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科技 AI 作画,一场艺术领域的“智械危机”?

AI 作画,一场艺术领域的“智械危机”?

从 2022 年 8 月开始,AI 再度成为舆论焦点。作为一个年经话题,这一次 AI 走红不再是因为 " 产生智慧 ",也没有 " 胜天半子 " 的传奇对决,但仍旧让人震惊。

AI 作画正在成为趋势之一。可能你毫无艺术细胞,但只要在 AI 绘图软件里输入几个关键词,再选择想要的风格与视角,就能收获一幅与 AI 共创的高水平画作。凭借着令人惊异的技术水准与创作能力,AI 作画已经成为了海内外技术领域的顶流概念之一,短短一个多月里,无数 AI 画作被生产出来,AI 正气势汹汹地向人类引以为傲的艺术创作领域发起冲击。

在一些人看来,这或许是另一种层面的 " 智械危机 "。AI 作画到底发展到了何种程度?它真的会成为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强敌吗?带着疑问,我也打开了一款 AI 绘图软件,在 prompt 关键词部分输入了 " 人工智能 "" 美术 "" 创作 " 等词条。几十秒后,一张超现实主义的画作展示在我面前:

一个巨大的机器人静默地矗立着,它的背后连接着复杂的机械装置,空间里绚丽的色彩与冰冷的钢铁交相辉映。

图源:百度文心 ERNIE-ViLG

当 AI 成为艺术家

AI 作画真正开始引起公众的注意就在不久前。

2022 年 8 月 31 日,一位名为 Jason Allen 的美国游戏设计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一项美术竞赛中斩获一等奖,获奖的作品名为《空间歌剧院》。这幅画作是一幅标准的太空歌剧风格的绘画作品,只不过,它出自 AI 之手。

《空间歌剧院》是 Jason Allen 使用 AI 绘图软件 MidJourney 创作完成的,是在近千次的尝试后生成的。消息一经发出,在全球艺术领域迅速引起热议,利用 AI 参赛让《空间歌剧院》及其作者陷入了口诛笔伐中。无独有偶,同样是在 8 月,美国媒体大西洋月刊的一位记者同样因为利用 MidJourney 制作文章插画而陷入争议,一场全球范围内的 AI 创作大讨论就这样拉开帷幕。

AI 是否应该与人同台竞争,确实需要进一步探究,但真正吸引公众眼光的,其实是 AI 画作的展现出的超高水平:无论是《空间歌剧院》还是《大西洋月刊》的几幅 AI 插画,都达到了足以以假乱真的地步,无论是构图、线条还是色彩,都很自然流畅,并没有刻板印象中的机械呆板。人们惊奇地发现,AI 作画已经发展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在国内外网络上,AI 作画迅速成为焦点话题之一,MidJourney、Disco diffusion、Stable Diffusion 等 AI 绘图产品开始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大量 AI 绘图作品随之被产出。一时间,AI 作画席卷了微博、推特、Facebook 等国内外社交媒体平台,人们惊讶于只用在软件中输入几个关键词就能在十几秒内生成一幅画作的超高创作效率,同时更被 AI 绘图产品在精细度与风格化上的成果惊叹:无论何种风格、什么题材,AI 都来者不拒,并回馈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

事实上,自 2012 年起,真正意义上的 AI 绘图就已经开始发展,但在早期,AI 绘图的效果却始终没有较大的进展,回看一些 AI 绘图软件的早期作品,还只能用魔性、粗糙来形容。直到 2015 年,面对 GAN ( 生成式对抗网络 ) 深度学习模型的平台期,学界提出了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为 AI 绘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AI 可以通过对其他画面的深度学习,通过 " 去噪 " 的方式作画。伴随着扩散模型的广泛应用以及近年来 AI 深度学习模型的发展,属于 AI 绘图的 " 临界点 " 终于如排山倒海般来临了。

2022 年开始,AI 绘图的迭代速度令人震撼。年初,AI 绘图软件 Disco Diffuion 开始在 AI 创作领域崭露头角,但在画作的细节部分及生产效率上,Disco Diffuion 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其 AI 画作还远没有达到可以与人工创作抗衡的地步。

但变化很快就来临了,接下来几个月里,DALL · E 2 与 MidJourney 相继测试,它们已经能生成准确美观的人物形象;7 月,Stable Diffusion 的问世则震惊了全球,相比前辈们,Stable Diffusion 已经成功的解决了细节及效率问题,通过算法迭代将 AI 绘图的精细度提升到了艺术品级别,并将生产效率提升到了秒级,创作所需的设备门槛也被拉到了民用水准。以假乱真、一气呵成、人人能用,AI 终于做到了。

对于 AI 绘图来说,革命性的时刻已经来临,也得益于 Stable Diffusion 的开源性质,全球 AI 绘图产品迎来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这次 AI 创作大讨论,正是公众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技术浪潮带来的影响,AI 绘图正在走进千家万户,舆论热潮也随之而来。

