻克缅军。
而这个问题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让清军头疼的和恐惧的,就是缅甸当地的瘴疠,正是当地的瘴疠,让不少清军都因此命丧。
我们都知道,缅甸地处热带,加上这里雨水极多,所以瘴疠极多,而作为从北方来的清军,根本适应不了当地的气候,由此就造成了大量将士染上疾病死亡。
据史料记载,当时清军因染上瘴疠而死亡的士兵,甚至比战死的还要多。
包括主帅傅恒,都是在此战中染上了疾病,并且病情一天比一天重,因此,在打到最后阶段,清军已经是精疲力尽,无心再战。
当然,清军这边无心再战,缅军也不好过,严格来讲,他们在作战实力上不如清军,尤其是平地作战能力更次,能在前期取得胜利,主要是得益于清军的大意轻敌,同时又借助了地形优势。
但此次清军认真打起来后,就让缅军颇有些招架不住,只能靠着地势和游击战术苦苦支撑。
因此,到了最后阶段,包括清军和缅军都有着严重的厌战情绪,也都不愿意继续再打下去,除了零星对轰几炮之外,大部分时间,双方阵地上都十分安静。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副将阿桂等人的劝导,傅恒最终同意停战,并向乾隆皇帝上奏,称当地“瘴疠过甚”,同时稍微夸大了战损人数。
而缅军这边,其统帅诺尔塔也知道这么耗下去不是个办法,大清的体量要远远超过缅甸,因此缅甸是无法长时间支撑与清朝的战争的,所以,他也迫切希望停战。
最终,在乾隆皇帝以及缅甸国王均没有回复的情况下,清军统帅傅恒,以及缅军统帅诺尔塔直接自行决定议和停战。
至此,清朝对缅甸的第四次战事落下帷幕,史料记载,前后四次的对缅作战,清廷一共耗费了900多万两白银,而最终却得到了议和停战的这么一个结果。
而在停战之后,清朝和缅甸还就称臣纳贡等外交问题,打了近二十年的口水仗,刚开始清朝态度强硬,要求缅甸遵照古礼奉表进贡,但缅甸却不买账,因此双方没少互喷口水。
期间,乾隆曾数次有心给缅甸一点颜色看看,但考虑到之前的战争均没有取得胜利,加上将士水土不服的问题,另外,傅恒回京后病死,以及小金川再度叛乱,这些事情都让乾隆顾虑重重,因此最终他还是伸伸脖子强行咽下了这口气。
因此,缅甸始终没能被清朝纳入版图之内。
小结:
清朝征服缅甸,将其纳入版图的想法并不是没有过,乾隆皇帝发动的四征缅甸的战事就是最好证明,但这四次战事,却均以失利而告终,其中的原因,有第一次的盲目冒进,也有第二次的轻敌和虚报战功,另外还有第三次的大意,让清军均以失败收场,而第四次战事,虽说清军全力以赴,但奈何克服不了粮草供应和水土气候不服等问题,导致清军与缅军陷入僵持局面,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则是以议和收兵结束,如此一来,清朝想把缅甸纳入版图的梦想自然就无法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