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面相阴狠、一脸脓包的太监李莲英,为何能受到慈禧的宠爱?

面相阴狠、一脸脓包的太监李莲英,为何能受到慈禧的宠爱?

众所周知,“西太后”慈禧可以说是晚清实际上的统治者,这个女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好,虽说干政,却将晚清推向了覆灭的绝路,治国远不如一代女皇武则天,也不如清朝开国之时的孝庄文皇后。

可以说,这个既无政治头脑又无治国手段的女人,实在是令人敬畏不起来。而大太监李莲英却因着傍上了当时权力最盛的慈禧,而富贵一生,虽同为宦官,但是他却并没有如赵高、石显、魏忠贤等前人一般霍乱朝纲。

这么说其实也不准确,李莲英在晚清时期并没有做出什么积极正面的影响。仰仗于在慈禧身边得宠,李莲英也是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一把好手,但是他也确实没有能力在国事政治之上,翻出太大的浪花。

而从其被上色复原的照片上来看,李莲英的长相实在是称不上讨喜,面相阴狠且脸有脓包的李莲英按说以慈禧的性格,不治他个仪容不整的罪就不错了,怎么还会去宠爱这个面容不佳的太监呢?

谁也不会生来就想去成为一名太监,成为太监的人往往都有着不得已的苦衷,李莲英也是如此。

本名李进喜的他生在河北大城县一极为贫寒的家庭,家中兄妹众多父亲又不务正业,这一家人的生活可以说是穷苦至极、难以糊口。

也正是因为如此,年仅7岁的李莲英于咸丰五年被父母卖给了京城郑亲王瑞华的府中。从此,李莲英的身体不再健全,成了一名靠着低眉顺眼在主人身边讨生活的太监。

而在郑亲王府中还未待上两年,郑亲王瑞华便将他送入宫中,当做讨好宫里的“礼物”,由此可见,李莲英确实是有其可怜之处。

年幼的小太监在宫中并不会得到赏识和重用,皇宫内院四处皆是危机与规矩,想要讨口饭吃就必须要学会察言观色、左右逢源。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小十年,在此期间的李莲英一直都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并不会引起人过多的关注。

而随后的李莲英却因为能去长春宫伺候慈禧太后,而得到了一个改变一生的机遇。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太监竟然有如此手段,能将慈禧伺候的十分满意,而这一切,都与他从前所学会的独特的梳头技巧和他巧舌如簧、谨小慎微不无关系。

得到当时实权最大的慈禧的垂青,李莲英的人生发生了质的飞跃。

自入慈禧宫中,李莲英的第一件差事便是为慈禧梳头。而他为慈禧梳出的别致发型让慈禧甚为满意,也因为如此,李莲英得到了慈禧的关注。

虽然长相并不讨喜,但是李莲英的嘴却是完全地弥补了这一不足,李莲英的每句话都能讨得慈禧的欢心,于是没过多久,李莲英就一跃晋升成为了宫中太监的小头目。

李莲英并没有仰仗慈禧的垂青而变得张狂无度,反而对慈禧所交代的事情皆是小心处理,并时刻表现着自己对慈禧的感激和忠心。

这样的表现自然得到了不错的回报,慈禧亲自为其赐名“莲英”,并提拔其为清宫二总管,一时之间,李莲英成了宫中除了安德海以外权力最高的奴才。

而后安德海由于自己的仗势欺人、胡作非为,被当时山东巡抚所诛杀。至此,李莲英成功晋升大总管,爬到了权力的顶峰,皇宫上下的众人皆对这个仅入宫十七年便被破格提拔的大太监讳莫如深,无人敢与其有一丝矛盾冲突。

虽然已经有了滔天的权势,李莲英依然常伴在慈禧左右。此时的李莲英对慈禧来说不再只是一个奴才,而是一个一日三餐开始之前会相互问候的“朋友”。

二人跨越了身份桎梏,甚至时常会促膝长谈,之于慈禧而言,这个聪慧懂事的太监已然成为了自己的精神慰藉。

这于历朝历代来说,都是鲜少有的存在,而李莲英却抓住机遇成功地扒住了慈禧这条大腿。

皇家恩宠和滔天权势都已经有了的李莲英自然不会老老实实地做一个慈禧的知心人,他开始了疯狂的敛财行为,吃拿都要无所不用其极。

朝中众人与其说是忌惮他,不如说是忌惮慈禧,深知这点的李莲英对于慈禧极为忠诚,并且从不干预军国大事,对于自己的身份和慈禧的底线,李莲英总是认知的格外清晰。

凡是前去觐见慈禧的大臣,几乎没有不被李莲英勒索敲诈的,最少的索要金额都要超过一百两,对此朝中众人无不怨声载道,但是李莲英却有恃无恐。

只要慈禧没有对其进行斥责,他就会继续心安理得的敛财。即使在被八国联军逼至西安之时,他依然仗着慈禧的宠爱疯狂的充实着自己的荷包。

而慈禧非但没有降罪于他,反倒是打破宫中规矩,破例赏了李莲英二品顶戴花翎,虽然此时的清宫已然不复往日盛景,这个二品顶戴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最用,李莲英却依然凭借着此重身份收受贿赂、中饱私囊。

即使是有大臣弹劾李莲英,结果也是李莲英平安无事而大臣却被革职充军,此番种种也注定了清朝灭亡的结局,重宦官而轻国臣,晚清的朝廷从内里便已经腐败不堪。

直至光绪三十四年慈禧病逝,李莲英最大的后台坍塌,李莲英才退出了清宫,带着自己积攒的财富隐居度日。

宣统三年,曾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李莲英终于病逝,时年六十三岁。

虽说清朝的灭亡并不是李莲英所直接导致的,但是与其也不可谓不无关系,在慈禧愈发昏聩之时,他挡住了那些清醒之人的进言之路,并在其中搅弄是非,实是佞臣无疑。

封建王朝之下,诸多此类蛀虫在其中作威作福,亡国只是早晚之事,而如今社会早已取缔了这种制度,并建立了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秩序,因此我们如今的生活才会如此安定美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慈禧,身份,权力,规矩,面相,清朝,李莲英,众人,清宫,观点评论,慈禧,郑亲王,李莲英,安德海,太监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慈禧,身份,权力,规矩,面相,清朝,李莲英,众人,清宫,观点评论,慈禧,郑亲王,李莲英,安德海,太监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慈禧,身份,权力,规矩,面相,清朝,李莲英,众人,清宫,观点评论,慈禧,郑亲王,李莲英,安德海,太监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