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年羹尧担任的抚远大将军属于什么级别?当时地位如何?

年羹尧担任的抚远大将军属于什么级别?当时地位如何?

抚远大将军并不存在于大清的武将体系之中,但是其实际地位并不低于正一品武将,甚至还要高出许多,而担任过抚远大将军的人,无一不是皇帝的顶级心腹,可以看作是“钦差大将”。

在清朝武将体系中,存在“京官”和“外官”两种,两者区别在于任职地和职务范畴,京官是正一品,外官是从一品,而“将军”之职,往往都是从一品外官,譬如清朝有名的“伊犁将军”、“广东将军”,这些有着地方前缀的将军,都属于从一品武将。

因此便有人自然而然地认为“抚远大将军”也是从一品武将的范围,可事实上,抚远大将军根本不在这个体系中,而且地位要更高,最具体的特点就是其中的“大将军”之名。

抚远大将军在清朝第一次出现,乃是康熙十四年,被任命者是爱新觉罗的宗室郡王鄂扎,领命前往讨伐“察哈尔”,就这样,这个不常设、以前也未曾出现过的职位,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

钦差大将:拥有极高的自主权,非皇帝心腹不可为。

钦差大臣这种说法自古以来都是存在的,所谓“钦差”,便是皇帝“钦点”的大臣,专门负责某事,而这位“钦差大臣”所领命的职务等级,一般是该职务体系中的默认最高级,因为钦差本身还蕴含着“代天巡狩”的意义,也就是等于皇帝“亲自来临”。

而钦差大将,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康熙十四年,察哈尔部因为清朝廷对其的调动感到不满,因此发生了抗命、造反的行为,又因为察哈尔问题本身属于“满蒙”问题,所以康熙不可能派出一个汉人将领去处理,最适合的就是派出一个满族贵族,甚至是宗室去处理,于是康熙就选择了多铎的孙子,鄂扎去平定察哈尔。

虽然多尔衮和顺治的关系不好,导致多尔衮的侄子们与皇太极一脉都有点隔阂,可是鄂扎也是实打实努尔哈赤的曾孙,在宗室地位中,和康熙是平辈,也可能是鄂扎和康熙的关系没有那么坏,两者较好,所以康熙特别任命鄂扎为“抚远大将军”,带着大军前往察哈尔部。

鄂扎虽然不是亲王,在康熙朝也不是什么大官,但因为他是多铎之后,依靠着宗室身份被康熙赋予大权,带军征讨察哈尔,而抚远大将军给鄂扎带来的,乃是在这场出征中最高的权力。

比如“先斩后奏”权。

比如“自主任官”权。

这就是抚远大将军的最明显特点,明明不在武官体系之中,可是实际权力却比一品的武将还要大,而这种权力,乃是皇帝给予的,可以视为皇权的一部分让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迅速平定察哈尔,在征战过程中,减少因为信息传递所造成的时间损耗、战机延误。

所以为什么说抚远大将军非皇帝心腹不可为,正是因为权力太高了,如果是能够通过推荐来当上抚远大将军的话,那么该睡不着觉的就是皇帝了。

在鄂扎之后,康熙朝著名的大学士图海也担任过抚远大将军,受康熙命平定三藩之乱,而康熙一朝最著名的抚远大将军,正是康熙的第十四子,被视为康熙最有可能的继承人,胤禵。

因为抚远大将军非常设职位,加上胤禵乃是康熙的皇子,这两个因素让胤禵这位“抚远大将军”彻底拔高了抚远大将军的地位,区区一品,根本不足以描述抚远大将军。

康熙五十七年,京城中的“夺嫡”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准噶尔部入侵藏区,拉藏汗发出求援,康熙权衡一番后,决定让皇十四子挂帅前往藏区,于是任命胤禵为“抚远大将军”。

和以前不同的是,胤禵这位抚远大将军,被称为“大将军王”,在出征规格和优先级问题上,达到了一个极致。

出征规格:

比如胤禵打出的旗帜,乃是天子亲征的“正黄色旗纛”,以往的抚远大将军是没有这个规格的,也是这个原因让众人都认为康熙这其实是在变相宣布夺嫡的“获胜者”。

除了旗纛以外,还有送行的王公大臣,几乎涵盖了整个大清的顶级人员,场面极其隆重。

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大将军胤禵望阕叩首行礼,肃队而行。”

