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帝私产到“国家宝藏”,大清亡了,紫禁城里那些文物归谁呢?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拥有数千年古文明的中国一向是文物产出大国,有着大量的无价之宝,其中最珍贵的则被历朝历代皇室所珍藏。众所周知,圆明园存有大量珍贵文物,可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大量掠夺,至今仍在海外没有收回。除圆明园之外,紫禁城内也存有大量的文物,它们被视作皇室的私有财产。但随着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满清终结而民国建立,中国不再有皇帝,也逐渐由“私天下”向“公天下”转变,此时存留在紫禁城内的大量文物性质开始悄然发生转变。
一、难以转变的公私观念
中华民国的成立只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开始,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会顺利实现转型。尽管早在清朝末年,博物馆这一事物便传播到中国,像张謇等还呼吁皇室效仿西方国家,开放紫禁城,建立“皇家博物馆”,但这显然不会被皇室所接受。毫无疑问,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下,数千年的皇权文化已经使这种私天下的观念深入人心,不仅是皇室,就连民众都相信一切都是皇帝的,让皇室开放自己的珍藏对外展示,这怎么可能呢?
尽管皇室坚持不开放收藏的文物,但自晚清开始,尤其是自圆明园被烧毁之后,大量珍贵的国宝级文物流失海外,不仅给爱新觉罗家族,更是给全中国带来了难以计量的损失。当然这些文物并非全部流失海外,还有一小部分流失到了国内一些权贵之家,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总而言之,无论是火烧圆明园还是1900年的庚子事变,清政府坚决不肯公开的文物国宝却遭到西方人的大肆洗劫,对中国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火烧圆明园
1912年,清帝国在革命党人的起义面前轰然倒塌,民国政府效仿英国,给予皇室十分优厚的待遇,并允许溥仪继续居住在紫禁城内。此时紫禁城内依旧存放有大量的文物,在民国政府看来,这些文物已经被纳入到国家的保护范围之内,但由于皇室依旧在紫禁城内居住,所以他们也没有办法将文物拿出来,只得暂时任皇室处置。没想到这导致更大规模的文物流失。
退位后的溥仪仍生活在紫禁城
二、文物流失严重
1914年,政府颁布《限制古物出口令》,以应对大量的文物流失海外的情况,将文物正式以法律的形式纳入到国家管辖范围。但此时对紫禁城文物的公私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导致大量的文物被皇室、宫中太监或某些小官以各种形式偷出,并进行私自售卖。1912年,熊希龄在热河发现有大量的文物从残破的热河行宫中被盗卖出去。对此内务部不得不派出专人前往热河将宫中十数万件文物运往紫禁城。这一批文物也在熊希龄的建议下被放入新成立的“古物陈列所”,并于1914年10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可以说这是中国博物馆的雏形。
热河行宫
就是在文物流失如此严重的情况下,热河尚还有十余万件藏品,就更不用说紫禁城内的文物有多么丰富了。1916年,国务总理段祺瑞派人清点后发现,紫禁城内藏有约70多万件珍藏文物,可谓价值连城。这些文物按理来说是隶属于国家的公有财产,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民国显然无法处理这批事实上的皇室“私产”,这种情况十分尴尬。
由于民国政府财政状况十分窘迫,故原规定的每年拨给皇室的400万元很难按期支付,这使紫禁城内的“小朝廷”经济十分紧张。大清亡了,如果“小朝廷”能够按正常规格过日子,其实完全可以生活得下去,但问题是他们依旧按大清朝时的超高规格度日,这对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皇室来说,太过于困难。因此小朝廷的内务府便偷偷将宫内文物拿出去私自售卖,他们还专门挑选一些外国银行和企业,想从中获取暴利。久而久之,整个北京城没有不知道宫内在贩卖文物的,当时的《申报》连皇室私自售卖的文物名单都制作出来了。但当时的清皇室还是坚称这些文物都是他们自家私有的,民国政府要员也大多是前清高官,对溥仪的做法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事情到了1924年终于起了变化,这一年草莽出身的冯玉祥打进北京,并亲自将溥仪驱逐出宫,《清室优待条件》也被大量修改,皇室自此不再享受高规格待遇,溥仪只得带着皇室成员仓皇离去,没能带走紫禁城内的任何物件与文物。
影视剧中溥仪被赶出皇宫
三、由皇宫到紫禁城
在溥仪出宫之前,民国政府已经遭受各方的巨大争议,各方都认为政府在文物保护问题上不作为,以致于大量文物被私自售卖出去。政府对此也毫无办法,毕竟《清室优待条件》规定皇室的私产受到保护,而紫禁城内的文物又很难分清究竟是私产还是国有资产。1924年《清室优待条件》被修改之后,政府开始公开介入对紫禁城内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尽管条例依旧写明私产为皇室享有,政府只能进行特别保护,但此时的溥仪已如“丧家之犬”般逃离紫禁城,所以政府“特别保护”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11月7日,政府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召集清皇室成员一同清点紫禁城内的文物数量,清点后政府决定将宫内一切银两归还给皇室,极少数有文物价值的元宝除外。而除银两之外的所有文物则被政府界定为“公产”,不再是皇室的私产。
紫禁城里有大量文物
一些皇室成员对此不死心,还希望以回宫取得过冬物品的名义回紫禁城拿一些东西,但委员会对他们的小九九十分清楚,特地规定除自己的私人物品外,所有与文化历史有关的物品不准带出。尽管委员会内部对如何处置这批文物存在争论,但经过讨论后大家共同决定成立永久性的“独立机构”来保存文物,并对公众全面开放。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这一天也是中华民国的国庆日,委员会特意挑选这一天作为博物院开幕日,也有其政治上的特殊考虑。经历了十数年的风雨历程后,紫禁城内的文物终于完成了由私产到公产的转变,直至今天都依旧是面向公众开放的全国最大的“博物馆”。
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
文史君说
紫禁城内的文物数量在全国是第一名,其实紫禁城本身又何尝不是一件巨大的不可移动的“文物”呢?自1860年至1925年,北京城内的大量文物被西方人掠夺而去,或被自家人偷卖出去,许多文物至今仍流失海外无法追回。幸亏当时还有许多有识之士多方努力,才促成了故宫博物院的建立,使数十万文物得以完好保存,并展现在民众面前。
参考文献
姜舜源:《古物陈列所成立前后》,《紫禁城》1988年第5期。
季剑青:《“私产”抑或“国宝”:民国初年清室古物的处置与保存》,《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6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