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帝王心术与君臣博弈:阿桂、和珅的权力之争

帝王心术与君臣博弈:阿桂、和珅的权力之争

古人云,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君为臣纲,其中第三点是最难实现的,因为前两者都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家人,君臣之间不但没有血缘关系的维持,还有严格的等级约束,所以双方在朝中共事的时候总是存在一定的隔阂和阻碍。

自从进入封建社会,君臣之间,臣与臣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微妙,皇帝为了平衡君臣之间的关系,经常会选择多个大臣同时执掌大权来稳定朝政,这些大臣经常会因为不满手中权力和意见发生分歧而明争暗斗。

这种权力的争夺在每个朝代都会出现,在位的皇帝越是懂得制衡权力,臣子之间的权力斗争就会越发明显。

文官与文官之间,甚至文官与武官之间,都会产生权力争夺,当然最终胜利属于实力强大的一方,比如清朝时期阿桂与和珅的权力之争。

和珅虽然出身于满洲八旗子弟,算得上是贵族,但是年幼之时并不是很幸运,三岁之时母亲去世,九岁的时候,担任福建都统的父亲也撒手人寰,原本美满的家庭失去了支柱,好在和珅兄弟二人在家丁和父亲小妾的养育之下长大。

和珅从很小的时候就有像父亲一样入朝当官的想法,在在其懂事之后就努力学习,当时的清廷正处于满汉等多个少数民族杂糅交替的时期,所以和珅决定专攻民族语言方面,幸运的是他很有天赋。

最终他在乾隆年间入朝担任了轻车都尉一职,由于表现出色,后来官位得到了提升,由此,和珅逐渐走到了皇上身边,1773年的时候,和珅被乾隆任命为仪仗队侍从,主要负责皇帝的诏令宣读等内容。

然而和珅平步青云的官场生活并没有就此结束,很快乾隆就将其提升为乾清门侍卫。乾隆见识到了和珅在语言方面的才华,被留在了自己身边当起了御前侍卫,加任满洲正蓝旗的副都统,此时的和珅已经是权力与地位兼得。

同为满洲旗人贵族的阿桂和和珅的出身类似,虽然同为达官显贵之家且都具有超高的才华,但是阿桂的童年并没有和珅那般不幸,早在雍正十年的时候,阿桂就进入朝廷专办的官学接受教育,凭借其高超的才华通过考试。

乾隆三年的时候,阿桂在父亲的安排之下进入兵部当主事,乾隆八年的时候官位进一步提升,相比于和珅在语言方面的超高天赋,阿桂地位的确立和稳固是其卓越的战斗能力。

乾隆接手父辈的江山之后,决心要建功立业,在成就上超过他们,所以决定挥师向北,兵分两路向少数民族开疆拓土,阿桂也在此时随军出征,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担任两个站点之间的传令官,之后又兼任了军需供给搬运的人物。

虽说处于大军后方,但是阿桂没有抱怨,由于其谨慎的表现,很快被乾隆任命为副将军,获得军权的阿桂有了大展宏图的机会,在他的指导之下,战争很快以大清一方的完全胜利而告终,阿桂率众人班师回朝。

和珅在身居高位之后,便开始了自己贪污弄权敛财之路。起因是一位下层官员为了升官,给和珅用笔帖的方式隐晦送礼,希望其行个方便。后续还有官员想要贿赂和珅,但是都被其拒绝了,此后几人竟去皇帝面前诽谤和珅。

乾隆在经过一系列查证之后知道此事乃是诬告,最终将几人全部抄家问斩,并且具体执行都下令让和珅来负责监视。

也就是这个时候,和珅见到了这两位贪污之臣的万贯家财,震惊之余也是动了贪污的心思,便利用职务之将这些人的大量家产私吞。这次事件之后,和珅为了避免事情被发现,在朝中对皇帝百般遵从示好。

这种身居高位还讨好皇帝的做法自然是引起了朝中其余官员的不满,开始共同针对和珅,和珅见状,自然是不愿意处于被动的局面,便在朝中结党营私,组建势力。

而和珅使用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共同贪污将朝中官员和自己绑在一条船上,当然,和珅不可能将朝中所有文官都拉到自己的阵营之中,对于那些反对的声音,和珅会采取极端的手段进行暗杀和加害。

