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1979年,刘禄曾在美国参加餐聚会,美国男子:我是您曾经的战俘啊

1979年,刘禄曾在美国参加餐聚会,美国男子:我是您曾经的战俘啊

1979年夏,在朝鲜战争结束29年后,刘禄曾凭借她的丰功伟绩和出色的英语才能被任命为中国国际旅行社南京分社美大部经理。

我国派遣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副省长吴贻芳博士奔赴美国访问,并让刘禄曾随同前往。闲暇之余,两人便驱车前往了纽约曼哈顿区的白罗克博物馆参观。恰逢此时的博物馆正在举行一个月一次的工作餐聚会。

图|吴贻芳

馆长在人群中看到了黑眼睛,黄皮肤的刘禄曾和吴贻芳女士时,立刻热情邀请她们一同参加这个聚会。

馆长热情地问:“请问你们都是来自东方的女士吗?”

刘禄曾笑着对他说道:“是的,我们来自中国,是中国人。”

“那真是太好了,尊敬的女士们,很荣幸你们能来参加我们的聚会。”

用餐时,厨师特意做了一道扬州炒饭来表示对刘禄曾和吴贻芳的欢迎,此时的馆场其乐融融,相谈甚欢。突然一个高鼻梁,蓝眼睛的美国男子出现在了刘禄曾面前,一副激动不已的模样。

虽然刘禄曾有些疑惑,却还是对他淡淡笑道:“这位先生,请问你是有什么事吗?”这名男性在刘禄曾温柔的话中很快平复了下来,擦了擦眼角流下来的泪水,激动地说道:“我是您曾经的战俘啊!”

这次换刘禄曾吃惊了,她微微睁大了双眼,开始细细打量眼前的男人,虽然两人都不再年轻,但刘禄曾还是认出来他。刘禄曾张开嘴,有些颤抖地说道:“你是詹姆斯·伯特纳。”男人微笑着点了点头。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好奇这个男人和刘禄曾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刘禄曾。

图|刘禄曾

刘禄曾是有名的资产阶级小姐,1928年出生于上海富裕家庭,曾祖父是晚清名将刘秉璋,父亲刘汉生和叔父都是上海知名银行的主管,母亲也是大家族。

家境殷实的她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岁就考上了东吴大学,在法学院就读国际法专业。从此时的刘禄曾就可以窥见她的未来将是如此不同了,资产阶级的小姐却不在乎名誉,财富,同情底层劳动人民,心系大家。

新中国成立后,革命之花撒满全国,大家争相加入革命的队伍,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许多上海的青年才俊都满怀希望、毅然决然地加入了革命的队伍,刘禄曾也是如此。

1945年5月上海解放后,刘禄曾主动加入解放军文工团。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她是资产阶级,部队没有收下她。但是,这并没有打击到她,刘禄曾还是积极地加入中国革命的队伍。在中国革命漫长的道路上,她从没停下脚步。

图|宣传画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帝国主义发出了对我国的挑衅,多次不顾警告跨过三八线,朝着中国和朝鲜的边界线推进。我国出于人道主义以及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

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为了世界和平,打败非正义战争,反对侵略战争,中国同胞团结一心,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然而,此时问题也涌现出来,在战场上缴获的资料和俘虏,都需要会英文。因此,我国急需一批优秀的翻译人员,于是,志愿军总部来到上海招募翻译人员。

刘禄曾听到消息后,刻不容缓报名加入,就这样,英语能力出众的她终于如愿以偿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带着简简单单的行李跨过了鸭绿江,走向了抗美援朝的战场。

刘禄曾也不再是那个千娇万宠的名门小姐,而是慢慢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革命者。虽然此时的她,还不知道她的故事将是多么波澜壮阔。但是,只要心中有信念,又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呢?

图|志愿军

行军

初上战场的刘禄曾也不过只是一个22岁的小姑娘,这时候的她会被战争的残酷吓得手足无措。只有真正上了战场才知道战争有多么残酷,头上是敌军的轰炸机,身边是一具具血肉横飞的焦尸,生命在此时显得格外脆弱和壮烈。

行军和打仗是一体的,白天不断前行,晚上就睡在防空洞,夜夜被冻醒,行军之路的艰辛是道不出来的。刘禄曾以前没吃过这种苦,但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大家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从没抱怨,娇气过。

就这样,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她茁壮成长起来,从一朵娇艳欲滴的鲜花蜕变成了一棵坚韧的竹子,磨练出了坚强和坚韧的品格。

刘禄曾抵达朝鲜后被分配到了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敌工部,她的工作主要是阅读我国缴获美军的军事文件和宣传品,将其翻译成中文。尽管刘禄曾英文很好,但是面对大量的专业名词也是一头雾水。

但是刘禄曾积极勤奋,不懂不会的就去学,努力适应,绝不耽误工作。除此之外,她还要负责俘虏的审讯工作。

尤其,刘禄曾注意到战俘中有很多黑人,她还了解到美国有严重的种族歧视,知道他们只不过是战争的炮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交代。有的俘虏,痛哭流涕,十分后悔。

于是,刘禄曾对这份工作越来越熟悉,聪明的她,在后面,面对不同种族、性格的人,审讯手段也不同。

战俘詹姆斯·伯特纳

一天,志愿军报告,说有个战俘没有背粮,没起床,刘禄曾去查看。发现他生病了,找人为他看病,这个战俘就是前文提到的詹姆斯·伯特纳。

图|战俘

之后,他们还成为了朋友,因为伯特纳在战俘营,看到的与他所认知的不一样,三观发生巨大转变,不解,疑惑。

刘禄曾问他:“你为什么要攻打别的国家,这是不道德的!”

