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被后人尊称了圣人,因为此人在修身方面十分严格,每天必须要三省吾身,相信大家读过历史的都知道这只有在春秋时期才会出现,而到了清朝末年,已经是礼崩乐坏,虽然名义上拜孔子为至圣先师,但是哪还有真正把这一套当回事的,但是曾国藩却坚持了一辈子,说他是圣人也不为过。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曾国藩的前半生仕途走的是比较顺利的,曾国藩的家庭并没有什么大背景,甚至和当时的普通老百姓一样,都是耕种之家,只不过他的父亲是一位村里的老师,于是少年时期的曾国藩就接受了一般农村孩子接触不到的私塾教育,这对他后来办洋务,修身正己有着十分大的影响。
曾国藩小时候不是很聪明,只不过比别的孩子都勤奋一些,学习十分刻苦,所以八岁就能够诵读八股经文,而14岁就可以学习周礼和史记等书籍了,到了道光十二年,曾国藩考中了当地的秀才,但是后来再去参加考试却屡试不中,直到28岁的时候,才勉强考中了同进士,于是从此开始走上了仕途之路。
或许连曾国藩自己都不会想到自己今后的仕途之路会变得如此顺利,在殿试的时候由于衣着朴素,对答如流获得了道光皇帝的赞许和认可,因此曾国藩被调入了翰林院担任庶吉士,这对于一个同进士来说简直是幸运的不得了了,因为当时很多进士大多数的命运都是从基层一步步做起,要说调入翰林院除非是特别优秀的人才,而当时曾国藩的笔试成绩并不是太高,所以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天大的荣耀了。
后来曾国藩又受到了道光年间最大的奸臣穆彰阿的赏识,那么一介书生为什么会得到当时朝中最有权势的大臣的赏识呢?这主要是因为曾国藩比较会做人,为人看起来又比较老实,过了笔试之后,曾国藩立刻就去拜见自己的主考官穆彰阿,大半夜的给穆彰阿磕头去,因为当时清朝官场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谁做主考官,谁就能笼络一大批士子之心。
因为考中的士子们必须把主考官当成自己终身的老师,而穆彰阿当时在朝中有着不小的势力,当时被称为穆党,而穆彰阿之所以看重曾国藩也主要是因为曾国藩是他今后可以利用的人才,曾国藩在北京的时候也十分注重自己的名声,就连他自己都说自己在京时刻,颇有清望,年纪轻轻就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日后必是国之栋梁。
由于广结名流,关系比较硬,所以穆彰阿对这个贫寒士子也是另眼相看,后来在穆彰阿的提拔下,曾国藩在十年之内,连升十级,成为了当时的显赫人物,而曾国藩也十分感激这位恩师,后来穆彰阿死后,曾国藩还找到了他的儿子,对他十分善待,也算是报答穆彰阿当年的知遇之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