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末至明清时代,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曾广泛流行着一种名为“棉甲”的铠甲,在清代时,棉甲甚至一度成为了八旗军的制式铠甲,和八旗兵形象牢牢绑定,这就让人们很好奇了,为什么棉这种听起来就柔软松软的材料会和坚固的铠甲扯上关系?铠甲不应该都是金属材料制作的吗?棉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铠甲?防御力如何?
对于这些问题,这篇文章来告诉你答案!
棉甲是古代用棉织品制作的战衣,相比于皮甲和铁甲,棉甲在中国的出现时间很晚,宋朝末期时才有了其雏形,但由于宋代棉花种植量的缺少,以及棉纺织技术还未成熟等原因,棉甲并没有普及开来,等到蒙古人灭亡南宋,元朝建立后,棉花开始在中国大规模种植和使用,这才让棉甲的普及成为了可能。
并且由于火器的发展,传统金属札甲在火器面前,越来越不堪一击了,逐渐变得不合时宜,于是便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棉甲却因为其特性而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棉甲头盔
棉甲相比于传统铁甲,存在有很多优势,比如制作容易,价格低廉,不易腐朽,防寒性和保暖性好,特别适合气候寒冷的北方冬天等,且不像传统重型铠甲需要量身定做,棉甲由于其柔软性更方便大批量生产,重量轻,对早期火器还有很强的防护力(中弹伤的不重),这是传统铁甲,如札甲、锁子甲等所没有的优势。
另外大家脑海中的棉甲概念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或者说是片面的。元明清时代的棉甲起码存在三种,其中最狭义的一种棉甲就是完全由棉花一层一层压制而成,可以将其称之为“纯棉甲”,其完全由棉花和布匹制作而成,结构就跟胖棉袄一样,布包裹着棉花,表面用线细细纳过,以避免棉花移位,这样缝制好了以后,还要再用水泡透,然后用脚不断的踩踏,将其完全踩实,然后晒干。
棉甲背心
这种棉甲一定要泡水踩踏,要越紧实越好,这样才轻便好用。但也使其看上去就像是一件棉大衣,而这种棉甲实际上和现代的防弹衣很像,在当时的实际功用也和防弹衣差不多,能防鸟铳,使其不能大伤,根据明代文人朱国祯的作品《涌幢小品》中记载,当时的棉甲是这样制作的:
“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烂,鸟铳不能大伤。”
朝鲜棉甲
这种棉甲不会发生像金属铠甲那样经常生锈的问题,而且还能够保暖,防护力也不算差,对防护小口径鸟铳的射击有奇效,因为其具有钢铁铠甲所没有的韧性,可以利用其材质吸收攻击物体的动能,而不是利用其硬度硬抗铅弹。
看起来这种铠甲的防御似乎不太可靠,但实际上这种棉甲由多层坚韧的长纤维组成的细密网络,对来自外界的冲力有着十分良好的吸收作用,不过对付锐器(弓弩)的时候常常会显得不足,因此士兵们有时候为了提高防御力,会在穿棉甲的同时,里面再穿一件铁甲,以双层甲的形式作战,使其铁盔之外有绵盔,铁甲之外还有棉甲,这保住了许多士兵的性命:
“英明汗之军士,先以重甲外披绵甲,盔外戴大厚棉帽者,在前执盾而进。”
而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一种棉甲外,还有一些棉甲,是用棉花、纸、牛皮复合制成,不过一般称之为缉甲,在明朝著名军事家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中就有其记述:
“今择其利者,步兵惟有缉甲。用绢布不等,若纸、绵俱薄,则箭亦可入,无论铅子,今须厚一寸。制法:在前用绵密缉,可长至膝,太长则田泥不便,太短则不能蔽身。”
这种复合物棉甲,不止可以抵御火器的攻击,面对箭矢时也具有非常不错的防御力,还特别适合南方水网密布又潮湿的环境。
而纯棉甲和缉甲外,历史上还有一种棉甲非常出名,并和八旗兵形象牢牢绑定在了一起。
当时古人为了进一步提高棉甲的防御能力,还开发出了一种棉甲,其在制作时需要先将棉花打湿,反复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然后把多张这样的棉片再缀成很厚很实的棉布。
之后在制作铠甲时,先取一层这样的厚实棉布衬上铁甲片,然后再在铁甲外铺上一层厚实棉布,这样两层棉布包裹铁甲片缝好后,内外再用铜钉(甲泡)固定好,这样一件铠甲就制作完成了。这种铠甲由于将铁甲片藏在棉甲之下,被棉布牢牢包裹住,不暴露出来,因此又被称为“暗甲”。
棉甲内部的铁甲片
一些棉甲虽然没有大范围地采用全身内置铁甲的做法,但却也会在关键部位、要害部位内置铁甲片进行防护。
这种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棉甲(棉铁复合甲),其实更应该被称为“布面铁甲”或“布面甲”,不过棉甲是一个大类,有很多种,布面甲也是其中之一,且具有非常强的防御力,对早期火器和弓弩、冷兵器等的防御效果都非常好。
而且其重量还没有传统札甲那么离谱,轻便性不错,其所用的大号铁甲片,也相比于传统札甲的小号甲片更大,更容易制作,也更便宜,因此被明军和清军所大量装备(清军的棉甲最初是从明军手中获得,后来又自己加以改进生产)。
等到清中后期时,由于火器的发展,所有棉甲都已经不能很好地防御火器了,布面甲的铁甲片成了累赘,因此棉甲内衬的铁质甲片又被去掉,但上面的铜钉却还保留着作为装饰,这类铠甲主要用于清军将领们的阅兵使用,类似于军服、戎装,实际防御力却根本没有:
“殊不知铁盔铁甲,系坚实经久之物,亦不过于督、抚、提、镇、查阅营伍时,偶一穿带,并不常用,即调派出兵,若穿带铁盔铁甲打仗,必致难于转动,此历来出兵之人所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