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可能要说,清朝人才满地跑,中期到晚期,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不都是人才嘛?
差一点的,还有刘铭传,郭嵩焘这些人。
然而,你仔细看看,这些人,有满族亲贵吗?没有,一个都没有!
当年清朝入关之时,满清的人才之盛,真是个个栋梁,多尔衮,阿济格,索尼,鳌拜,代善,都是一流的武将,加上洪承畴,范文程等文臣,硬生生以东北一隅的基业,入主中原打下了花花江山。
然而,八旗就那么点人,要占领如此广大的中原地域,怎么分都不够。所以,八旗之外,清朝后来设立了绿营。八旗兵们,在入关之后不久,由于旗人待遇太好,生活腐化,导致战斗力就迅速衰落,其后清朝打仗主要靠绿营。
到了太平天国时期,绿营兵的战斗力也衰落了。此时,曾国藩顺势而起,依靠办团练,召集的湘勇,打赢了太平天国。湘军将领立功无数,拿下了全国一半的提督位子。
可是皇帝也不放心湘军一枝独秀啊,所以,又有意扶持了李鸿章编练的淮军,左宗棠编练的楚军。曾左李三人并称,就是因为这几位,都是文能锦绣文章,武能征战沙场的全能型人物。
左宗棠像
等到各地战乱平定,清政府对于这些湘军,淮军,又起了戒备之心。因为这些军队的组成,更多是依靠曾左李这些人的个人威望和人际关系来维持的。比如曾国藩的湘军,各个将领多是他的门生故旧。
所以,清廷就有心编练一支新的国防军,来改变依靠湘军淮军作战的尴尬局面。尤其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军队完败: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大败而回;在朝鲜,清朝陆军也败于日本陆军之手,将领叶志超逃回,左宝贵阵亡。
左宝贵像
浓重的危机感,笼罩在大清朝堂之上。面对着世界陆军的新装备,新战法,清廷觉得,依靠李中堂的淮军,已经无力应付得来了。于是,以罕见的速度和效率,清廷迅速决定,编练新军!
新军的编练,起始于胡燏棻(燏棻的读音是玉芬),当时他是一个道员,大致等于如今的地级市长。1894年11月,先在天津马厂,后来移到天津小站,聘请德国人员汉纳根开始按照西方陆军训练法,对清军人员加以训练。
胡燏棻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共训练成十营新兵。按照清朝兵制,一营兵力为500人,这十营兵力,总计也就在5000人左右。其中有步兵三千,炮兵一千,骑兵二百五,工兵五百,称之为“定武军”。
然而胡燏棻终究是个纯粹文人,没有曾左李那号本事和志向,所以,一年之后,胡燏棻就卸任了,练兵之职,由袁世凯接任。
袁世凯时年三十七岁,正是年富力强。这是个枭雄式的人物,有大才,也有野心。他以定武军的这不到五千人为基础,继续扩充,按照当时的德军,日军的陆军操典加以训练,先练成了7300人,定名为新建陆军,后称北洋新军。这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北洋军的肇始。
看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嘛?这个7300人的北洋新军,就是清朝末年打造的一支“种子部队”,清廷准备把来个复制,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在未来把全国陆军都打造成北洋模式,从而达到提高战斗力,保卫大清国防之目的。
只是,练兵这事儿,是需要人才去做的。练兵的过程,各级官佐们,也是要风餐露宿,摸爬滚打的。在这方面,满清贵族子弟们,就没有尝试的勇气了。
当时的旗人子弟,流行的是逛园子听曲,养鸟养蛐蛐儿,最不济,哪怕在四九城要饭打秋风,也坚决不去当大头兵!守着旗人的钱粮有吃有玩多好!
所以,清朝末年,二百多年前纵横无敌的八旗子弟,早已经从张牙舞爪的老虎,蜕化成了乖乖猫,旗人之家,从上到下,从爹到妈,从七大姑到八大姨,都不希望一个旗人子弟去当兵!
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北洋军的最高权力,也就落于袁世凯之手中。在李鸿章死去之后,袁世凯更是担任了北洋大臣这一要职,羽翼自此而成。
前面我已经说过,北洋军的发展模式就是以最初的7300人为基础,不断扩充,复制粘贴。那么,如果是最早进入这7300人队伍的人,哪怕最早是个小官儿,其职务也会慢慢晋升。
北洋军历史照片
数数袁世凯最早的这批手下,徐世昌,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在后来的岁月中,都成为民国的总理总统,权倾一时。
北洋军剧照
这些人里面有旗人子弟吗?一个也没有。所以清廷要有效控制北洋军,需要的是北洋军的首领袁世凯忠于大清。当清朝末年,宣统时代的时候,面临大变局,袁世凯选择拥护共和,宣统和隆裕太后也只能黯然宣布退位,大清就此亡国走入历史。
当然,袁世凯后来开历史倒车,自己又登基搞帝制,把自己纯粹搞成了一个笑话,这是后话。
假设,当初编练北洋军的时候,由旗人精英来做,选择旗人子弟能吃苦耐劳的入编,加以训练,则北洋军应该更忠于清廷吧。但是你们就看我上文所叙述的,这种情形,可能会发生吗?绝对不可能!
所以,后来北洋军自成势力,尾大不掉的情形,并不是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满清旗人生活腐化斗志丧失,导致无人可用,是清廷不能有效控制北洋军的很重要的原因。
这个,和明朝末年的情形何其相似!明朝末年的既得利益者,是地主官僚阶级,他们有着庞大的资产,却千方百计逃避税赋;而广大农民日益贫困,却要承担越来越多的税赋,到了无力承担的时候,那就只有抛开土地去造反了。
而这些税赋,是明朝用来养兵保卫国家的来源啊。明朝的大地主大官僚们,是只享受明朝的发展成果,不承担保卫明朝的义务。
放到清朝末年,这个推论一样适用。满清贵族,旗人们,只享受清朝的发展成果,不承担保卫清朝的义务。当这种情形出现,满清的亡国,也只是个时间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