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在清宫剧中看到,犯人会被流放到,一个叫宁古塔的地方。而一般流放宁古塔的犯人,都是罪名比较严重的,因此犯人往往听到流放宁古塔,都会感到十分绝望。从这些细节我们可以知道,宁古塔一定是个很可怕的地方。
那么宁古塔到底是什么地方?
宁古塔,表面看上去,是一座塔的名字,不禁让人想象,流放到这里的犯人,就是到一座塔里做劳役。然而宁古塔并非是表面的意思,是一座塔,而是一个普通的地名,位于我国黑龙江省牡丹江中游地区。
根据史书记载,宁古塔分别有两处地址,旧城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而新城是在宁古市宁安镇。宁古塔最早出现在史料中,是在《清太祖实录》里:“上命巴图鲁额亦都率兵千人,往东海渥集部之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尼马察四路。”
那么既然宁古塔不是塔,又为何会叫这个名字呢?
其实这和满语有关,宁古在满语中的意思是指数字“六”,而塔在满语中代表“个”,因此“宁古塔”在满语中本意为“六个”。这“六个”又是什么意思呢?
史书记载:“相传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其言‘宁古塔’,犹华言‘六个’也。”所以这个地方才叫“六个”,后来也就被翻译为宁古塔。
除了名字奇怪,宁古塔的的地貌也十分奇怪,据说这里:“奇势怪状,如鼻、如口、如耳、如丫、如人、如鸟之状。”清朝诗人吴伟业也形容这里为:“山非山兮水非水”。可见这里的确十分偏僻和冷清,透露着一种可怕的氛围。
那么宁古塔究竟有多可怕,为何让犯人都闻之色变,宁死也不愿去呢?
一、远离中原,归期无望
在流放宁古塔之前,皇帝一般都会下达命令:“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就这样一句永世不得入关,就知道一旦被流放,就永远不可能回到中原,将来必定只能客死异乡。
而且宁古塔距离中原很远,犯人是不可能坐车去的,只能徒步前行。一般流放要带着家人一起,成年男子或许还好一些,但家里的老人、妇女、小孩通常难以忍受。况且戴罪之人,一般身上都有枷锁,行动起来极其不便,在途中就要受很多苦。
众所周知,我国北方天气寒冷,一到冬天就有积雪覆盖,犯人往往衣衫单薄,很多人在路上便冻死了。当初大才子吴兆骞,就因受到科场案的牵连,被发往宁古塔,他曾这样描述路途中的经历:“山野相错,或继或续,无日不行山水间,亦无日不行风雨间。”
也就是说,不管刮风下雨,都要按时前行,也不管路况多么恶劣,都要照常跨越。而当时吴兆骞前往宁古塔,就整整用了四个月的时间。等到了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在路上死掉了,有饿死的,有病死的,还有因为天气恶劣而死的。这些人死后,往往没人为他们安葬,最终结果只能被野兽吃掉。
所以能够捱到宁古塔,就已经很不错了。可是别以为到了宁古塔,就有好日子过了,真正的地狱生活,这才刚刚开始。
二、环境恶劣,食不果腹
前面提到天气因素,北方一到冬天就极其寒冷,而他们根本不可能用到暖炉之类的工具,就只有忍着。晚上几乎没人能睡得着,而白天又要早起做苦力,因此这时候又要冻死一大片。即使没有冻死,也因为吃不饱,导致没力气做苦工,最后被活活打死。
三、从事苦力,任务繁重
犯人流放到这里,自然不是来享福的。一般他们会被划分为几波,有的给官府打杂,有的给披甲人为奴,有的便从事其余劳役工作。
他们是这里地位最低下的人,根本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只要有一点看不顺眼,就可能被鞭打。加上每天都吃不饱饭,环境又恶劣,很多人都跟不上力气,如此免不了又是一顿打。
他们每天的劳作时间很固定,都是“五更而起,黄昏而散。”而每个犯人的工作量大约是“粮十二石、草三百束、猪一百斤、炭一百斤、芦一百束等。”
所以往往看到有大批犯人被流放到这里,可实际上每天都会死很多,这里不断有人死亡,而朝廷又不断往这里送人。这些犯人即使去世,他们子孙也会接着受罚,终身为披甲人的奴隶,永世不能回到中原,因此用“地狱”来形容这里,是再适合不过了。
如此一来也就能够理解,为何犯人宁死,也不愿被流放宁古塔了。斩首干净利落,不用受多大罪,而流放到这里,是从内到外侮辱和折磨犯人。所以这里每天逃跑的也很多,因为他们想如果侥幸逃脱,去山里当个野人,也比在这里受罪要好。而即使逃不出去,抓回去直接被处死,也是一种了断。
不过有些人还是能够好过一点,就是出身官宦或士绅的人,以及有文化的才子。比如前面提到的吴兆骞,他就是清初有名的大才子,很多官差都会对他们十分敬重,因此待遇也比一般犯人好得多。当时宁古塔的将军,甚至还请吴兆骞去给自己儿子当老师。所以吴兆骞才会有机会,将自己被流放的经历写出来。
总的来说,宁古塔的确是个可怕的地方,才会令人闻之色变,在前往宁古塔的途中,以及在流放地,已不知累积了多少亡魂,实在是可悲!而像吴兆骞这样受到好待遇的,毕竟是少数。
(参考文献《宁古塔纪略》《宁古塔山水记》《清太祖实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