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之前,夏商周秦汉隋唐宋,无一例外都是以封地为国号,由于元朝是异族政权,并非兴起于当时华夏之地,找不到古地名为国号,于是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建国号曰大元”。元朝之后,明朝与清朝都沿用元朝习俗,不再以地名为国号,不再重复历史上的国号,而从典籍中寻找具有意义深远的国号,比如《管子》“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鉴於大清,视於大明”。
作为明清之际的一个插曲,吴三桂本是明朝册封的平西伯,清朝册封的平西王,在举旗反清复明,并建立一国之后,却取名为“大周”。从华夏传统来看,吴三桂并未被册封在“周”地;从元明清习惯来看,历史上的周国早已存在过若干次,而且“大周”也没有什么深远的含义。既然如此,吴三桂为何会以“大周”为国号?
01:吴三桂造反的一个逻辑悖论
《康熙大帝》中,康熙力排众议,认为吴三桂“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于是果断撤藩。果然,吴三桂靠不住,不是大清忠心的奴才,在撤藩过程中举旗造反,犹如白眼狼一样枉顾清朝对他的恩养。
然而,这就出现了一个逻辑错误,吴三桂如果早已居心叵测想要造反,为何还要杀死明朝永历皇帝?吴三桂抓住永历皇帝之后,本准备押送北京,但吴三桂认为山高路远,害怕永历皇帝在半路被反清势力营救,于是建议有他就地处决。无论何时何地,弑君都是一个大忌,一旦弑杀永历皇帝,反清的明朝遗民对吴三桂必然恨之入骨,也就不会跟随吴三桂起兵反清,因此吴三桂的想要造反难度也就必然会增大无数倍。
显然,除非是傻子,否则吴三桂起初不可能想过造反,亲自弑杀永历皇帝就说明了吴三桂对清朝的忠心。问题在于,吴三桂对清朝的忠心,想像明朝沐家一样做永久的云南王,却不为清朝容忍。明朝势力还存在时,清朝需要吴三桂时,对其笼络有加,但随着南明灭亡,清朝开始准备清除汉人藩王了。1673年,康熙决定撤藩,于是62岁的吴三桂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高举“兴明讨虏”的旗号起兵造反,三藩之乱爆发。
02:吴三桂的国号为何选择“大周”?
起初,吴三桂旗号是“兴明讨虏”,希望借助天下反清复明的势力,但由于吴三桂行为过于恶劣,首先引清军入关,其次弑杀永历皇帝,让明朝遗民看清了他的真面貌,因此吴三桂起兵并未得到太多明朝遗民响应。有些专家说明朝遗民不太响应吴三桂,将之说成吴三桂不得民心,清朝得民心,显然不够严谨。
当然,从军事角度来说,吴三桂起兵之初势如破竹,连下贵州全省、湖南的衡州。与此同时,福建靖南王、广东平南王二藩和吴三桂在各地的党羽如四川之郑蛟麟、谭弘、吴之茂,广西之罗森、孙延龄,陕西之王辅臣,河北之蔡禄等也先后揭起叛旗,纷纷响应。一时之间,形势对吴三桂非常有利。这就让吴三桂飘了起来,很快就彻底放弃了“兴明讨虏”的旗帜,康熙十三年(1674年)“正月,三桂僣称周王元年”,在湖南衡州称帝。
根据《吴逆始末记》记载,吴三桂家族为延陵吴氏后裔,时人称吴三桂为延陵将军。延陵吴氏是春秋吴国王族后代,而吴国是周朝王室泰伯所建,即“泰伯奔吴”,周文王的大伯泰伯来到吴地,在江淮地区发展姬周的势力,以战略上包围商朝,所以延陵吴氏本是姬姓、周王室的后代。由于历史上的吴国一直比较悲催,周朝却能享国祚800年,因此吴三桂没有使用“大吴”为国号,而是使用“大周”为国号。
03:从造反旗号上看,吴三桂必然失败
所谓名正言顺,旗号是正名,是战略,旗号不对,100个战术胜利可能都无法挽回结果。吴三桂为何失败,自然有着很多因素,但从造反旗帜的变化来看,吴三桂必然失败。
南明灭亡之后,心怀故国的遗民还有很多,只是缺少一个适合之人登高一呼。由于吴三桂自身污点太多,起初必然难以让明朝遗民信任,但如果吴三桂能够将“兴明讨虏”切实地坚持下去,一直打着恢复明朝的旗号,挑选一个明朝皇室后人为帝,未尝不会得到遗民们的助力。至于“兴明讨虏”成功之后,吴三桂完全可以学曹丕、赵匡胤等人,玩一出禅让的把戏。
1673年农历11月,吴三桂打着“兴明讨虏”的旗号起兵造反,但在1674年正月,吴三桂称帝建立“大周”。也就是说,前一刻信誓旦旦地说“我要兴明”,不到2个月就放弃了兴明,而是自立为帝建立“大周”。尤为重要的是,在当时百姓眼里,“大明”是前朝,“大周”是什么?百姓对大明或有怀念之情,但对莫名其妙出现的“大周”根本不可能有归属感。因此,从旗号来看,吴三桂起兵就不可能成功。
吴三桂之所以目光短浅,做出很多无脑之事,实际上与他的思想有关。在吴三桂的眼里,没有国家大义,没有民族情怀,眼里只有自己,因此只要筹码足够,他就可以抛弃明朝,当清朝步步相逼时,也可以造反清朝,当需要明朝遗民相助时就说“兴明讨虏”,当造反局势大好时就抛弃兴明口号而称帝建立“大周”,用现在的话说吴三桂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
不过,吴三桂能力不错,三藩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次内战能打八年?可惜,吴三桂太过自私自利,反而被钉在了历史上的耻辱柱上,最终不容于明清二朝。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