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一名英国记者琼斯只身前往苏联的哈尔科夫。火车穿越广袤的乌克兰平原时,这名英国记者却看到窗外:到处都是破败的农舍和贫瘠的耕地,一片萧条的农村景象,和当时苏联大城市的繁华大相径庭。
于是,这名英国记者便决定改变自己原先的采访路线,而是瞅准一个机会在乌克兰跳下了火车。
在乌克兰农村,琼斯发现当地的农民一个个都面黄肌瘦,看起来已经长期营养不良了。当琼斯从自己的背包里掏出一块面包准备弃饥时,却发现自己成了所有人的注目焦点:
乌克兰农民们都在盯着他手里的面包,每个人的喉结都在上下滑动,他们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过面包了。
甚至就连琼斯剥下来的橘子皮,也会有一大群人围上来争抢着吃。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让这名英国记者琼斯确信:乌克兰当地一定发生了重大饥荒。
电影剧照
这些详细的描述,后来也被西方拍成了一部电影,以宣扬这名英国记者的“正义”。电影中虽然充斥着西方一贯的傲慢,但有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当时乌克兰确实发生了重大饥荒,而且农民很惨!
有自然因素,但主要还是人为因素。
苏联成立以后,很快便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在短短几十年内,苏联推动了一项急速工业化改革,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化国家之一。
为了赶超西方的工业化进程,苏联急需大量粮食出口来换取外汇,然后再向国外购买先进的工业机械和技术。
这种情况下,粮食生产在苏联的经济规划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刚开始,苏联的粮食和土地都分散在众多的农民手中,国家没有土地和农民的控制权,就很难保证巨大的粮食出口规模。
于是,苏联很快便开始对本国的农业生产进行管控,这一重大策略就是“农场集体化”。可是当时生活较为富裕的农民,对这一政策却是十分排斥的。特别是在乌克兰地区,一直被誉为“欧洲的大粮仓”,而“农场集体化”则让他们的生活收入大为缩水。
因此,乌克兰地区的农民产生了极强的抵触情绪,生产积极性也变得很差。后来披露出的1931至1932年苏联农业生产数据显示:那几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不增反减。
粮食虽然减产了,但是官方的宣传和数据却是年年“大丰收”。既然粮食“大丰收”了,那么出口的粮食规模自然也不会减少,城里也不会缺粮。但是,那些种地农民的苦日子便开始了!
尤其是像乌克兰这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粮食收缴工作进行得更加彻底。当地农民手里原本就为数不多的粮食,绝大部分都会被政府征收上去。
一部分部分农民曾经试图藏匿一些粮食,但这种行为被发现后,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不仅要以罚金形式替代那些未上缴的粮食,甚至还会被处以10年监禁。
很快,苏联全国范围内开始发生饥荒,重点区域就是在像乌克兰这样的农业聚居区。
其实,当时从妇孺哭嚎声中夺走他们口粮的政府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出现:他们认为自己是在“积极”促进苏联城镇化,从长远来看也是为了所有人好。
但是对于以粮食为生的农民来说:失去了粮食也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包括活下去的希望。
没有了维系生存的基本口粮,在乌克兰的广大农村,人们便开始饥不择食了:老鼠,麻雀,蚯蚓,甚至是蚂蚁都被拿来做食物。在那个时候,皮革和皮鞋一度成为“上好”的肉制品食材。
但是,这些东西是不能再生的,吃掉了就没有了。吃完了这些东西后,真正的大饥荒便开始在苏联一些地区肆虐了,特别是在乌克兰,很多人被活活饿死。
数百万人被饿死,也催生出了“带路党”。
据后来披露的一些资料显示:在“乌克兰大饥荒”期间,大约有200万至400万乌克兰人死于非命!而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因饥荒影响而死亡的人数可能高达400万至700万。
1933年初,苏联还在国家内部实行“护照制度”,目的是为了防止乌克兰饥荒逃难者涌入城市。这场大饥荒,可以说是所有乌克兰人心中永远的痛。
因此,甚至有一些乌克兰史学者认为:当年那场大饥荒,就是苏联故意针对乌克兰族制造的,乌克兰人自己则称为“饥荒种族清洗”。
但是这一说法,并没有任何的实质性证据支撑。“故意为之”这种说法,只是一些反对斯大林的乌克兰人杜撰出来的。
其实在同一时期,苏联各地也都发生了饥荒,只是没有乌克兰地区受灾这样严重而已。
所以,一些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把苏联大饥荒,直接切割为单独针对乌克兰人的“乌克兰大饥荒”,也不是正确的。
要知道1918至1922年苏俄内战期间,当时也有很多俄罗斯人成了全国粮荒的受害者,饿死者也是数以百万计。
1934年时,苏联政府也为解决大饥荒出台了一系列“补救措施”:一方面大力缩减了国家征收粮食的比例,同时还允许一部分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
而这部分被允许拥有土地的农民,也成为后来苏联粮食产量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大饥荒很快便过去了,但是乌克兰人和苏联权力核心产生的隔阂,却久久没能挥去。
苏德战争初期,很多乌克兰人选择加入纳粹阵营,调转枪口对付斯大林,就是因为他们一直对“乌克兰大饥荒”耿耿于怀。
当然了,战争打到一半时,绝大多数乌克兰人最终还是醒悟了过来:纳粹德国可不是什么解放者,而是一个十手更狠的掠夺者。
于是,大量乌克兰人踊跃加入苏联红军,为自己的家园赶走纳粹侵略者。乌克兰方面军,作为反法西斯的红色先锋军,为卫国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
结语
这场苏联大饥荒,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都被苏联方面严格封锁着。那个年代,人们只看到苏联工业化进程日新月异,却不知道有很多像乌克兰这样的农业地区,承受着数年饥荒的折磨。
也许,有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就是这样:根本就不存在“对错之分”,所有的争执,都只能在历史长河中留给后人去评判吧。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