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盗墓为题材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经常会有“守墓人”这个角色。其实守墓人是真实存在的,特别是看守皇陵的人,更是由皇室精心挑选的。古人信奉风水堪舆,认为只有祖宗埋对了地方,后世子孙才能更好地出人头地。身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室的皇陵选址更是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是和国运息息相关的东西。
除了这些迷信的说法和习惯,看守皇陵还有一个现实原因,那就是皇陵里大量的陪葬品,会引来大量的盗墓贼光顾。中国近代历史风云变幻,短短数十年来,政府换了一个又一个。清室的皇陵也在这段时间里受到了破坏,最著名的就是东陵大盗孙殿英,率领军队炸开了慈禧和乾隆皇帝的墓,气的溥仪破口大骂。满清遗老们给国民政府打报告,请求他们派人看守皇陵。
但是当时国内局势复杂,活人都顾不上,谁有心思去顾死人?国民政府便随便拨了一点款,雇佣了一些人来打扫,更本没有对皇陵的安全进行任何的升级。守护皇陵的重担,还是之前清朝遗留下来的守墓人。需要说明的是,清朝的皇陵并非全在一处,而且分散在三个地方。第一处便是清朝入关之前,在盛京修建的皇陵,分别是永陵、福陵和昭陵。
这三座皇陵,分别埋着努尔哈赤的祖先、努尔哈赤、皇太极,当然也有各自陪葬墓。入关之后,清朝帝陵分为两处,分别是河北唐山的清东陵和河北保定的清西陵。清东陵因为被盗而名气更大,除了葬有乾隆帝和慈禧太后,还有顺治、康熙、咸丰、同治等4位皇帝以及皇后等皇室成员,共计15座陵墓。清西陵则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和光绪等4位皇帝,加上其他皇室成员一共14座陵墓。
在清朝存续期间,无论是清东陵还是清西陵、亦或者是盛京三陵,都是由专人守墓的。不仅派有专人,更设有专门的办事机构——承办事务衙门,衙门下还设有管理机构和保卫机构。既负责日常的维护、接待、卫生等基本工作,也负责盗墓贼光顾时保卫皇陵的安全。对于看守皇陵的人员,清政府一般是父死子替的。他们时代看守皇陵的同时,长子顶班,次子或者其他儿子有机会进入大内当差。
因为时代定居于此,所以围绕皇陵就形成了村落,他们也在这里进行种植等生产活动。清朝灭亡后,一些遗老遗少思念故国,便自掏腰包定居于此,为自己的祖先守墓。如果除开皇陵不算,这里就是普通的村子,村民们与皇陵做伴,自然也就少不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然这些人自然是没有工资的。但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所谓的满清皇陵,也成为了国家的文化遗产,有专门的文物保护部门来进行保护,这里面的工作人员自然是有工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