可见胤禵这位抚远大将军的特别。

一切资源优先级:

所谓优先级,便是指胤禵在对于战争所需要的资源和人事任命问题上,有着最先选择权和自主权,就算是所在地区的封疆大吏,都要优先听从胤禵的指令,而这件事情,康熙还特地说了几次:

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

康熙给胤禵撑场面,对青藏地区的贵族、封疆大吏晓以旨意,他点明了胤禵拥有“先斩后奏”的生杀大权,也还有最高军事任命权,最重要的是,胤禵的命令就等于是康熙的命令,这让胤禵比一般的亲王还要厉害,因此胤禵也被称为“大将军王”(胤禵没有被康熙封亲王)。

“大将军王”的这两大特点,让胤禵成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抚远大将军,而胤禵在大军开往西北之后,确实成为了当时该地区的权力最高者。

但是抚远大将军也有一个致命弊端,那就是“背靠”皇权,假如皇帝让他一飞冲天,那么他就一飞冲天,但假如皇帝让他跌落尘埃,那么他的高高在上也一样荡然无存,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驾崩,皇四子胤禛出人意料成为继任者,在康熙驾崩的第二天,胤禛就派人“架空”了胤禵。

当时胤禛安排了胤禵的心腹爱新觉罗·延信接替了胤禵的“抚远大将军”之位,而胤禵则是在赶回京城的路上。

大清第二位不可一世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

延信虽然是宗室,而且他在看出胤禵失势后,果断投靠新登基的雍正,但这些都改变不了延信乃是一个“傀儡”的事实,雍正让延信当几天抚远大将军,只是为了抽出空来处理内部事宜,在处理完之后,一样要取代掉延信,而这个取代者,就是雍正的“大舅子”,年羹尧。

康熙六十年,康熙命年羹尧为“川陕总督”,年羹尧成为大清当时仅有的几位封疆大吏,而且他还是汉人,也是因为年羹尧的存在,对胤禵这位高高在上的大将军王有一定的“制衡”,让胤禵在得知父亲驾崩、雍正即位后,没有第一时间敢带兵同室操戈。

在胤禵匆匆忙忙返京并且被雍正“安抚”下来之后,雍正就要继续应对西北地区的叛乱。

抚远大将军之职,非战时不设,同样也是非战平不撤,所以雍正让川陕总督年羹尧,前往西北领过“抚远大将军”之职,继续统筹对西北的叛乱事宜。

本来按常理来说,汉人身份的年羹尧不可能跟胤禵的权力相同,可问题是,本身就已经掌有“川、陕、云、甘”四省大权的年羹尧,此时再加上抚远大将军的身份,那地位不能说和胤禵一模一样,但起码也是不可一世了。

其实年羹尧的能力也是非常出色的,在平定青海的叛乱中,他和岳钟琪互相配合,迅速镇压了该地区的动乱,手段可见一斑,而且雍正也效仿康熙下旨,让西北西南等地的官员全都要受年羹尧“节制”,另一方面,雍正也不派出监察官员监视年羹尧,这让年羹尧渐渐“飘”了起来。

都说权力和财富让人变质,年羹尧即便是爬到了这个位置也依然难逃权财的诱惑,变得目中无人。

比如在称号问题上,年羹尧就踩了红线。

胤禵当年被人称为“大将军王”,那是因为胤禵本来就是康熙儿子,按常理来说也是“王爷”(身份和封爵两者不相同),所以才有了大将军王,可年羹尧接任后,竟然没有取消这个叫法,下属喊他大将军王,他欣然接受,此乃大忌讳,可年羹尧还是做了。

有些时候,语言总是能给人造成错觉,久而久之,年羹尧就觉得自己是王了。

其次,因为当年康熙给予胤禵的权力优先级是很高的,而雍正登基之后也没有对这些优先级有所更改,所以年羹尧本身的权力,和胤禵在的时候相差无几,比如人事调动、生杀大权、钱粮征收等等方面,这全都是年羹尧来自由定夺。

可以想象,年羹尧本来就是四省长官了,再加上如此大的军事自主权,他心里面就不会有能够和雍正“平起平坐”的错觉吗?

