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下时代的发展,电视剧也涌现出许多的种类,其中不乏许多的古装剧,这些编剧和导演总是会选定某一个朝代的某个特定时期,以当时发生的主要事件为主线,向观众展示出当时复杂的时代背景和严苛的社会制度。
当然,在这种种的古装剧中,多数都会以大清王朝作为创作背景,这样做其实有一定的必要性,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国力强盛的同时拥有相对稳定的宫内环境,所以即使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我们通过电视剧已经将其了解的七七八八。
但是在后来事情却发生了转变,一次偶然的机会,清朝的最后一位格格为我们描述了她们当时的生活场景,颠覆了古装剧之中我们的固有的认知,甚至连“格格”这个称呼都不正确。
“金默玉”是北京历史研究馆的一位馆员,但是他的身份却不止如此,经相关人员介绍我们才知道,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老人,其实在多年以前还有另外一层身份,那就是大清的最后一位格格,同时还是女间谍川岛芳子的亲生妹妹。
金默玉的父亲乃是大清堂堂八大亲王之一王善誉,一共娶了一位正妻和四个侧室,第四个侧妃一共生了三个女儿,长女就是川岛芳子,而金默玉则是小女儿,值得一提的是,金默玉虽为王室之后,但是并没有出生在京城,而是出生在旅顺。
当时的清朝灭亡,溥仪妄图靠着日本人恢复大清江山,金默玉的父亲也有此想法,所以带着一家老小一同来到了旅顺,只不过后来这个计划失败了。金默玉的父母先后在旅顺病故,当时的她年仅四岁。此后的金默玉由他的三姐抚养,但是这三姐却是个妥妥的“亲日派”,所以很快金默玉就跟随她的诸多姐妹一起进了旅顺的日本学校,并且在他是十三岁的时候去了日本,并且这一去,就是八年的时间。
在此期间,金默玉虽然身在日本,但是内心却时刻惦记着自己的祖国,在得知自己的大姐川岛芳子成为日方的神秘间谍之后,金默玉在气愤之余加紧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自身素养的提高。
回到祖国之后,金默玉找了一个中纺公司当顾问,老板在日本人面前毫无自尊心可言,点头哈腰,阿谀奉承。金默玉对这种行为很是不满,经常对店内员工打抱不平,甚至为了她们和老板争吵,老板自然知道金默玉的身份,所以也不敢得罪。
就这样,金默玉在北京生活着,迫于其身份的问题,也并未遇到什么大困难,这段时间之内,金默玉逐渐接受了新的思想,开阔了眼界,也拥有了骑马,打球等诸多爱好,甚至打破了大清的老传统,剪了短发。
受新思想的影响,金默玉深刻认识到了解放军的正义性,所以在军队进城的时候她并没有遵照哥哥的建议一起去香港生活,而是带着哥哥的四个孩子留在了北平,就这样,算上保姆和孩子们家中总计九口人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金默玉一人身上。
对于金默玉来说,目前的生活非常不乐观,要知道,她作为大清的格格本来过的是养尊处优的生活,除了读书之外,根本没有其他的特长,所以最早只能通过变卖家产来获得生活费,加之以国外的哥哥们寄来的钱财,金默玉开了一个食堂维持生活。
幸运的是,这个食堂的生意越来越火爆,家庭的收入和积蓄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不少名人光顾,但是这种有条不紊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而后由于身体的问题,金默玉不得不放弃了食堂的生意。
之后金默玉的生活也是几经波折,放弃生意之后,金默玉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北京编译社”,也就是我们今天公务员的工作,金默玉在其中担任翻译员的工作,但由于当时社会的“反右之风”盛行,金默玉也受到了批评。
1958年,金默玉因为思想问题被捕,6年之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就这样,当时的“观念问题”为金默玉带来了漫长的牢狱生活,然而等到一切风平浪静之后已经是1979年。当时的金默玉为了恢复自己的名誉来到了北京,并在1年之后被聘用为文史研究馆馆员。
此后金默玉的生活也算是稳定下来,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金默玉还会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开办日语培训班,经常和自己之前的同学聚会等等。新千年之后,她甚至登上了“鲁豫有约”,并在节目上纠正了一些错误。
首先就是“格格”这个称呼,可能受到古装剧的影响,尽管这个两个字很奇怪,但我们依旧将其当做是对清朝公主的称呼,对这个金默玉解释到“其实这种叫法是错误的,这两个字其实是从当时满族的语言之中汉化而来的,所以在读音上面不该是二声而是一声。”
除此之外,格格这种叫法也并不是皇室专属的,在大清的规矩里,只要是有点地位的旗人,家族中的女儿都可以用格格这个称呼。除此之外,就连奴才应承时候的回答也不是我们所说的“喳”,而是“嗻”。虽说读音差不多,但是对当时规矩森严的大清王朝来说,这些细枝末节往往是更加需要侧重和遵守的地方。
其实除了称呼之外,金默玉还在节目中为我们其他的习俗,比如满族的一些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甚至他们的民族信仰等等,总之,正是因为有金默玉的存在,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才会被我们知道和了解,并且将其发扬和传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