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和珅做官时有三不贪,科举钱不贪,赈灾钱不贪,而第三点更显高明

和珅做官时有三不贪,科举钱不贪,赈灾钱不贪,而第三点更显高明

曾有人做过一个小测试,三秒内说出一个历代大贪官的名字,我们的“和珅”和大人以绝对优势一举夺魁。和珅得以如此出名除了他留名史上的所作所为外,也得益于诸多与他有关的影视作品。

比较典型的就是《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等,虽然名字都没有和珅,但内容却都离不开和珅。

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收视率一度达到26.6%,要知道,2022年春晚电视端直播平均收视率为21.93%,可见这部剧的传播广度。作为其中的大反派,和珅老奸巨猾,贪得无厌的形象也由此深入人心。

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但毕竟要高于现实,所以肯定对剧中的人物和剧情进行了加工。历史上的的和珅生于1750年7月1日,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副都统为满清时期的二品官吏,和珅的出身可以说是想当不错了。

可惜世事无常,三岁丧母,九岁丧父,更是险些被赶出家门。但和珅并未因此而自甘堕落,自幼勤奋好学。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又生得仪表不凡,在23岁时便得乾隆赏识,选入了乾隆专属的仪仗队。随后的仕途虽有波折起伏,但总体来说稳扎稳打,最终成为了乾隆朝独一无二的“真宰相”。

甚至在乾隆晚年,因为只有和珅能听明白他说了什么,所以每天早朝之时,都是由和珅传达乾隆的旨意。因此当时的满清朝廷内都悄悄称和珅为“二皇帝”,坐在一旁听政学习的嘉庆反而没什么实权,也许这也埋下了嘉庆对于和珅厌恶的种子,才有了后来的狱中赐死和珅。

除了收钱办事之外,和珅还开创性地建立了议罪银制度,官员一旦犯错,可以通过上缴银两来免罪。这个制度对于收钱者来说确实不错,但总有纵容官员敛财的感觉,毕竟钱可以抵罪,有钱就有命在,还有何惧。

按说满清的统治者应该不会如此纵容,但乾隆喜欢南巡,而每次南巡都需要无数的银两,和珅虽然敛财,但更善于理财。他前几任弄钱的本事都不如他,国家要花钱办事还真有点离不开这位“财神爷”。

而且议罪银所得的银两缴入内务府,是供乾隆用的,所以乾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并不是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内阁学士尹壮图就对此做出了弹劾,但最终的结果是乾隆说:“不妨以谤为规,不值加以重罪也。”,只是免了尹壮图一死罢了。

除了对官员,对于商人和各团伙,和珅也给他们定下了条条框框。有不服从者,便如浙江富商曾氏一般,被“强盗”一夜灭门,并且家中财产也被掠夺一空,这些“强盗”受何人指示一目了然。

就如近代曾在香港叱咤风云的五亿探长雷洛一般,为受贿制定出了规矩,一切变得有条不紊,少了很多中间环节的乱象和摩擦,一切看起来是如此的美好,但腐坏其实已经慢慢深入骨髓。

这也是乾隆后期贪腐严重的原因之一吧,毕竟“财神爷”和珅作为乾隆时期的二号人物,制定的政策也许就如雷洛一般,敛财的同时,也得喂饱自己的“狗腿子”们,自然沆瀣一气,积重难返。

和珅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精彩绝伦,哪怕过去了200多年的时光,依然为人们所熟知,虽然是因其巨贪而闻名,但也算是人死留名,不枉此生了。

但和珅此人虽然贪赃枉法无数,但却有三不贪,科举钱,赈灾钱,最后一点更是高明。

自从隋唐开始施行科举制度后,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且沿袭了科举制。虽然仍有许多不公之处,但科举制确实为国家选拔出了诸多可用之才。

科举选拔制度对于历朝历代的王朝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水至清则无鱼,但一潭死水也只会抹杀所有鱼类。科举选拔就是活水,只有新鲜血液的加入,才能维持王朝的健康发展。

和珅能得乾隆如此赏识,自然是因为知道该做什么事,该说什么话,若是动摇了满清的根基,那乾隆再宠信和珅,怕是也不得不“挥泪斩马谡”了。

清朝的赈灾制度,从顺治(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起,对于赈灾便无比重视及严格。经历了康熙,雍正后依然无比严格,莫说贪污赈灾款,即便是报告不实都要“即行查办”。

乾隆早期是满清自然灾害频发的十五年,但凭借着高效的赈灾举措,平均每年投入的赈灾物资与银两是雍正年间的十倍以上。这才使得乾隆年间,不仅扛过了频发的自然灾害,甚至还进入到了“康乾盛世”的全盛时期。

和珅作为一个聪明人,自然明白不可“太岁头上动土”,动摇满清朝廷一直坚定奉行的策略无异于螳臂当车,殊为不智。

和珅在敛财一途上甚至还很有原则,能办的事收钱办,不能办的事直接拒绝。甚至收了钱,事不好办,还会将收取的钱财如数奉还,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言而有信了。

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如此行事,即便买卖不成,仁义尚在。简直是把贪污受贿做成了一块金字招牌,自然会有众多的“回头客”甚至“老带新”,何愁生意不兴隆。

到了嘉庆继位,没有了乾隆的庇护,嘉庆帝仅仅登基半个月,便抄了和珅家并将和珅赐死家中。和珅一死,嘉庆帝便声明和珅一案已经完结,不会大规模地牵连百官,才使得百官稍稍放心。可见当时的和珅,势力盘根交错,新帝也只能以安抚为主,否则可能大半个朝廷都要被连坐。

至于和珅的家产,足足抄得8亿两白银,须知乾隆时期的满清,一年税收不过7000万两白银。所以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一说。

和珅个人的成功,同时也是满清朝廷的失败,乾隆在和珅的奉承上得到了满足,却在晚期丢掉了满清的国运。讽刺的是,和珅还在2001年进入了《亚洲华尔街日报》的世界级富翁行列。

这也是一直以来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选择,究竟是人品劣有能力的人身居高位好还是正直却平庸的人身居高位好呢,相信历史会给我们以启迪和答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乾隆,科举,和珅,历代,嘉庆,赈灾,制度,尹壮图,自然,银两,故事传记,乾隆,和珅,嘉庆,尹壮图,嘉庆帝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乾隆,科举,和珅,历代,嘉庆,赈灾,制度,尹壮图,自然,银两,故事传记,乾隆,和珅,嘉庆,尹壮图,嘉庆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乾隆,科举,和珅,历代,嘉庆,赈灾,制度,尹壮图,自然,银两,故事传记,乾隆,和珅,嘉庆,尹壮图,嘉庆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