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26年,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清朝的孝庄太后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这位手段高明,辅佐过两位皇帝的著名太后,就此退出了历史。
然而,太后去世并没有很快风光大葬,她灵柩停了有37年之久。
甚至康熙皇帝去世的时候她还没得到安宁,最后是雍正皇帝将她妥善下葬。
这其中是什么缘由?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述一下康熙未能给孝庄太后下葬的缘由,不是他不愿意,而是客观条件牵制太多。
孝庄太后的特殊经历
在历史上,“太后”这个身份,往往象征着当朝皇帝的母后身份,太后的功德也大多体现在对皇子公主们小时候的培养和教导,以及对嫔妃后宫的管教和治理。
而孝庄皇后则非常特殊,她的能力远远超出了妇人、后宫的桎梏,她是一位绝佳的管理能手。
尽管不是皇帝这样的至尊之位,但她付出的心血和做出的贡献,在清朝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孝庄太后名字挂钩的皇帝有三位,分别是皇太极、顺治、康熙。这几位在历史上也不是碌碌无为之辈,他们都留下了重要的功绩。
孝庄是蒙古人,嫁给皇太极做妃子,有着很多两方联姻的因素。
而皇太极与自己的正宫皇后感情很好,孝庄在做妃子的岁月里,并未和皇帝培养出太多感情。
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很年轻,皇子还在幼年,如何稳住朝廷中的人心?经历了一番势力斗争,最终的结果是顺治皇帝即位,孝庄太后辅佐。
历史中对于这段事件也是众说纷纭,毕竟当时手握大权的多尔衮也动过夺权的心思,但最终还是顺治当了皇帝,他自己没去坐这个位置。
在一些民间传闻里,多尔衮与孝庄两个人是有感情纠葛的,但在官方的历史中,却没有此事的记载。所以,这种事情就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了。
顺治即位,孝庄太后辅助,朝中恢复平静。然而,顺治当皇帝的日子并没有过得太久,他早早地去世了。
随后,孝庄太后再度出马,辅佐着八岁的康熙皇帝登基。
在之后的许多年间,孝庄太后赢得了很多朝臣的拥护,也赢得了百姓的好感。康熙被她教育得很好,做人做事的道理都是从她那里听来,自然对她敬爱有加。
这样身份显赫,地位崇高的人,她对于自己的葬礼是有要求的,还特意下了遗嘱表明态度。
而遗嘱中她的想法和原有的太后葬礼的礼数是不合的,这就难办了。
康熙不敢违背祖母的遗言,也不愿违背礼数准则,一时间没能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所以搁置了许久。
孝庄太后的遗嘱
孝庄太后对于自己的身后事,提了两点要求。
其一,不希望与自己的丈夫皇太极一起合葬。
虽说帝后一般都是会葬在一处,但她这个要求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她当时是个妃子,不是正宫。
皇太极早年间去世,下葬昭陵,他与当时的皇后两个人是葬在了一处的。
这位正宫皇后也是有大有来头,和孝庄皇后是一个姓氏,也是她的亲姑姑。
在皇太极死后,孝庄一个人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爱情早已消失殆尽。
但毕竟是曾经的丈夫,先皇后还是自己的姑姑,所以孝庄皇后对于这两个人是极为敬重的。
故人已逝多年,孝庄不愿意去打开陵墓打扰他们。加上皇太极葬于东北地区那边,对于当时的孝庄来说,路途过于遥远,去那边安葬实在是不方便。
第二个要求,孝庄太后十分牵挂儿孙,希望自己离他们近一点,所以她的理想安排是把自己葬在遵化。
孝庄太后毕竟是70多岁的老人了,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儿孙身上,说出这样的心愿也可以理解。
但是,这一点合情,但不合礼法,所以终究难以完成。
遵化的陵墓是清东陵,这是安葬皇帝的地方。孝庄太后纵使有丰功伟绩,但是和皇帝安葬在一起是不合适的。
所以,康熙思考了很久的对策,最终还是先找一个地方进行初步安置,后续再找完美办法。
于是,在清东陵的风水墙外,康熙命人单独修了一栋建筑,给其取名为“暂安奉殿”。然后将太后的遗体暂时放在此处。
谁能没有想到,这一放,便是37年光阴。
康熙与孝庄的亲情
后来的几十年间,康熙皇帝并没有忘记太后下葬这桩大事。相反,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自己的祖母。
康熙会在繁忙的事务中抽出时间去祭拜看望孝庄,三十多年间他陆陆续续去了十几次。
康熙是一位体恤民情的好皇帝,连年的征战,百姓的日子过得也难,他是不愿铺张浪费的。
这一点和孝庄太后最初的考虑不谋而合,去东北与皇太极合葬,路途遥远,花费会很大,劳民伤财。
这也是她顾虑的原因之一,大费周章,打开地宫,重新修缮,实在是不划算。
康熙不愿铺张浪费,但是对于恩情深重的太后,他也不愿意对葬礼草草了事,所以这件事就一直被搁置着。
直到康熙去世,这件事仍未得到解决,过了三年后,雍正皇帝终于要了结此事。
听了大臣的意见,最终在奉殿的原址上,修建了一座陵墓。
孝庄和皇太极的昭陵属于同样的派别,所以也被后世称作 “昭西陵”。就这样,孝庄太后得到了妥善安葬,康熙的遗愿得以完成。
康熙和孝庄的祖孙亲情,可谓是十分坚固。皇家宫墙里,亲情最脆弱也最难得。
从康熙对待孝庄遗嘱的态度来看,他还是非常孝顺的。世人评价皇帝,往往看的是功过是非。但是有些时候,成大事的人,也有柔情一面。
孝庄去世,康熙迟迟没将自己的祖母下葬,暂放了37年。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