肯定是有的,所以年羹尧完全把西北西南当成自己的地盘了,在这块地盘上,年羹尧任由下面的人“卖官鬻爵”,也任由他们亏空粮食,最要命的是,这些地区的“税收”优先被年羹尧当作军费使用,而不是回到朝廷,这也就等于,年羹尧实现了该地区的自主税收。

这也就是在清朝,如果是在唐朝,这就是妥妥的藩镇割据了。

从客观角度来讲,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也远远超出了这个职位本该有的权力,可问题是,抚远大将军本身就是“非常设”职位,权力大小全由皇帝来定,所以本身也没有权力范围可言,这毫不夸张地说,就是雍正扶持出来的局面。

第一年的时候,西北还有叛乱牵制着年羹尧,但在平定之后,年羹尧就僭越了,比如他无视雍正对西北、西南的人事任免,一意孤行,而且也将雍正的“反贪”政策隔绝在门外,这导致雍正怒火中烧。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年羹尧也不知道是在挑战雍正的底线还是自己情商不够高,又或者是他觉得自己比妹妹“年氏”(雍正爱妃)更受雍正宠爱,他竟然自己写了一份名单安排人送回京城,这份名单就是年羹尧要求雍正进行的人事安排,这件事让雍正被朝堂嘲讽,他雍正皇帝选官,其实是“年选”。

随着年羹尧的越界之事,悖逆之事越来越多,雍正和年羹尧的关系迅速恶化,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也立即被雍正摘掉了,他将年羹尧一变再贬,然而都还不是尽头。

年羹尧的末路:权力的迷药,权力的毒药。

因为年羹尧曾经地位太高,所以雍正即便是贬了年羹尧都还是不放心,这就和雍正“软禁”十四阿哥胤禵是一个道理,虽然胤禵没有被康熙封王,可他曾经当过大将军王,雍正害怕他一呼百应的能力,因此软禁了胤禵。

既然胤禵都逃不掉,更何况年羹尧。

除此之外,年羹尧的个人行为、作风与雍正执政理念是完全相反的,年羹尧不仅不是雍正所要推崇的榜样,而且还是雍正所整治的大贪官中的典型,甚至可以说是领头羊,基于这个原因,雍正对年羹尧的处置,就不可能轻。

经过一番权衡和一系列调查,雍正决定让岳钟琪替代年羹尧管理西南西北,而年羹尧则是被捕入狱,只有这样,雍正才能最快速度扫荡年羹尧身任抚远大将军时所扶持的挡雨和埋下的隐患,最后,不可一世的年羹尧锒铛入狱。

本来年羹尧在狱中也不会被赐死,但是年羹尧唯一的依仗,他的妹妹年氏竟然在同年去世,在年氏去世的半个月之后,雍正下令赐死年羹尧,在狱中的年羹尧顿时惊得六神无主,恢复过来后求见雍正,可惜雍正根本不会见他,最后年羹尧无奈自尽。

所以抚远大将军的权力,本身是一种迷药,也是毒药,很少有人能够厘清自己和权力边界的关系,如果是一般常设的职位还好,有明确的职责范围和规则,但是抚远大将军这种非常设的职位,而且还是靠着皇恩来吃饭的职位,根本就让人把握不好尺度。

在年羹尧人生最后的反思中,也不知道是对自己的贪念自责,还是对雍正的“放纵”而有怨言,但不管怎么说,这毒药最终腐蚀了他,让他没有重头再来的机会了。

结语:

自清朝出过胤禵、年羹尧这两个地位最高的,但也没有好下场的抚远大将军后,抚远大将军在清朝就是个“禁区”,雍正九年,曾经担任过抚远大将军的图海之孙马尔塞也被雍正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征伐准噶尔部,但是却战场失利,回来之后,被雍正下令斩首。

马尔塞反而成为了抚远大将军中,地位最不高,而且结局最惨的人物,这也体现了“皇恩”这口饭压根就不好吃,与其被皇帝信任当一个抚远大将军,还不如当一个职责明确的官还好,最起码不用提心吊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什么,体系,大将军,察哈尔,皇帝,康熙,级别,武将,鄂扎,知识科普,年羹尧,胤禵,雍正,大将军,康熙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什么,体系,大将军,察哈尔,皇帝,康熙,级别,武将,鄂扎,知识科普,年羹尧,胤禵,雍正,大将军,康熙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什么,体系,大将军,察哈尔,皇帝,康熙,级别,武将,鄂扎,知识科普,年羹尧,胤禵,雍正,大将军,康熙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