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权社会中,圣旨的地位是相当崇高的,所谓君无戏言,圣旨代表的是皇帝本人的意思,而皇帝是古代封建社会中的最高统治者,一言九鼎,享有生杀大权。因此圣旨也就带着无法抗拒的威严,首先接受圣旨的人要跪地磕头,以表示自己的尊敬,并且还要说一声谢主隆恩,然而在乾隆晚期,曾给英国国王发过一份圣旨。当时的英国国王是乔治三世,在看到这份圣旨后,几乎要笑掉大牙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英国国王为何如此不尊重乾隆帝呢?大家都知道,在大清王朝近2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人口得到了快速增长,特别是摊丁入亩,免除了人头税,使得社会的人口总数得到极大提升,呈现出一派盛世的情景。但是熟悉世界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乾隆时期,西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近代化的工业革命,但并没有完成,而当时的大清朝,从表面上看,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庞大,似乎综合实力远超西方各国,因此乾隆也是非常自大得意的。
据史料记载,乾隆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少见的长寿皇帝,当他尽心尽力筹划着自己的80大寿的时候,世界各国都来华朝贡,十分热闹,乾隆也是来者不拒,以显示天朝上国的气度。当时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一年的工资也不过3万英镑,但得知清朝乾隆大帝要过80大寿,他还是凑出了1万英镑的礼物,并且派出了马戛尔尼使团前来中国,可以算的上是准备了厚礼。而这些礼物中,就有当时西方最先进的工业制成品,如战舰和火炮等,然而可惜的是,前来在看到这些礼物后,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相反立即命人抬进了府库,并且永久的封存起来。马戛尔尼使团在向乾隆表达了英国国王的祝贺下,随即向乾隆帝提出通商的请求,希望清政府能够开放通商口岸,大力发展中英两国的海外贸易。然而乾隆帝却十分自视甚高,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根本就不需要和像英国这样的小国通商,因此直接拒绝了马戛尔尼的请求,而且乾隆帝让他带一圣旨回英国,面呈乔治三世。
据史料记载,圣旨的大概内容则是中国为天朝上国,物产丰富,并且不缺任何东西,不需要和你们这些番外小国贸易,如果你们喜欢我们天朝上国的丝绸和瓷器,那么我可以每年都赏赐给你们一些。除此之外,你们远涉重洋,多有不便,不需要你们每年进贡,你们只需要永远心向着天朝就行。而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看完内容后,大笑出声,假牙都笑掉了,可能有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后来乾隆去世,嘉庆开始执政,英国国王乔治四世也派出使团访华,然而这次嘉庆根本就没有接见使团成员。只是给了一份和乾隆差不多的圣旨,一直到现在,这两份圣旨都还保存在英国的国家档案馆中,偶尔还会供游客查阅。
笔者认为,大家要知道,乾隆晚年时,西方正在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且制造了大批先进的军事装备,然而此时的乾隆却开始贪图享乐,满目自大,整日陶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最终使得中国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洪流,没有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除此之外,马戛尔尼使团当年访华的时候,曾认为所谓的康乾盛世,只是一个饥饿的盛世,百姓食不果腹,社会治安混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盛世,为以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提供了相关的资料。坦白来说,虽然乾隆帝自诩为十全老人,号称文韬武略无所不通,然而他一生所写的4万首诗,却都是极为普通的,可想而知,他的才华存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不过是曹操酒后一时兴起写的诗,却千百年来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