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73岁的契尔年科为何还能登顶苏联?执政仅13个月,注定只是过渡

73岁的契尔年科为何还能登顶苏联?执政仅13个月,注定只是过渡

文|飞鱼说史

1984年2月13日,安德罗波夫逝世后,契尔年科接任苏联总书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就任总书记后已经体弱多病,之后健康更加恶化,无法正常履行职务,任总书记13个月后即去世,由戈尔巴乔夫接任总书记职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全人类来说,是场灾难。

无论战胜方和战败方,都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如果非要找出赢家的话,当属美国和苏联,因为二战后,世界局势确立了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

我们抛开美国不论,单论苏联。

苏联作为二战后的超级强国,曾一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极有发言权,尤其是在华约组织内,几乎是说一不二的存在,但是其兴也快,其亡也速。

从1922年成立,到1991年解体,仅仅只存在了69个年头,当苏联宣布解体的那刻,就连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内的西方国家领导人都对此事感到意外。

但,苏联解体是必然的。

既然说到了苏联解体,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就是无法被绕去的存在,因为苏联的最终结局和苏联最高领导人错误的执政方略是脱不开关系的。

苏联从成立到解体,一共历经了7位最高领导人,他们分别是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和戈尔巴乔夫。

这7位最高领导人中,最没存在感的要数契尔年科。

契尔年科素有勃列日涅夫的“总管家”之称,那么为何勃列日涅夫死后,他没能承继其位,反而被安德罗波夫捷足先登了呢?

而安德罗波夫死后,为何73岁的契尔年科还能登顶苏联?其实他执政仅13个月,注定只是一位过渡者。

被勃列日涅夫赏识的契尔年科。

1911年9月24日,契尔年科生于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一个普通的俄罗斯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契尔年科在年少时就做过雇工,但好在契尔年科比较刻苦好学。

更幸运的是契尔年科成长在苏联急剧扩充军备的时代,这让契尔年科有了进入部队的机会,进入部队之后,契尔年科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飞黄腾达。

1945年,年仅33岁的契尔年科,已经担任了奔萨州一把手,1948出任摩尔达维亚宣传鼓动部部长,成为了执掌一方的政治新星也就是在这时,契尔年科受到了勃列日涅夫的赏识,被调入莫斯科工作。

随着勃列日涅夫的问鼎苏联最高领导人,被其赏识的契尔年科自然步步高升,成为了勃列日涅夫执政时的主要参谋人员,被称为勃列日涅夫的“总管家”,所以在当时许多苏联人早已认为他是勃列日涅夫的接班人,或者说勃列日涅夫正是把他当为接班人培养的。

安德罗波夫的捷足先登。

勃列日涅夫执政苏联的第18个年头,由于不堪重负,最终死在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宝座上,按理来说,契尔年科应该顺理成章地成为苏联的掌舵人,但半路偏偏杀出了个安德罗波夫。

安德罗波夫,是苏联的第五位最高领导人,在勃列日涅夫死后,得到了苏联多数派系的支持,从而一举捷足先登,抢了契尔年科的“宝座”,但是安德罗波夫继任时已经快70岁了,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堪重负,随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

可以说,大部分时候安德罗波夫都是在一个乡间别墅处理政务,甚至根本起不了床,不过尽管如此,安德罗波夫在位期间,对苏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让苏联一度呈现出了焕然一新的面貌。

但仅仅执掌两年后,安德罗波夫就去世了,苏联焕然一新的面貌,迅速恢复回了原样,而安德罗波夫去世之后,契尔年科如愿登顶苏联。

执政仅13个月的契尔年科。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属于契尔年科的最高领导人之位历经两年又回到了他手里,契尔年科该高兴吗,其实未必,因为此时的契尔年科已经73岁了,他也成了十月革命以后就任苏联最高领导职务年事最高的人。

那么如此高龄的契尔年科为何还能问鼎苏联呢,他年龄太大、健康状况不好、威望又不高,综合这三个方面,我们就可以得知,契尔年科的就职其实注定了只是过渡。

契尔年科执政苏联仅仅只有13个月,就追随着安德罗波夫去了,由于执政的时间太短,个人又没有突出的成就,这也导致了契尔年科在苏联历史中的存在感极低。

契尔年科执政的13个月里,他没有能力改善苏联面临的国内外的困境,不过却保持了苏联政局的相对稳定,基本上延续了安德罗波夫时期的对内对外政策,这或许是其最可圈可点的“成绩”。

飞鱼说:

苏联的7位最高领导人中列宁缔造了苏联,斯大林带领苏联打赢了二战,赫鲁晓夫积极改革,与西方国家缓和关系,勃列日涅夫使苏联成为了军事强国,安德罗波夫大刀阔斧的改革,戈尔巴乔夫又和苏联解体密不可分,所以他们的事迹被人们所熟知。

但唯独契尔年科,好似关于苏联所有的好事和坏事,都和他没关系,存在感极低,不过想想也是,执政13个月,凳子还没暖热呢,就死翘翘了,又怎能奢望他有惊天动地的建树呢?

契尔年科死后,苏联进入了戈尔巴乔夫时代,但历史证明了戈尔巴乔夫不是救世主,而是刽子手,戈尔巴乔夫的匆匆继位,已经说明了此时的苏联内已经没有真正能掌控这艘大船的掌舵人了。

那么能把苏联解体的因素全部归结到戈尔巴乔夫的头上吗,其实也不能,因为苏联的解体,非一人之因,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资料:《苏联兴亡史》、《契尔年科言论选集》、《苏联通史》等。

(本文系飞鱼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美国,安德罗波夫,二战,成为了,苏联,年科,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观点评论,安德罗波夫,苏联,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契尔年科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美国,安德罗波夫,二战,成为了,苏联,年科,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观点评论,安德罗波夫,苏联,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契尔年科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美国,安德罗波夫,二战,成为了,苏联,年科,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观点评论,安德罗波夫,苏联,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契尔年科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