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叩九拜”,这是古代臣子对于君王的一种基本礼仪。而在古代严苛的社会等级制度中,则要求臣子要无条件服从君王,忠心于君王。但纵观历朝历代,也并非所有的臣子都心甘情愿臣服,甚至还有不臣之心。
比如,在清朝有一种最高等级的官员,连皇帝都怕他,这是什么官职呢?
事实上,清朝以八旗制度入主中原后,皇帝其实也就是八旗中势力最大的那个旗主。只不过就其他旗主来说,对皇帝的影响,依旧十分有限,本质上只是等级、权限较大一点的官员。
至于真正能够威胁到皇帝的官员,整个清朝276年国祚期间,也仅仅只出了两位,他们便是著名的多尔衮以及爱新觉罗·载沣,而他们俩都有相同的官职,那便是摄政王。
首先,是摄政王多尔衮,早在皇太极在位期间,多尔衮就已经拥有极大的权势。如果不是皇太极本人拥有更多的支持者,以及自身的功绩足够耀眼,多尔衮完全能够威胁到他的统治。
等到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对清朝的威胁,自然更进一步。毕竟顺治皇帝登基以前,多尔衮可是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只是多尔衮想要从皇太极手中结果清朝的实际统治权,依旧面临这不小的阻隔。彼时,皇太极在没有指定继承人继位的情况下,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豪格都拥有继承权。
可济尔哈朗不属于努尔哈赤一脉,名义上站不住脚,代善又因为年事已高、无心争帝,皇位便在多尔衮与豪格这两个人之间展开。
面对皇位的诱惑,这两个人自然都不愿意放弃。可清朝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皇帝稳定大局,两人又没法在短时间内分出高下,于是由皇太极其他儿子继承皇位的想法,被济尔哈朗提出。
在代善也表示同意的情况下,多尔衮与豪格也只能无奈地选择接受,福临(顺治皇帝)这才有了成为九五至尊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276年十二位皇帝之中,从来没有嫡长子继承制的规矩。以康熙皇帝为例,长子表现不好,随时都可以废黜,这也是后来九子夺嫡的起因。
等到福临成功继承皇位后,代善退出争锋舞台,济尔哈朗、多尔衮、豪格这三个人,则继续为自己的势力谋划。然而济尔哈朗、豪格、多尔衮三人细水长流的争斗中,终究还是多尔衮笑到了最后。
至此,清朝的皇帝虽然是顺治,但多尔衮对清朝这个国家的掌控力,却远比顺治皇帝要强出不少。尤其是顺治皇帝年轻不能服众,这让多尔衮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间。
尽管顺治无时无刻都想要将多尔衮除掉,可一见到多尔衮本人,他还是不可避免地感到畏惧。
好在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最终没能等到新的一年,死于塞北狩猎途中。
他的离世,让顺治皇帝压力一轻,甚至在仅仅一个月后,原本还以国葬安葬多尔衮的顺治,就迫不及待地展开对多尔衮的报复。
一直到乾隆皇帝年间,才终于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的封号。而多尔衮事件,也让后来所有清朝皇帝都留了一个心眼,即摄政王这一职务,只能是虚职,绝对不能有任何实际权力。
可既然如此,为何清朝又会出现第二位大权在握的摄政王呢?主要原因还在于慈禧。
咸丰皇帝去世后,年幼的同治皇帝即位,但此时的同治皇帝根本没有管理一个国家的能力,于是慈禧以辛酉政变,诛杀顾命八大臣以后,“二宫垂帘,亲王干政”的局面出现。
同治皇帝去世后,慈禧又不得不面临新的选择,立幼帝还是择亲王为帝。
对国家而言,拥有一定能力的人来做皇帝,显然比年幼懵懂无知的小皇帝更好。可对慈禧个人来说,幼帝更好掌控,也更符合自身实际利益,于是光绪顺利为帝。
等到光绪去世,慈禧仍然不死心,又立溥仪为帝。只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慈禧显然已经活不长,于是溥仪父亲载沣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摄政王。
当然,相较于摄政王多尔衮来说,载沣这个摄政王面临的局面,显然就比较糟糕了。
尽管他算得上清朝最后三年的实际统治者,但整个国家内忧外患,朝廷又被慈禧弄得乌烟瘴气,他也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于是辛亥革命爆发之时,载沣也顺水推舟的辞掉摄政王职位,闭门闲居,从此再不管清朝究竟会如何发展,而他也成为了末代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