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飞鱼说史
彼得堡自然应该先占领,而且要毁灭它,占领和毁灭这个城市,不仅可以取得巨大的战略利益,让德国严严钉死彼得大帝打开的“欧洲之窗”,把波罗的海变成德国的内海,而且通过占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摇篮,还能瓦解敌人的反抗意志,摧毁他们的士气。——希特勒
列宁格勒原名彼得格勒(即今圣彼得堡),又被称为彼得堡,被誉为俄国的“欧洲之窗”,是彼得大帝在1703年修建,可以说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即便在现在依然是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
而让它闻名于世界的,并不是它风光无限的历史,而是一场扭转第二次世界大战局势的战役——列宁格勒战役。
说到二战,就不得不提希特勒,因为他的狂妄挑起了这场劫难,他想主宰欧洲大陆上的秩序,更想用他的“极端思想”统治全球,最为疯狂的是他还为此付出了行动,迅速扩充德军的军队,战争就在一念之间爆发了。
二战之初,希特勒无疑是成功的,德军无坚不摧的坦克和重武器,配合希特勒的“闪电战”策略,让德军几乎横扫西欧,甚至占领了法国,还把英国打回了大不列颠岛。
紧接着希特勒调转枪口,放弃退守岛屿的英国,兵分三路进攻苏联,夺取列宁格勒则是希特勒最初的首要目标。
那么希特勒为何不惜代价进攻彼得堡?战略意义是一方面,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彻底击败苏联,而希特勒围困列宁格勒长达900天,结果还是失败了,他在这场战役中究竟忽略了什么?
且听飞鱼细细道来。
列宁格勒的战略意义。
如果打开现在的世界地图,我们会清晰地看出列宁格勒(圣彼得堡)所处的位置,它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是俄国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
而在二战时期,这地亦是苏联的重要城市,被誉为苏联的第二首都,当苏联和德国签订《苏德互补侵犯条约》之后,这两国就瓜分了波兰,这也就意味着德国的势力范围已经和苏联相互接壤。
而希特勒扫平了西欧之后,对于苏联自然垂涎三尺,而以列宁格勒为抢占的首要目标,就是看准了此地的重要战略意义。
如果希特勒拿下了这座城市,那么他将取得整个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并且达到和芬兰军队会合的目的,从而贯通波罗的海的南北,除此之外,瑞典的铁矿沙才能畅通无阻地供应德国,从而为摧毁苏联提供重武器的供应。
列宁格勒战役中苏德双方的投入兵力。
希特勒对于列宁格勒的志在必得,使得他对这次战役的投入也很下本,出动了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以及两个芬兰集团军。
北方集团军群中包括德国第16集团军,第18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群,共计29个师,6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而芬兰集团军中又有15个步兵师,此外还投入作战飞机1300余架。
那么面对德军的强大军团,苏联防御的有多少呢?苏联北方面军中有8个师,西北方面军有31个师,如果单看士兵人数,德国已经多于了苏联。
综合来看,德国占据的优势更加明显,具体优势为步兵多1.4倍,火炮多3倍,迫击炮多4.8倍,坦克多0.2倍,飞机多8.8倍,由此亦可见希特勒要攻占列宁格勒的决心之大。
列宁格勒被围困长达900天。
苏德双方如此巨大的兵力投入,注定了这场战役的惨烈,这场战役之后,德国士兵的伤亡人数在50万左右,而苏联伤亡的士兵却有320万,另外列宁格勒还丧生了100多万市民。
如果单从伤亡结果上看,德军无疑是成功的,但伤亡人数却不能决定战争胜负,苏联土地辽阔,人口众多,这也就意味着苏联后备力量雄厚,结果亦证明了这点,因为苏联实现了绝地大反击。
德军以强大的兵力,愣是没有攻下这座城市,希特勒三番五次催促德军将领不惜一切代价攻占列宁格勒,但最终还是未能攻破,于是希特勒转进攻为围困,这一围就长达900天。
说到这,不少人会有疑问,围困那么久,苏军吃什么,可以说是把列宁格勒能吃的都吃了,时不时都会有人饿死,后来列宁格勒里的人拉多加湖冰面上开辟了一道冰上公路,运进粮食,运出伤员,而这条“生命之路”的开辟,严寒的天气帮了大忙。
飞鱼说:
希特勒围困列宁格勒长达900天,结果还是失败了,他究竟忽略了什么呢?是人心,因为飞机大炮能摧毁坚城,却无法击溃民心。
列宁格勒里的人们正是靠着这种宁可死不投降的精神,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德军,这也是希特勒想不通的地方,为何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和死亡,列宁格勒人就不投降呢,但是列宁格勒人知道答案,因为投降之后面临的是德军的屠戮,既然都是死,还不如死在战场上光荣些。
不过话又说回来,苏联在这场战役中,虽然被动挨打,但它是无辜受害者吗,当然不是,因为苏联和德国一开始是狼狈为奸的,从它们瓜分了波兰,就可见一斑。
德国即使不进攻苏联,苏联亦会进攻德国,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只不过德国下手比苏联快了一步而已。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资料:《列宁格勒保卫战》、《苏联兴亡史》、《希特勒传》等。
(本文系飞鱼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