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太平天国令人感叹的两兄弟,兄被诛杀受人敬重,弟衣锦还乡遭人弃

太平天国令人感叹的两兄弟,兄被诛杀受人敬重,弟衣锦还乡遭人弃

前些日子,来到广西桂平金田镇金田村,在村子里有一幢坐北向南,砖木结构的庙宇式平房,小青瓦屋面,平面呈长方形,中间为天井,虽然门前杂草丛生,但当地村民告诉我,此乃是大名鼎鼎的“昌辉祠”,从里面的一尊塑像可以看出,上面依稀可见门联上的字:金田起义倾清室,天国告成列北王。

当地老人告诉我,这是为纪念太平天国时期北王韦昌辉的祠堂,曾经在一段时间,这里的香火很旺盛,周边四村八邻居的人都来这里参拜。建造这座祠堂的人,正是太平天国后期投降清朝,后来官至副将加总兵衔,北王韦昌辉的胞弟韦俊,又名志俊。

我们知道,韦昌辉可以说是太平国衰败的始作俑者,在争权夺利的“天京事变”内讧中,扮演了极其不光彩的角色,其人戕戮战友,滥杀无辜,造成太平天国元气大伤,顿陷衰败,终至一蹶难振的局面。最后被天王贬为“奸臣”处以极刑,可谓是以功臣始,以罪人终。

由于这个原因,不少史书上记载韦昌辉的形象,大都是诸如“身材瘦小,白面而高颧,须眉疏秀,阴柔奸险,可谓是一副奸诈相似”。但大家可能会疑问,既然是这么一种形象,为什么他的弟弟会给他修建祠堂,供后人参拜呢?事情得从开头说起。

当年,韦家在金田村可谓是数一数二的富户,家中有良田二百六十余亩,后来,结识在这里传拜上帝教的洪秀全、冯云山,并积极筹划反清起义,于是,金田村韦昌辉家洪秀全起义打造武器的“兵工厂”,为了打制武器,韦昌辉筹集了几百两银子,在家里开了十二座铁炉,日夜开工打制兵器,对外宣称是打造家具。为了掩盖打铁声音,怕清朝的官府知道,他便在屋边池塘养鹅,没事就让鹅叫,这个池塘后来就叫做鹅塘了,现在就在韦昌辉故居前面不远鹅塘。

随后,他大量收购打制刀枪的铜铁原料,武器打造好后,再涂上桐油,密藏到犀牛潭底,这些日子,韦昌辉的一家人都投入到这项工作,当然包括他的弟弟韦俊,金田起义成功之后,由于起义声势浩大,是从村子里开始的,清朝的统治者在对皇上的奏章中,都一直将韦昌辉定位为“首逆”,根本没有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他们的名字。

其实,在太平天国的内部,韦昌辉任右军主将,后加后护又副军师,很少参加战斗,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即“典粮饷”,做全军的总后勤,算是总后勤部长了,由于他资助起义的特殊贡献,他为此封为北王、六千岁。

后来,太平天国打下南京,并在此建都,天王洪秀全深居简出,在宫上尽情享受,天国军政大事统由杨秀清主理,韦昌辉协助执行,形成了天国朝政三级制制度,即:凡军政大事,必先禀韦昌辉,再转杨秀清,然后由洪秀全钦定。这样就是人人有地位,人人有事干了。自此加封“雷师、高天仁人”。

随着韦昌辉在天国地位的举足轻重,是最核心的领导集团成员之一,血气方刚的北王亲弟弟韦俊,在太平这中自是无需从底层士兵做起,直接就是太平天国的“国宗”(高级官职,任职者多是太平天国领导人的兄弟),那个时候尚不是象天国后期滥封王,国宗可以算是仅次于几个王爷的地位,他一度成为高级将领。

当然,韦俊得这个高级称号并非是浪得虚名,他在战场上的确是能打,他先是率军加入西征部队,当年凭借裙带高升的“国宗”们纷纷落马之时,韦俊却带兵进入各地一路高奏凯歌,攻城掠寨,旗开得胜,特别是连克湖北重镇汉口、汉阳等名城,一时令高层刮目相看,成为西征军主力部队,他统兵能力和军事才华大放异彩,用出色的战绩证明,他配得起这份特殊待遇。更配得上“国宗”这个称号,一时他成为少有的国宗代表人物。

