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意义何在?是追求亿万财产成为众人眼中羡慕的对象,是金榜题名走上仕途经济成为官场中人的道路,亦或是平平淡淡过完一生的“碌碌无为”。没有谁能够确切地定义人生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是问心无愧,即便是最平凡的岗位也能过出精彩纷呈的人生。
就如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任,曾经正儿八经的皇室宗亲,哥哥是皇帝,大伯是光绪,按理说他应该有一个平常人难以企及的出生地位,自然也会有一番作为。但他却甘愿做一名教书匠,选择了另外一种人生,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真正的人生意义呢?
高寿离世
北京有一所特殊的公立学校,那就是竞业小学。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它的发起人是曾经清朝皇室后裔溥仪的弟弟溥任,在溥任的影响下,甚至在这个校长的带领下,爱新觉罗好一部分子孙都加入学校大军,成为竞业小学的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溥任主动将竞业小学和曾经想要守护一生的醇亲王府一并交给了国家。相较于他对这些身外之物的毫不在意,对于自己的追求他从未放弃,仍旧继续做老师这份职业,直到1988年退休。
退休后的溥任也没有闲下来,他在整理自己生活物件同时,就陆陆续续地将这些东西都捐赠给了国家。其中不乏包括乾隆御题澄泥砚、清宫皇帝画像,还有哥哥溥仪的书法等稀有物品。淡泊名利,也不追求物质,这便是溥任对身外之物的态度与看法。
溥任虽说是皇室宗亲,但他却丝毫没有沾染到半点恶习,相反他勤俭节约,待人温和有礼,极富耐心与责任感,一直以来都是周围人尊敬对象。
这位皇室血脉住过漏雨的房屋,也骑过单车出门,衣服也都是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旧衣服,最体面的一身也是年轻时候买的一身西服,而他也有且只有这一身体面的衣服。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身份“尊贵”的人生活如此平淡无奇,但说不定这就是他究其一生都要追求的人生意义呢?
2015年溥任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他的葬礼简单又浓重,四面八方的人都以学生身份前来祭奠他,而溥任也真的是桃李满天下,成为了教育界的榜样。
“高贵”的出生
1918年溥任出生于北京,作为溥仪同父异母的弟弟,溥任的身份在当时还是很“高贵”的,但此时的中国已经是中华民国时代,溥任那最后一点“尊贵”的血统也毫无意义了,相反他的父亲还从小教育他要低调做人,毕竟这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八旗子弟横行霸道的时代了。
即便如此年少的溥任还是过过一段“人上人”的日子,他住过最大的房子是紫禁城,也吃过御膳房做出的美味佳肴,也有过宫女太监服侍饮食起居。
但这一切都如昙花一现,没多久溥任他们就被赶出了紫禁城,过上了流离失所的日子。不过此时好在一家人还是齐齐整整的,溥任还有父亲宰沣与兄长溥仪,但在历史巨轮推动下,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
溥仪的追求显然和宰沣溥任他们背道而驰,他无法接受大清江山在他手里断代,于是选择与虎谋皮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成立了伪满洲国。宰沣虽无大作为,但他却不愿意成为日本人的傀儡,如此便带着溥任与溥仪分道扬镳,两兄弟的人生道路彻底分开。
“泯然众人矣”
离开溥仪后,溥任与父亲回到北京,回到曾经居住过的醇亲王府邸,秋风萧瑟,诺大的府邸空空荡荡看起来更加阴森,真乃是人去楼空。
但无论这里如何萧瑟,仍旧是溥任的家啊,他们一行人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相对平稳和谐的时光,直到有消息传来醇亲王府要被国民政府征用。
这个消息对溥任一家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对于国民政府来说这仅仅是一座适合办公的房屋,但对溥任来说这里更是他的家。因此他拼尽全力都想要保住醇亲王府,于是他四处打听,还真让他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将醇亲王府改成一所学校。
也许命运就在此时向溥任招手,他很快就在亲王府旁边建造了一所学校,也就是后来的竞业小学。学校建成了,肯定需要学生读书,否则也是一所空架子,国民政府也必定会再次征用亲王府的。
只不过那个朝不保夕的年代里,又有几户人家有钱且愿意花钱送孩子读书呢?不得已下,溥任便四处招收因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幂幂之中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
学校步入正轨之后,溥任也逐渐找到了其人生的真谛,看着稚子学习那种纯真模样,他真心喜欢上了教书育人这份职业。虽然他是竞业学校的校长,但也是孩子们的授业老师,孩子们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个一心为学校付出的教书匠。
很难想象溥任曾经也有那般锦衣玉食的生活,毕竟他在当教书匠的日子里,平凡又普通,俨然是“泯然众人矣”了。
小结:
从人人羡慕的皇族出生,到最后人世间普普通通的一名教书先生,溥任的一生虽然谈不上跌宕起伏,但也是够“世事无常”了。不过谁又能说他的选择是错误呢?毕竟有他哥哥溥仪前车之鉴,溥任的结局还算得上是相对较好的了。
不过不得不说,溥任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他视钱财为身外之物,看中历史的传承,毫不吝啬地将原先属于自己的财产无偿捐赠给国家,这点深明大义着实令人敬佩。
高风亮节,注重历史人文,或许这便是溥任虽然最终“沦为”一界教书匠,但仍旧能够赢得别人尊重的原因吧!
遵从内心,不在乎外界的看法,这便是溥任用95年人生践行出来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