比如利用文字狱这种思想手段陷害处死他人,甚至开始破坏科举制度,将刚高中的秀才通过高价的贿赂拉拢到自己身边,导致后续进入朝廷的官员都成为了和珅的人。

相比于和珅在朝中弄权,阿桂自然是要建立自己势力来与之持平,否则不但自身难保,甚至整个朝廷都会被其掌控,与和珅的方法不同,阿桂的势力建设主要是通过战功来结交朝中的文武官员。

阿桂的父亲阿克敦早年在朝中当官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人脉,所以阿桂决定利用其父亲的社交网络为自己所用,而后通过父亲的关系结识了一系列的官场同僚,并且大都为武官。

阿桂还利用自己的故交来扩大自己的势力,比如战场之上相识的故人。毕竟是当年一起生死与共之人,他们不仅果断选择站在阿桂的一方,还会号召自己的家属挚友等一起支持阿桂,所以阿桂的集团力量不比和珅弱。

另外,阿桂还会洞察先机,对于那些拒绝和珅拉拢和即将拒绝和珅拉拢的官员,他都会第一时间注意到,趁机将其拉近自己势力,比如就曾有一位拒绝和珅联姻的官员,在阿桂说以利害之后果断加入。这两大集团逐渐崛起。

同为当时朝中的权力掌控者,在自己地位受到威胁的时候,首要做法自然是争夺,这两大权力集团互不相让,产生摩擦是早晚的事情,在很早的时候,和珅就已经开始针对阿桂了。

当初阿桂因为表现出色被皇帝派遣去看守国库,此乃是国家银两的存放地,阿桂自然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但是这种高调任职引起了和珅的不满,他故意制造了一场官银失窃大案来陷害阿桂,此后阿桂果然被皇帝革职。

当时的阿桂势力未成熟,只能选择隐忍寻找机会。之后他在战场之上屡立战功,展放异彩。但和珅不愿看到他又一次找到机会崛起,就下令自己的党羽入朝对其进行谗言陷害,好在被乾隆识破,保住了阿桂一命。

阿桂的势力逐渐壮大以后,和珅发觉不能再从他本人下手了,决定通过对其子阿迪斯的打压将其拉下台,于是向乾隆进言说阿桂之子阿迪斯贪赃枉法,还拿出了大量白银作为证据。

乾隆知道以后大怒,下令将阿迪斯押解进京,对阿桂官降两级,这件事情还未平息,和珅就再次令其党羽陷害阿迪斯的义子,说其科举作弊,并且威胁当时的相关人员写下罪状,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阿桂尚且在外征战,因此最终功过相抵不予追究。

相比于和珅的大动干戈,阿桂方面则表现得临危不乱,对于和珅的处处针对,阿桂一方面通过多次战争中的立功来获得皇上肯定,另一方面不断利用职位之便提高自己阵营官员的地位。

另外,从皇帝这一方面来看,并不是对朝中两位大臣的权力争夺视而不见,而是有自己的一套处理方法,对皇帝来说,朝中两个旗鼓相当的政治集团,权力争夺那么多年,已经是水火不容,对于任何一方的处理都有可能造成失衡。

对于这种情况,乾隆只能选择在尽量平衡双方的同时静观其变,这一点从皇帝对一些案子的处理之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对于和珅早年处理的贪污事件,乾隆直接下令抄家,而对于其举报阿桂之子贪污,只是单纯的降职不降权。

另外,对于阿桂的连坐之罪,乾隆也没有追究,而是找了个借口对其平衡处理。由此可见,定是乾隆认为和珅的爪牙势力过大,需要平衡一下两者,因此乾隆对两人多年的明争暗斗并非是熟视无睹,而是发挥帝王的权衡之术在稳定朝政。

因此,在乾隆皇帝的眼中,定不会允许其中一方势力独大。两方势均力敌,在朝中相互制约,才是乾隆皇帝最想要的结果。权力制约得好,便能稳定朝纲,皇权集中;权力制约得不好,便会动摇皇权统治。

不得不说,乾隆皇帝才是权力制约的一把好手。他不偏向于任何一方,也许在他柔和的表面下,才是帝王的谋算与心机吧,如此便能让朝堂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和稳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乾隆,君臣,父亲,和珅,博弈,权力,心术,皇帝,朝中,时候,观点评论,阿桂,阿迪斯,乾隆,和珅,权力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乾隆,君臣,父亲,和珅,博弈,权力,心术,皇帝,朝中,时候,观点评论,阿桂,阿迪斯,乾隆,和珅,权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乾隆,君臣,父亲,和珅,博弈,权力,心术,皇帝,朝中,时候,观点评论,阿桂,阿迪斯,乾隆,和珅,权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