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湘军攻克安庆,曾国藩便将收复江浙作为自己下一步的主要工作目标。因湘军将大部分人力物力都投向金陵(太平天国天京)周边,必须另选能人经营江浙,由此造就了两位显赫一时的不凡人物——李鸿章、左宗棠。在此单说左宗棠。
得曾国藩举荐,左宗棠创建楚军,从此独当一面,大显身手
咸丰十年(1860)闰三月,清军苦心经营的江南大营第二次被太平军摧毁,从此再也没有恢复;江南大营彻底覆灭 , 曾国藩意识到清廷必定会把剿灭太平军的重任放在自己一人肩上。在这种形势下,刚到曾氏幕府做幕僚(参谋)不久的左宗棠,便得到了曾国藩的大力举荐,曾于4月20日接到上谕,曰:“(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当年5月,在曾氏幕府多呆了1年多的李鸿章,才被曾国藩派到安徽去筹建淮扬水师。
左宗棠初到湘军设在宿松的大营时,并不情愿做个闲散幕僚,他只想在曾国藩麾下做个营官,既可以满足讨贼的心愿,又可以冲锋陷阵,施展平生才智,建功立业。在这方面,曾国藩和左宗棠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曾国藩曾给湖南巡抚骆秉章写信说:"左季高自领一队之说,侍劝其不必添此蛇足,今已作罢论矣”。但不久曾氏接到咸丰帝的寄谕, 征求他的意见:
“应否令左宗棠仍在湖南襄办团练事,抑或调赴该侍郎军营,俾得尽其所长,以收得人之效”?
曾国藩这才改变原先的想法,叫左宗棠另外编练并带领一支湘军。左宗棠原只打算招募2500人,曾国藩让他招募5000人。左宗棠在宿松大营只呆了20多天,便匆匆赶回湖南湘阴原籍募兵。曾国藩的本意是让他招募练勇支援安徽战场,他却回信说:“苏州既失,为公计者,宜先以偏师保越为图吴之计”。他提出“保越图吴”计策,说明他志在收复经营江浙 , 尔后左宗棠在镇压太平天国的作战中长期运用了这一战略。
左宗棠在湖南招兵买马,兵源主要来自他的故乡湘阴,还将被曾氏兄弟遣散的王錱(病故)旧部重新召集起来,共得5840人,在长沙金盆岭训练成军,旋即开始出省作战,被称为楚军(湘军支系),左氏却为其命名为“安越军”。 当年8月,左宗棠率楚军经醴陵直趋江西,先在赣东北与太平军较量过几番,互有胜负,随后进入安徽、浙江。
独挑大梁, 率楚军入浙江与太平军鏖战一年多才攻克杭州
自从安庆被湘军攻破后,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便把主要兵力都集中到了浙江。侍王李世贤也率部从江西东进浙江,加上从广西千里回师的石达开旧部吉文元、朱衣点带来的十余万兵马,太平军几乎遍布浙江全省。 1861年12月29日,李秀成率太平军精锐一举攻克浙江省会杭州,巡抚王有龄绝望自尽。
当时曾国藩作为两江总督,原本只是统管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清廷却因为绿营几乎被摧毁殆尽,余者不堪一战,只有依赖曾国藩的湘军,于是朝廷发上谕说除苏、皖、赣三省外,“并浙江全省军务,所有四省巡抚、提镇以下各官,悉归节制”,而负责浙江军务的杭州将军瑞昌须听从曾国藩号令,浙军服从曾氏指挥,配合湘军作战。但曾国藩却以分身乏力为由,向清廷推荐左宗棠来主持浙江军务。他在奏折中说:“以臣遥制浙军,尚隔越于千里之外,不若以左宗棠专办浙省,可取决于呼吸之间”。他还说:“左氏其才足可独当一面,应请皇上明降谕旨,令左宗棠督办浙江全省军务,所有该省主客各军,均归节制。即无庸臣兼统浙省”。
此时左宗棠率军驻扎广信(今江西上饶),与太平军相持,他根据“宁肯缓进,断不后退”的原则,率军缓缓推进至婺源,又分兵击走太平军,解了徽州之围,使后方得以稳固。清廷在几天内连发4道谕旨,催促左宗棠尽快率军援浙。
同治元年(1862)正月十五,左宗棠才率楚军从江西东北部边境翻山越岭进入皖南,再披星戴月、历尽千辛万苦由安徽进入浙江,辗转来到浙江西北部的开化,旋即与太平军激战,迫使太平军退往遂安方向。
随后,左宗棠根据曾国藩以衢州作为控制全省的根据地之战略决策,于5月31日突袭衢州,激战半日即一举攻克衢州府,以衢州为基地进取全浙江。
8月,蒋益醴率8000多湘勇从广西匆匆赶至衢州,左宗棠部的兵力增加到了16000人之多。左宗棠率军从南向北逐次推进,太平军顽强抵抗,浴血苦战,双方的伤亡都很重。经过1年多的反复拉锯,楚军进展不大,减员严重。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二月二十五日,左宗棠利用太平军叛徒蔡元隆以及雇佣法国军官德克贝组建的“常捷军”,最终在这支器械精良、训练有素、作风强悍的外籍雇佣军(军官为法国人,士兵为菲律宾人和华勇) 的帮助下,经过浴血苦战,才最后把孤立无援、缺粮 、缺御寒衣物、缺武器的杭州城攻下。
攻克杭州时,楚军因缺饷而忙于大肆抢掠,太平军守将、官封忠孝朝将(后封听王)的陈炳文率数千将士乘乱从武林门逃逸出城,经清德逃往徽州、屯溪。随后双方又争夺了数月,到当年8月下旬,左宗棠的楚军在太平天国叛军以及外籍雇佣军的帮助下,接连取胜,基本收复了浙江全省。左宗棠驱逐了太平军,占领了浙江,一时间声誉鹊起,名噪天下。
攻取杭州后不久,即同治三年三月十八日,清廷命曾国荃补授浙江巡抚,左宗棠补授闽浙总督,同时仍任浙抚一职。至此,大器晚成的左师爷变成了手握实权的朝廷督抚大员,在官场上已经比较成熟了,几乎与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并驾齐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