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多尔衮立场的人认为,他权势滔天,却始终没有迈出那一步,说明他的人品还是不错的。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从他本人内心深处来说,绝对有着想当皇帝的心思。否则的话,在努尔哈赤驾崩后,他的那些兄弟包括皇太极、代善等人,就不会逼着阿巴亥(多尔衮生母)去殉葬了。
从中不难发现,早在那个时候,他的野心早就暴露在诸位兄弟面前。然而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当时坐上龙椅的却是能力明显胜出一筹的皇太极。好不容易熬到皇太极也驾崩了,这时多尔衮已经手握重兵,更是为了争夺皇位和豪格彻底撕逼,说他不想当皇帝,估计谁都不相信。然而他为何没有走出这一步呢?其实原因还是挺复杂的。
首先,当时的八旗制度,对于多尔衮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在当时确定继承人的时候,他也是因为得不到支持,这才不得已退而求其次,把福临给抬了出来。其实他当时的想法,就是觉得这是个小孩子、好操控,自己可以凭此掌控朝政大权。然而事情却并没有像他设想的那般美好。
因为他权利最巅峰的时期,也只不过是掌控了两旗(正白、镶白)的话语权。尽管他想方设法提高了白旗的地位,但从数量上来说,2:6也是绝对的弱势,根本不足以掌控大局。当然他如果强行篡位也不是不可以,但他势必要承担可能会发生的分裂与内讧,这些都是他不愿意面对的,否则当初就不会让顺治登基了。
其次,孝庄的作用不可低估。不管有多少关于她的野史或者传闻,但客观公正地说,她对于清初政权的顺利过渡与延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管她是否下嫁多尔衮,其实这些传闻里,体现更多的,是她对局势的全面掌控和对事务的灵活处理。也因为她的存在,多尔衮很是投鼠忌器。
再次,多尔衮身上的性格,使得他最终没有称帝,具备了相应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先来看一下必然性,在当年打天下的那些人中,他的性格算是比较隐忍柔和的,否则当初他的生母被迫殉葬,他早就造反了,根本不会等到皇太极称帝,顺治就更没有机会了。
从偶然性来看,其实当时的多尔衮,名义上是摄政王,但他的权势却是越来越大,史书中有很多记载,都表明他确实有着想要称帝的野心,很多规则都已经向皇帝看齐。如果不是坠马身亡这个突发事件,也许终有一天,他会把顺治赶下台,毕竟他当时想篡位,机会还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