然而,当年驻守武昌的韦俊要取得更大的战果的时候,却从天京传来一个令韦俊晴天霹雳的噩耗,“天京事变”爆发,一场太平天国洪秀全、杨秀清两个高层的争权夺利,但最后却演变成了整个内部的清洗,先是韦昌辉一夜之间屠尽杨秀清府上2万余人,石达开本来不在漩涡之中,却因侠义劝阻而遭到韦昌辉的携恨报复,全家死于非难,不久之后,韦昌辉又被洪秀全下令处死,韦家也遭到了血洗。

在外抗敌的韦俊一时不知所措,无能为力地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特别是他哥哥韦昌辉被定位为“奸臣”时,更是让他心如刀绞,这个曾经给自己带来多少荣耀和机遇的亲哥哥,一夜之间附加给他多少耻辱和牵累。他真的无法一下子接受这一事实。尽管在这个时候,洪秀全已经意识到堡垒会从内部攻破,并对韦俊明确表示再也不搞株连,并面对朝内无人时,还给他晋升为“右军主将”,但他的心里一直不是滋味。

驻守战场上的韦俊正在警惕,怀疑、猜忌中惶惶度过了一些日子,湘军主帅曾国藩来了一封信,将他的处境和日后的打算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分析,正是说到了韦俊的心坎上,最后,韦俊毅然率领部队,投降了距离自己最近的清军水师统领杨岳斌手下,一开始担任参将,在战场上对自己的战友大打出手,先后攻广阳、破枞阳、再占池州、再陷安徽宁国府,为清朝又立下赫赫战功,升副将加总兵衔。成了太平天国最大的降将,使天国的一些重要城市丢失,随后,太平灭亡,他也被后人冠以“葬送太平天国最重要的人之一”。

韦俊叛变这一行为,有一本《天国志》的史书书,为韦俊的命运不平,为他的才华叹息:“无威福之过,罔荒淫之失,天京之屠非其罪,武昌之胜有其功……惜推诚屈己,不获已于杨氏;重足侧目,能自安夫朝堂?皖江舟封,何故失挚友之欢?芜湖路断,岂忍易寇仇之帜!其避祸也可恕,其倒戈也能原?黄旗指处,干戈星散,叔侄仓皇,傍人门户,至尸埋异乡,父老为詈,岂不悲哉!然其为洪守,则罗泽南呕血而终;为清战,则陈玉成望垒兴叹,其行也可以相鄙,其能也胡可以相轻?噫,真善守者也。”

然而,尽管书上这样写,但老百姓的心中有一杆秤,太平天国被镇压后,韦俊感觉呆在清军里的价值没有了,便萌生了衣锦还乡的念头,毕竟落叶归根这也是人之常情。于是,他带着大把的银子回到金田村,一来修建这座哥哥韦昌辉祠堂,二来和乡亲们聊聊家常,同时,为博得乡亲们的好感,他决定出钱修建蚂蝗桥、蔡江义渡。心想这样做金田村民就会原谅他,允许他落叶归根。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故乡的老家人自有一套评价标准。当年起义的慷慨男儿们大都战死沙场,虽然被朝廷标为叛逆,却是老百姓心中的英雄。他的哥哥韦昌辉死了,依然是村里人心中的英雄,得到村里的人尊重,大家都去祭拜他,但韦俊当叛徒苟活于世间享富贵,为村民所不齿,遭到大家的唾弃,最后,韦俊生不能归故里,隐居安徽,死亦不能落桑梓,死后葬于安徽宣城孙家埠乡汪村。不过,他也成为太平天国中唯一善终的“国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宗,兄弟,昌辉,清朝,韦俊,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遭人,杨秀清,观点评论,金田村,韦昌辉,韦俊,太平天国,洪秀全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国宗,兄弟,昌辉,清朝,韦俊,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遭人,杨秀清,观点评论,金田村,韦昌辉,韦俊,太平天国,洪秀全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国宗,兄弟,昌辉,清朝,韦俊,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遭人,杨秀清,观点评论,金田村,韦昌辉,韦俊,太平天国,洪秀全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