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每年几乎都有纪念他的各种活动。多年以来,关于曹雪芹卒年时间一直充满着着争议,主要有三种说法:卒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1763年2月12日);卒于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1764年2月1日);卒于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岁首(1764年初春)。
绝大多数研究者比较倾向于“壬午除夕说”,因为脂砚斋有“壬午除夕芹为泪尽而逝”的批语,这是最大证据。与曹雪芹卒于何年相比,他的墓地所在地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上世纪六十年代,北京通州张家湾一位叫李景柱的村民在平整土地时,突然锄头铲到了一块长条形的石头,当大家清理石头上的湿土时,“曹公讳霑墓”五个字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
当时正值特殊时期,为了不使这块墓石头遭到破坏,李景柱先是拓了一张拓片,然后将墓石藏了起来。1969年,李景柱家盖房时,就用墓碑当了东房山墙的基石。直到他家再次翻建房屋时,他才把这块墓碑又找了出来。不过,这块墓石被广为熟知已经二十多年后的事情了。
1992年,红学界爆出了一个大新闻,北京通县张家湾镇出现一块曹雪芹墓碑。一石激起千层浪,无数专家来到张家湾来确认是否真的发现了曹雪芹墓地,这块墓石上“曹公讳霑墓”,落款是“壬午”。据李景柱回忆,“发现墓石后,大家认为一定会有宝贝,就继续往下挖,竟然在距离地面15米的地方挖出一具神秘的尸骨。尸体骨架很完整,但没见有什么随葬物品。”
曹雪芹太有名了,这块墓石从发现的那一刻,专家们对它的质疑一直就没有停止。持肯定态度的专家认为,这块墓石所用石、刻字都非常草率的,这符合曹雪芹临死前穷困潦倒的境遇。不仅如此,墓石落款“壬午”二字,与甲戊本脂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见青埂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的记载是一致的。
而质疑墓石是造假的人则给出原因千差万别,目前关于这种质疑一直在持续。目前李景柱发现的那块墓石,收藏在通州博物馆,而李景柱也有保护文物有功,在捐献墓石时获得了一面锦旗嘉奖。
参考资料:《曹雪芹墓地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