掀起一场舆论风暴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进行 AI 绘图创作无疑是新奇的体验,只需输入 prompt 关键词,就能生成自己想要的图片,尤其在 ACG 等领域,利用 AI 绘图工具创作二次元风格的插图,甚至漫画都已成为不少人的常态。

在 AI 创作中,prompt 提示词非常关键,为了生成更好的 AI 画作,不少网友都会分享实用的 AI 提示词,甚至有人列出了 " 创作词典 ",为初学者们保驾护航。

相对人类来说,AI 的想象力似乎没有边界,几乎能满足创作者的所有需求,但一些过于 " 奇怪 " 的需求则让 AI 画作展现出了更奇特的效果,人体变形、线条错位,在部分水平参差不齐的 AI 绘图产品的创作下,AI 画作也一度成为不少人的快乐源泉,在各式各样的 AI 怪图中,网友们快乐的体会着碳基生物与硅基生物的 " 审美差异 "。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人将各种经典梗图进行 AI 化,让网络流行文化充分融入新科技元素,刘华强、李云龙 ..... 各种经典的网络形象被二次元化,在 AI 科技的加持下,人们体会着要素缝合带来的快乐。各种 AI 绘图梗也相继产生,最经典的是一个问答截图,一语解释了 AI 作画能够超越人类创作的原因:" 因为你给它学习它真学 "。

至此,关于 AI 绘图的各种讨论似乎还是充斥着幽默与诙谐,但对于不少真正的艺术创作者来说,AI 绘图的突飞猛进已经成为十足的 " 恐怖故事 ",一场全球级别的论战拉开帷幕。话题的核心还是那个无数次讨论的话题:AI 能否取代人类。但与此前不同的是,AI 绘图技术带来的冲击已经出现在行业之中,当未来真正来到,一切问题不得不摆上桌面。

10 月 11 日,一个话题登上了微博文娱榜的首位,话题词为 # 老累 禾野 #,搞不清楚状况的路人还以为是什么内娱糊咖的恋情曝光,事实上这是国内 ACG 画圈顶流画手之间的一次激烈交锋,而争论的缘起就是 AI。AI 绘图的风确实刮得足够大,不仅让沉寂已久的画圈热闹了起来,更让圈地自萌的讨论带到了公众视野中。

事情的来龙去脉很简单。十几天前,圈内知名画手老累就 AI 作画发表观点,认为在未来 AI 将会替代一些比较低端的画法,并且对此表达了认同,直言 " 没有自己东西或者一成不变一定会被替代 "。ACG 画圈在 AI 绘图的冲击之下异常震动,"AI 取代画手 " 的讨论甚嚣尘上,作为顶流画手之一,老累的这番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 ACG 画圈迅速引发热议。

10 月 11 日,以猎奇向风格走红的画手禾野则在微博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画画的人并不应该分高低端,侧面回应了老累的言论。

两大顶流交锋,也让话题登上了热搜榜,伴随着讨论的不断发酵,知名画手花噎菜也加入 " 战局 ",认为画手本身并不分高端低端,并进一步就 AI 绘图问题展开讨论。12 日,伴随着 CG 画家乌合麒麟的下场,更让这场争论达到了顶峰,也让 AI 引起的舆论风暴更加具象的展现在了公众面前。

事件最后的走向轻松,人们看着顶流画手打嘴仗快乐吃瓜,严肃的讨论似乎被消解,但事实上,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严肃的讨论是非常必要的,因为 AI 作画的冲击正切实地改变着艺术行业。

AI 作画矛与盾

回到老累与禾野的争论焦点,AI 作画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对画手的取代。

从绘画行业来看,无论是独立画手、漫画家、还是游戏原画师,都仍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常依赖 " 人才 " 资源,而 AI 的入局必然会对行业内的部分画师产生冲击。在 AI 高水平的画作之下,大部分腰部以下的画师都面临着非常直接的威胁。AI 作画爆火后,不少画师就表达了焦虑,这不仅是一种优胜劣汰,更蕴含了创作者对于强大科技之下竞争失衡的无力。

而事实上,整个设计、美术行业确实也在积极拥抱 AI 作画,现如今已经出现了 AI 绘图相关的岗位,在许多的相关讨论与梗图里,美术、设计等岗位都会首当其冲,成为被 AI 淘汰的首批从业者,而在游戏、动画行业,AI 的运用也越发常见,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近期 AI 绘图的革命性发展,行业内部也必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另一方面,作为以创作为核心的行业,AI 绘图所代表的更是一种数据与算法的强大优势," 几十年磨练出的画技与风格被 AI 一朝赶上 " 的事实已然发生,这本身就是对创作本身的一种解构。这也进一步延伸到了对于 AI 作品的讨论上,许多人认为尽管 AI 作画 " 又快又好 ",但缺乏作者的思考,根本上是缺乏灵魂的。

