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尔巴条约》于1920年2月9日在巴黎签署,是授予签约员在斯瓦尔巴群岛开展经济活动和科研活动权利的多边国际条约。北洋政府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还是作出了一些贡献的,例如在1925年的时候,就主动与欧美各国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从而为今天的中国人在欧洲大陆的北方争取了一块土地,这块土地,就是斯瓦尔巴群岛。
北洋政府为何在战事混乱中去签订这样一个协约呢?据一份文书记录:我国经法国之邀请并承认荒岛主权本系国际间一种事实。如我国加入该约,则侨民前往该岛经营各种事业即取得条约保障而享有均等权利。
挪威的斯瓦尔巴特群岛可能因为它的火山、冰河和暖春的气候与“红色星球”的气候有众多相似之处,而被美国空间组织NASA用作火星机器人和其它设备的试验基地。在斯瓦尔巴特群岛不仅可以对将要送上火星的机器人和其它设备进行试验而且也可以对将要登陆火星的宇航员进行训练。
耐人寻味的是,斯瓦尔巴群岛仿佛跟中国有缘,它的发现也和中国分不开。据冰岛史料记载,北欧海盗早在1194年发现斯瓦尔巴群岛时,以为是格陵兰岛的一部分。1596年,为了打通北极到达中国的东北航线,荷兰人威廉巴伦支率船队抵达该岛。他将其命名为“斯匹次卑尔根”,意思是“尖峭的山地”。所以,《斯瓦尔巴条约》又叫《斯匹次卑尔根条约》。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人陆续抵达北极。1993年,香港科技协进会理事李乐诗乘飞机到达北极点,插上了中国的五星红旗;1993年,中国科协批准成立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筹备组;2002年夏天,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朗伊尔宾建立了“中国伊立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2004年夏天,中国政府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建立了“中国黄河科学考察站”。
早在1925年的时候,中国的北洋政府就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中国是该条约的缔约国,所以中国人也可以自由进入这个群岛,无需挪威政府颁发签证。
1991年秋天,中国探险家高登义应挪威卑尔根大学Y叶新教授的邀请,参加了挪威、苏联、中国和冰岛四国科学家联合的北极综合科学考察。开启了长达10年的中国民间北极考察之路,从而为中国政府的北极考察奠定了基础。
按照高登义的话来说,这次探险考察的最大收获,是在Y叶新教授赠送的《北极指南》中看到了《斯瓦尔巴德条约》的英文版。不过也许是由于年久原因,高登义将《斯瓦尔巴条约》带回国时,知道这一条约的实在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