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最无助的时刻,纵然他有至高无上的权力。1901年9月7日,李鸿章就面临着这样的情况。这天,重病中的李鸿章代表清廷与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值得一提的是,签字时李鸿章将自己的名字签成了“肃”字模样。之所以签成“肃”字,是因为清廷授予李鸿章的爵位为“一等肃毅侯”。
1900年的北京,当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时。无数皇亲国戚,达官贵族,要不跑了,要不都投降了。国难当头,慈禧太后再次想到了担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
于是,西逃同时,慈禧太后一纸诏令发到广东,“诏鸿章入朝,充议和全权大臣,兼督直隶。”此时的李鸿章已经77岁高龄,谁都知道京城虎狼成群,此去必然凶多吉少。
然而,李鸿章奉旨了,从遥远的广东乘船星夜兼程抵达天津,稍作停留后,直入北京。《清史稿》中记录了这一悲壮场景,“鸿章闻警兼程进,先以兵剿畿甸匪,孑身入京,左右前后皆敌军。”
我们已经无法了解,当李鸿章一行抵达北京,看到各地荷枪实弹的外国人,会不会想到自己将魂断北京城。前有《马关条约》签订的耻辱,后有《辛丑条约》,仿佛李鸿章就是为了签订议和条约而存在的。
谈判开始了,列强们狮子大开口。李鸿章要做的就是,一条一条地去辩驳,军事上的失利,让李鸿章的辩驳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李鸿章开始吐血了,也许是累的,也许是内心多年的苦闷在此刻集中爆发。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十九日,从谈判桌上下来的李鸿章再次大口吐血,抢救无效去世,终年78岁。临死前,病床前还站着列强代表逼他签字。李鸿章没有看到两宫回銮,也没有看到大清的中兴。
李鸿章死后,各位公使们纷纷前来吊唁,“闻其薨,咸集吊唁,曰:公所定约不敢渝。”条约渝不渝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再也没有人在谈判桌上,有李鸿章一样的分量了。
死讯传开,列强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当远在西安的慈禧太后获悉后,“闻报泣下”,认为“艰危之交,失此柱石重臣,曷胜怆恸!”
面子工程还是需要的,慈禧太后给予了李鸿章高规格的待遇,“锡祭葬,赠太傅,晋封一等侯,谥文忠。入祀贤良祠,赏银五千两治丧,立功省分建立专祠;政功战绩,宣付史馆,并命於京师特建专祠。汉臣祀京师,盖异数也。”
参考资料:《清史稿》、《李鸿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