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上有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因必有果,福祸相依的。
清朝的时候就有这么的一位年轻人,因为家道中落而在码头当苦力,又因为突发情况而走上了人生巅峰。
清朝末年,朝廷腐败无能,外敌入侵使得民不聊生,许多老百姓都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沿海一带很多穷苦人员选择漂洋过海到南洋一带谋生。张员外就是其中一员。
这位张员外并不是个真员外,而是姓张,名员外。张员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父母带着几个兄弟姐妹过着吃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其实张员外祖上也曾风光过,只是世道艰难,渐渐地沦为了平民。父亲给他起名员外,就是希望他能东山再起,过上真员外的生活。
看着家里快揭不开锅了,年少懂事的张员外决定去码头当搬运工,赚取点钱来补贴生计。
成为了码头搬运工的张员外勤劳能干,与周边的人关系也十分熟络。但是即便他再怎么努力,工头还是会经常克扣他的工钱,通过干苦力帮补生计的愿望落空了,可是他又没有什么学问、技能,又能干什么别的活。
这天,码头上的一个老人家看着他孝顺和善,给他指了条明路。老人家跟张员外说,如今很多人去南洋谋生,可以去远洋船上干活,人工费高,就是风险大。
张员外一心只想让家里过上好点的日子,没有多想,就辞掉了码头的苦工上船当了船员。
张员外的船员工作做起来得心应手,虽然不免也要搬搬抬抬,比较辛苦,但是工钱多可以补贴家用,他也干得开心。
而且张员外人肯吃苦,做事又机灵,很受大家的欢迎,一起共事的人对他都很是敬佩。
日子本以为就这样日复一日过下去,但意外却发生了。
风和日丽的一天,远去南洋的船只开始装货,准备新一趟航程。张员外在船只和码头之间来回奔走扛货,好不辛苦。
突然,搬着重物的张员外感觉到肚子里翻江倒海,十分难受。于是,他就知会其他船员,他先去附近的草丛中方便方便。
关键时刻掉链子,张员外一边方便一边恨自己不争气,回去的路上他用手不断地翻拨周围的野草撒气,拨着拨着就发现草丛里有一个包袱。张员外将包袱捡了一起打开一看,竟然是无数的金银珠宝。
地上捡到宝,问天问地拿不到,张员外本可将珠宝顺手带上船远去南洋,但自幼父母教他的诚信做人的道理他时刻铭记于心。
于是张员外抱着珠宝在原地等失主,看着周围空荡荡的草地,左等右等也没看见有人来认领,但想到失主丢东西比较焦急,也怕珠宝落入他人之手,张员外还是坚持在原地没有走,也因此错过了这一趟南洋货运。
这时,一名年轻人走了过来,跟张员外说这包裹是他丢失的,里面有金子银子,还有一些首饰。张员外看见年轻人神色着急,十分紧张,对包袱中物品种类了如指掌,应该就是包袱的主人。
正当张员外准备将包袱交给这位年轻人的时候,一名匆匆赶来的僧人将刘员外喝止住了,并表示他才是这包袱真正的主人,那位年轻人中途趁他不注意抢走了包袱,暂时扔在了路边。
那个年轻人见僧人赶来,可能心虚急匆匆跑了。张员外见此情况明白,那个年轻人八成是小偷,于是问明白了事由,多番确认之后,将包袱还给了这名僧人。
僧人接过张员外递给他的包袱,打开仔细查看了一番,包袱里的东西完好无缺。僧人谢过张员外之后与张员外闲聊了起来。
原来,这名僧人曾经是名商人,因自己看破红尘,于是决定变卖家财修建寺庙,出家当和尚,这包袱里的钱财正是他变卖家产所得。
闲聊之间,僧人也知道了张员外的事情,见他为人正直善良,决定拿出一部分钱财酬谢张员外。张员外面对僧人的馈赠不为所动,连连拒绝。
没想到僧人却说,一来修建寺庙无需那么多钱财,他也已出家要那么多钱也无用,二来钱给了张员外,张员外可拿着钱做点小生意帮助下其他的穷苦人。
张员外一听,知道自己无法拒绝,于是就接受了,拿着钱回到了码头。
做点什么生意好呢?张员外在码头边上苦思冥想。
他看到码头上船只来往频密,货物众多,思来想去,决定做他熟悉的货运生意,这应该是最适合的一条路子。
说干就干,张员外拿着僧人给的金银,招揽来了几名工人,就在码头上筹备起来。张员外当年当苦力和船员时为人正义,乐于助人,曾经与他共事过的人听到他做起了小生意,也纷纷来投靠他。
慢慢地,张员外的货运生意竟然有点小规模,于是他又买了些商铺,置办土地田产,真真正正地改善了家里的生活环境。
发财后的张员外始终记得僧人跟他说过的话,他设置粥棚施粥,捐钱捐物,不遗余力帮助生活有困难的百姓,久而久之,张员外在当地的威望日渐增长。
就这样阴差阳错机缘巧合,那个假员外张员外变成了一名真员外。
善恶到头终有报。
张员外,从一位潦倒小伙到富甲一方,靠的并不仅仅是僧人给他的创业基金,而是他的诚信经营和向善及人。
所以说诚信是做人的基石。做人诚实守信,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内心端正,才能得到上天的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