从目前来看,大部分 AI 绘图产品的底层逻辑仍旧在于学习与临摹。事实上,AI 本身并不具备 " 创作 " 能力,这些产品需要将大量绘画作品的图像数据 " 喂食 " 给 AI,并通过不断地深度学习将其 " 消化 ",再通过理解关键词的方式进行创作输出。

这就面临着多种问题,一方面在创作伦理角度来看,AI 画作到底是一种更深层次意义上的拼接还是真正的艺术创作,创作者到底是 AI 本身还是操作者,都仍然存在诸多模糊地带。

大量 " 喂食 " 之下,版权问题也随之产生。近期爆火的 NovelAI 即是例子之一,其搭载的 AI 绘图功能以二次元风格创作走红,但其进行深度学习的数据网站 danbooru 本身就存在侵权转载问题,那么许多画师的画作在并没有经过著作权允许的情况下被 " 喂食 " 给 AI,AI 也可能会创作出这些画师风格的作品。这样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AI 无授权学习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画师的利益?诸多问题交织成网,进一步让 AI 绘图走向迷局。

同时 AI 作画领域也乱象丛生。2022 年 10 月 4 日,韩国知名艺术家、漫画家金政基在巴黎去世,震惊了全球绘画美术行业。在无数人悲痛之余,有人在推特上 po 出了自己通过 AI 创作的金政基风格画作,此举引发了众怒,在大师刚刚离世之际就将其作品迫不及待的 " 喂 " 给 AI,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尊重。而对于 AI 产出的金政基风格画作,不少人也直言 " 只存其形未有其神 "。

另一个案例则更直观地展现了 AI 绘图侵权难以限制的问题。不久前,一位韩国画师日常在 T witch 平台上直播作画,但在直播过程中,其草稿被某位推特用户截图上传至 AI 绘图软件,并将 AI 创作的成果发布在了自己的账号上,且并未标明草稿的出处。在被指出剽窃行为后,这位推特用户还在画师评论区 " 狡辩 ",称其作品发布时间远早于原作者的成稿时间。此举进一步引发了关注者的声讨,也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于 AI 作图的反思。

当然,也有很多积极的声音存在着,不少人认为,AI 绘图技术能够成为优质的创作辅助工具,进一步提高内容产出的质量。也有业内人士直言,尽管 AI 会对中低端画手产生冲击,但从行业宏观角度来看,AI 的入局不仅能够缓解卖方市场的供需难题,还能进一步催动创作者精进水准,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AI 绘图的发展拉低了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似乎是一个向大众 " 赋权 " 的过程,但艺术并非单纯的劳作,脑细胞碰撞的化学反应与数据算法的强大运算能否都代表着 " 创造力 ",这已经超脱了这项技术本身,再度回到关于技术论的永恒话题之中。归根结底,技术是中性的,但背后的人却无比复杂。无论是创作是否具有灵魂,还是更实际的侵权问题,AI 作画领域仍在政策、伦理方面存在着诸多亟待完善的空间。

尾声

AI 正在改变这个世界。

在 AI 作画火遍全网之际,在整个内容创作领域,AI 都已开始 " 攻城略地 "。除了早已讨论多次的 AI 写作,近期开始发展的 AI 音乐外,更值得注意的是 AI 在视频制作领域的成果。

2022 年 9 月,Meta 推出了 Make-A-Video 模型,正式入局 AI 视频制作领域,像 AI 绘图一样,用户仅需输入几个关键词或描述性的文字,就能生成符合语义的视频画面。

Make-A-Video 模型的能力是令人惊叹,尽管目前功能还比较初级,但已经能够生产出一些有趣且多元化的短视频内容,连图灵奖的获得者 Yann Lecan 都在乐此不疲的拿它创作出的内容大玩梗图,在 AI 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必然会对未来的短视频行业产生冲击,无论从生产效率还是内容多元化角度来说,Make-A-Video 的成熟都将掀起视频创作领域的风暴,毕竟它能从零生成以假乱真的视频,这就好像类人猿碰到了石器时代的智人,技术上的壁垒是如此难以跨越。

AI 时代的内容领域,创作者们总要不同程度地与 AI 对垒。这难免带来冲击和焦虑,但我们也应该知晓,它们终究只是工具,终究不能淘汰人类的想象与创造。

来源:钛媒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球,空间,艺术,软件,绘图,创作,领域,作品,发展,画作,画师,顶流,画手,画作,空间歌剧院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全球,空间,艺术,软件,绘图,创作,领域,作品,发展,画作,画师,顶流,画手,画作,空间歌剧院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全球,空间,艺术,软件,绘图,创作,领域,作品,发展,画作,画师,顶流,画手,画作,空间歌剧院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