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清朝时京城的翰林为何挤破头去抢外地出差的机会?

清朝时京城的翰林为何挤破头去抢外地出差的机会?

在清朝时,清政府沿袭明制,继承和发展了一套严格的文官选拔和考核制度。士子们从参加科举进入仕途,到入翰林院,乃至调任或提拔,每一项都要通过考试,择优录用。包括派京官到外地去出差,都要通过考试来选拔。

晚清的龚自珍是个不擅长考试的人,他说自己的政治生涯中有三大遗憾:“殿上三试,三不及格,不入翰林;考军机处不入直;考差未尝乘轺车。”这里说的考差,就是选拔官员到外地出差当考官的考试。

有朋友可能会问,古时候交通这么不发达,翰林这些京官老爷们躲在京城享福还来不及,谁会去参加这种考试,跑到外地去出差受累?

而实际上,考差不仅有官员参加,而且竞争还相当激烈。考差三年一放,每次都有无数京官挤破头去争个主考官的名额,有无数像龚自珍这样的人,一辈子都没抢到过一次出差机会。

我们前面说到,古时候交通条件不好,中国第一条铁路,还是晚清时期才建起来的。所以,京官们要到地方出差,只能坐马车去,假如是去云贵这些偏远地方,光是路上花的时间就要两个多月,而且一路顶着酷暑,无论晴雨,都要匆忙赶路,以在正式开考前及时赶到考场。

既然出差这么辛苦,为什么大家还抢着要去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穷。

很多人会问,京中翰林,天子门生,没有富得流油也就罢了,怎么会穷呢?我们经常讲到一个词,叫做“翰林清贵”。清贵而非富贵,说的就是翰林院的编修、检讨,还有包括同为文官的詹事府官员等,其实都没什么钱。

根据清人笔记的记载,到晚清时期,翰林编检的收入,其实是很低的,每三个月发一次俸禄,每次是四十五金。而这些官员往往拖家带口,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平时与同僚交游应酬,花钱的地方不少,只靠朝廷发的这点工资是不够的。

然而,翰林詹士们又不掌握实权,捞油水的地方也没他们的份,所以经常入不敷出。比如曾国藩日记中,就记录了他在翰林院时,赚的钱不够花,而需要举债度日的故事。

在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想贪污也没人行贿的情况下,他们唯一期盼的,就是到外地出差当考官,赚些外快贴补家用了。而且,出差赚的外快还不在少数。胡思敬《国闻备乘》记载:

“承平时,京官最称清苦。翰林仰首望差,阅三年得一试差,可供十年之用;得一学差,俭约者终身用之不尽。”

官员通过考差选拔,确定为主考官后,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学差,也就是到地方上当学政,任期三年;另一种是试差,只管一场考试,同时试差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主持乡试的主考,一类是在后面批阅卷子的房差。

关于出差当考官的具体收入,晚清的何刚德说得更加具体。像主持乡试的主考,一次可以赚数千金收入,主要都是来自门生们的贽敬。即便是在最贫苦的广西,至少也能赚九百金,已经相当于在京中工作五年的收入了。

待遇最为优厚的,则莫过于学差。学差也和试差一样,其具体收入数目跟去的地方有很大关系。如果是去富裕的省份当差,三年下来赚个三四万金不在话下,在边远贫瘠的省份,也能赚至少一万金。

所以难怪胡思敬说,平日里花销不大的人只要得一学差,赚的钱便可以终身用之不尽了。

我们刚刚提到,除了学差和主考以外,还有一种房差。和主考比起来,房差的收入会更低一些,大概在三百金左右,但他们只负责批阅试卷,工作没有主考那么辛苦,也算性价比非常高的差事了。

而且对这些到外地出差的京官来说,经济上的收入,只是一项短期的利益,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当考官还有一项好处,就是可以网罗到很多优秀人才。

在古代,考官和考生们是存在师生关系的,考生们如果中举或者中进士,那么就要称这场考试的考官为“座师”。京官们出差主持考试,可以选拔出自己认为优秀的人才,作为自己的门生。如果运气好,自己的某位学生日后飞黄腾达,当老师的也跟着沾光。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清苦的京官们就算舟车劳顿往来辛苦,也要挤破了脑袋,去抢这个到基层出差的机会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考试,地方,收入,门生,京中,龚自珍,京城,工作,包括,胡思敬,观点评论,学差,京官,翰林,考官,胡思敬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考试,地方,收入,门生,京中,龚自珍,京城,工作,包括,胡思敬,观点评论,学差,京官,翰林,考官,胡思敬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考试,地方,收入,门生,京中,龚自珍,京城,工作,包括,胡思敬,观点评论,学差,京官,翰林,考官,胡思敬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