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劫掠并烧毁了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满目疮痍的圆明园遗址,成了清朝皇族心头永久的伤疤。
时过境迁,清朝一直就有重修圆明园的想法。
1864年,当曾国藩率领湘军攻克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后,内务府为了讨好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提出了重修圆明园的动议。慈禧太后动了心。因为圆明园对慈禧太后来说,意味着一段美好的回忆。当年,她就是在圆明园“天地一家春”里,受到咸丰皇帝的宠幸。
同治皇帝亲政后,也有重修圆明园的想法。在他看来,重修圆明园后,慈禧太后将搬到圆明园去居住,能够减少对政事的干预,自己才算真正地亲政。
可是,恭亲王奕訢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在他看来,重修圆明园需要花费大量的经费。真有这笔经费的话,不如投入到洋务运动,用以富国强兵。只要国家富裕了,军队强大了,何愁没有重修圆明园的机会?
1874年7月,恭亲王率领等10名朝廷重臣,当面劝谏同治皇帝不要重修圆明园。同治皇帝哪里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不禁恼羞成怒,厉声斥责恭亲王:“此位让尔,何如?”
同治皇帝这番话有些言重了,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斥责。当然,恭亲王也并不放在心上。过一段时间,他再次劝谏同治皇帝,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势头。同治皇帝拗不过他,只好放弃了重修圆明园的念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1886年。当时,光绪皇帝已经年满17岁,到了完成大婚、进行亲政典礼的年龄。为了让慈禧太后颐养天年,朝廷启动了颐和园的营建工程。颐和园原来叫做清漪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损毁。改名为“颐和园”,也有“颐养太和”的意思。
与1874年恭亲王率领王公大臣抵制圆明园重修工程不同,这次,朝廷内外的反对声音已经降到最低的程度,而阿谀逢迎的人却大为上升。这意味着,慈禧太后的权力已经远超以前。谁也不敢轻易与她作对。
恭亲王哪里去了呢?这时候,恭亲王已经被罢免了所有职务,赋闲在家。顶替恭亲王掌握大权的是醇亲王奕譞。醇亲王是光绪皇帝的生父,处事谨小慎微,对上唯唯诺诺,毫无恭亲王那种杀伐决断的办事风格。他根本就不敢反对营建颐和园,为了讨好慈禧太后,他还积极支持,不遗余力地拨款,保障颐和园营建工程的经费需求。
然而,由于财政吃紧,颐和园营建工程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怎么办呢?醇亲王只好找到直隶总督李鸿章想办法。李鸿章从海军衙门里挪用宝贵的北洋水师经费,填补到颐和园营建工程里,从1888年到1894年,7年时间共挪用了310万两银子。
不仅如此,李鸿章还动员各地督抚筹措款项,支持颐和园营建工程。各地督抚积极响应,争先恐后筹款,总数达到260万两银子。
湖广总督张之洞最初不愿筹款。李鸿章写信告诉他:“此为功力,岂可测量?”张之洞明白这句话的意味,立即踊跃筹款100万两银子。
1889年,颐和园营建工程初步完工后,慈禧太后搬出了紫禁城,来到颐和园居住。不过,慈禧太后仍然要求光绪皇帝每日到颐和园向她请安,汇报朝廷里发生的大事,征求她的意见后才能施行,“禀白而后行”。
1898年,光绪皇帝发起“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忧心忡忡。当她察觉“戊戌变法”即将危及到自己的地位时,果断从颐和园回到紫禁城,重新掌握了大权。
【参考资料:《清史稿》《颐和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