伯特纳无奈地苦笑说:“我因为偷车坐了牢,他们说只要参军就可以不用坐牢,所以我来了。”

在这里,伯特纳对刘禄曾很感激,在他国的战俘营感受到久违的温暖,在这里,甚至可以不论国籍,肤色,友好共处,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1952年10月,刘禄曾被调到24军工科,从事翻译。我军还急需一名会英语的士兵在前线当广播员,从心理上削弱他们的防线,但很危险。

上甘岭战役作为抗美援朝五大战役之一,管中窥豹,其中的凶险,刘禄还是班里唯一的女同志,主动要求去前线,瓦解敌军意志。

刘禄曾的任务主要宣传我军的宽待俘虏政策,削弱敌军意志,我军会在夜深人静时,播放美军思乡名曲,如《欢乐颂》《友谊地久天长》等曲目,引起他们的共鸣,瓦解意志。

刘禄曾在炮弹轰天的坑道里,毫不松懈,惧怕,用英文向美军喊:“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中国志愿军保证战俘的安全,我们都想回家!”“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反对侵略战争!”

深夜里,音乐响起,上甘岭变得异常寂静,枪炮声也停止了下来。我军知道战术奏效了,越来越多的美军消极,甚至厌恶战争,上甘岭战役,打打停停。

图|签订停战协议

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议,刘禄曾用她的喇叭向敌军播报,宣布这一切结束。

当然,这场战争,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说完的,大家不知道的是,那狭窄的坑道,没有阳光,没有水,空气污浊,氧气浓度低,这样便难以存活。无论是我军战士还是敌军,听到这一消息都欢呼起来。

他们终于不用担心生命安全,不用面对枪林弹雨或是极度恶劣的环境,光明正大跳出坑道,行走在阳光下了。

刘禄曾和志愿军跳上坑道后,看见了敌军也跳上了坑道,刘禄曾和志愿军相视一笑,一起用英文喊道“要和平,不要战争”。

这句英文,即使不会英文的志愿军也会。终于,所有人鼓起了热烈而经久的掌声,脸上扬起了微笑,只有他们知道这有多么来之不易。

相遇

1953年10月,刘禄曾结束了三年的战场生活,回到祖国的怀抱,调任到南京军区工作,后来,靠着她丰富的战场经验和出色的英语水平,被任命为中国国际旅行社南京分社美大部经理。

正如上文所说,刘禄曾和曾经的战俘詹姆斯·伯特纳在纽约曼哈顿区的白罗克博物馆相遇,这不仅是简单的相遇,还是中国和美国的相遇,中美建交之后的相遇!

图|刘禄曾(左一)

“长官,能在我们国家再次相遇,这实在是太令人惊喜了,真是不可思议!”伯特纳抓着刘禄曾的手激动地说道。

“是啊,我们终于等到了真正的解放,真正和平的那一天。”刘禄曾也不禁流露出动容的神情。

“长官,我想我明白您说的话了,一个国家的和平不是真正的和平,全世界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我不仅希望能在我的国家相遇,我还希望能在你的国家相聚。”

刘禄曾回道:“是的,伯特纳,虽然和平的道路如此艰难,但是只要我们心中充满信念,那么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阻拦我们的。当然,我们很欢迎你来我们的国家,也欢迎全世界的朋友来我们的国家做客。”

伯特纳开心道:“当然这是我的荣幸,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您曾经帮我给我的女朋友寄过一封信?”

“记得,怎么了,伯特纳?”

伯特纳对着刘禄曾感激地说道:“在那封信中我提到了您,在被捕之前,我对志愿军的态度非常敌对。事实上,在战俘营,我从没有被当成俘虏,而是朋友。给我这种启蒙教育的,是您。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长官。”

刘禄曾微笑着告诉他:“每个人只要做了他该做的,那么事情都会做得很好,所以,伯特纳,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和我应该做的事情。”

这就是革命者们努力的结果,因为这双握着的手跨越了时空,跨越了地区,代表了和平,代表了未来,因为这双紧握的手是如此来之不易。

图|女志愿军

思考

虽然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但我们永远要警醒,铭记历史,因为我们知道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更要以史为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正有着像刘禄曾这样的人前仆后继,才能有现在崭新的中国。我们中国体会过落后就要挨打,知道祖国的繁荣昌盛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国,美国,吴贻芳,工作餐,上海,刘禄,革命,男子,中国,战场,观点评论,志愿军,吴贻芳,刘禄,战俘,伯特纳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我国,美国,吴贻芳,工作餐,上海,刘禄,革命,男子,中国,战场,观点评论,志愿军,吴贻芳,刘禄,战俘,伯特纳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我国,美国,吴贻芳,工作餐,上海,刘禄,革命,男子,中国,战场,观点评论,志愿军,吴贻芳,刘禄,战俘,伯特纳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