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光绪之死:与慈禧去世仅一天之差,是巧合还是谋杀

光绪之死:与慈禧去世仅一天之差,是巧合还是谋杀

1908年,38岁光绪去世,20小时后,74岁慈禧也突然暴毙。据记载,她死于一顿丰盛午餐,但真相没这么简单。

慈禧太后一向身体健康,在光绪皇帝去世后,她迅速召集王公大臣,想要拥立2岁的溥仪为新任皇帝。

溥仪,并不是光绪皇帝的亲儿子。

这一年光绪37岁,妃嫔无数,却始终没能生下一儿半女。

慈禧想要立和自己有点血脉联系的溥仪,但这件事,必须要说服王公大臣。

因此,立皇帝的会议开得非常久,从早上6点一直开到了中午。

期间,74岁慈禧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舒服,精神状态更是非常好。

但令人意外的是,吃完了午饭,慈禧突然去世了,她去世的时间,和光绪断气的时间相比,只隔了20个小时。

这是怎么回事?

是有人在慈禧的午饭里下毒了吗?

我们可以回到文献中,去力争还原当时的情况。

据《慈禧外纪》记载,慈禧的死因,和一顿丰盛的午餐有关。

因为吃得太好、太多了,最终消化不良,毕竟,74岁的老人家,哪里受得住这样的大鱼大肉。

这种说法比较离谱,不过,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慈禧到底吃了什么。

这顿丰盛的午餐,并不是在光绪去世当天(11月14日)吃的,而是在11月3日,慈禧74岁寿宴上吃的。

因为是寿宴,慈禧特意请来了京城里最好的厨师,做了足足100道菜。

她很开心,吃了很多菜,还喝了酒。

这一次贪嘴的直接后果是,第二天,慈禧腹痛难忍,每天大便次数多达几十次,期间还伴随着脓血。

太医们诊断的结果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但慈禧的表现,也和痢疾的症状一般无二。

有句话说得好,好汉架不住三泡稀,更何况一个74岁的老太太?

因为寻不到良方,慈禧的身体便每况愈下,加上光绪突然去世,慈禧悲痛万分,很快就透支了身体,追随而去。

乍一看,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细细分析,这件事又透露出许多的疑点。

疑点1:光绪去世,慈禧心情愉悦至极,很难突然离世

如果以寻常人来推论,侄儿去世,朝夕相伴之下,慈禧确实因为伤心。

但慈禧并不是一般的女人。

她从后宫一个小透明,不断爬到皇太后的位置,还临朝称制,违反祖制,并不是寻常心软的妇人,而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掌权者。

亲儿子同治去世后,慈禧来不及伤心,以最快的速度找来了和自己血缘关系最密切的光绪当皇帝。

光绪和慈禧有多亲近?

这么说吧,光绪的父亲,是咸丰的弟弟;光绪的母亲,是慈禧的妹妹。由此可知,光绪既可以叫慈禧姨妈,也可以叫慈禧婶子。

亲上加亲的私心,是慈禧选择光绪的重要理由。

一个4岁的孩子当皇帝,朝政自然都在慈禧手中。

光绪年幼时,慈禧还是很宠他的,只是,随者光绪长大,逐渐想要亲政,想要走和慈禧想象中不一样的路线时,两人的矛盾就爆发了。

基本上,光绪是那个跟慈禧对着干的人。

在朝政上,光绪支持新政,触犯了慈禧的利益;在后宫中,光绪盛宠珍妃,对慈禧钦点的皇后不屑一顾。

而慈禧的反击也很剧烈,直接软禁了光绪,还把珍妃丢进了井里。

1908年,看着光绪进食减少,慈禧就在物色新的皇帝,她挑中了2岁的溥仪,打的也是未来继续掌权的算盘。

由此可知,对于光绪的死,慈禧早有预感,也做好了准备,两人感情不好,慈禧不会因为光绪之死而情感大幅波动。

疑点2:光绪去世也曾腹痛不止,面色发黑,似乎中了毒

据史书记载,光绪去世时,腹痛难忍,面色发黑,舌头发黄,和他之前生病的症状完全不同。

而2008年,研究人员对光绪皇帝的遗体进行了检测,发现他的衣领及头发上都沾染高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常说的“砒霜”,足足201毫克。

一般来说,60-200g的砒霜就足以导致一个人的死亡。

至于光绪皇帝身上的毒,到底是生前就有的,还是死后埋葬时特意放进去的,至今仍然是疑点。

疑点3:慈禧腹泻不是一天两天,没道理毫无征兆突然暴毙

我查询了清朝留下来的脉案,慈禧在去世之前有过腹泻的症状,但这一点都不奇怪。

她从70岁开始,就一直有腹泻的毛病,而且肠胃比一般人弱,经常失调。

但这并不是慈禧突然暴毙的理由。

毕竟,她不是一般人,而是满清皇室的掌权者,而且,她非常惜命,平时也会保养身子。

当年八国联军打来,慈禧仓皇出逃,即使在逃亡之际,她也依然保持着规律的作息。

这样的她,不太可能在寿宴上大吃特吃。

她可是掌权40多年,什么好吃的没吃过?因为贪嘴吃了好吃的,就突然离世,怎么想都很奇怪。

疑点4:慈禧的精神状态,在去世当天非常好

光绪去世那天,慈禧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她仍然是6点起床,处理朝政,然后到了吃午饭时,突然晕倒。

在《慈禧外记》的记载中,慈禧晕倒是因为“夏间病痢太久,体气大伤”,但这个理由说服力实在太弱了。

那么,问题来了。

慈禧到底为何而死?为何她的死和光绪皇帝只差了1天?

这个问题,其实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你说是巧合吧,好像又有点奇怪。

你说有人从中作祟,那又是谁有这么大的能耐?

在民间传说中,慈禧的死是袁世凯的手笔,但这种说法,其实来源于一门抹黑慈禧的书——《太后与我》。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人巴恪思,他于1898年来北京游历,成了京师大学堂(后为北京大学)法律和文学教授。

在他的描述中,他和慈禧一直保持着男女朋友的关系,经常一起寻求床上游戏的愉快。

他表示,慈禧最后死在了袁世凯的枪下。

这种说法,我个人认为有点扯了。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袁世凯确实可以暗戳戳做点什么,但你要说他敢不敢当面开枪打死慈禧太后,我估计是不敢的。

而且,巴恪思的说法也不太可信,主要是,1898年,慈禧太后都63岁了。

虽然63岁还体格健硕的老太太大有人在,但一定不是慈禧。

因为慈禧的身体不好,之前生同治都在鬼门关走了一圈,此后一直有头晕恶心、全身乏力的毛病,非常惜命。

这个年纪,她应该也不会去跟一个外国人做点什么。

所以,你们说,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两人去世的时间只相差20个小时,并不是有人要暗害慈禧,而是她自己感觉大限将至,先行一步,带走了支持新政的光绪,然后随便挑了一个皇帝出来稳住江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说法,症状,慈禧,疑点,溥仪,皇帝,身体,光绪,寿宴,知识科普,袁世凯,慈禧,溥仪,光绪皇帝,光绪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说法,症状,慈禧,疑点,溥仪,皇帝,身体,光绪,寿宴,知识科普,袁世凯,慈禧,溥仪,光绪皇帝,光绪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说法,症状,慈禧,疑点,溥仪,皇帝,身体,光绪,寿宴,知识科普,袁世凯,慈禧,溥仪,光绪皇帝,光绪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