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咸丰和恭亲王曾亲如同胞兄弟 为何最终却反目成仇?

咸丰和恭亲王曾亲如同胞兄弟 为何最终却反目成仇?

熟习帝王之术的道光,在传位给奕詝的同时又封奕訢为亲王,其实也有他自己的考虑。一来,大清当时内忧外患重重,若奕訢之才能够被奕詝所用,对社稷有所裨益;二来,道光看着两个孩子从小长大,认为以奕詝之仁、奕訢之义,断不会发生同室操戈之事;此外,道光自信的原因,还由于他留下了一道调和兄弟矛盾的保险——孝静皇贵妃。

《清史稿》的后妃传中,对孝静皇贵妃的一生进行了如下记载。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良阿女。后事宣宗为静贵人。累进静皇贵妃。孝全皇后崩,文宗方十岁,妃抚育有恩。文宗即位,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居寿康宫。咸丰五年七月,太妃病笃,尊为康慈皇太后。越九日庚午,崩,年四十四。上谥,曰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祔庙。葬慕陵东,曰慕东陵。穆宗即位,祔庙,加谥。光绪、宣统累加谥,曰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

静妃是奕訢的生母,在后宫中地位仅在一人之下。因此孝全皇后崩逝以后,道光虽未再立皇后,但实际上静妃已是实际上的六宫之主。也正因如此,道光交给了静妃一个任务,就是抚养奕詝这个年幼丧母的稚子。

对静妃而言,这无疑是一份十分尴尬的工作。奕詝虽是黄口之年,但已经懂事,对过世的的生母有孺慕之思,就算对养母如何尊敬,也会有一层隔膜,永远不可能将静妃当成亲生母亲看待。

况且日后道光立储,奕詝就是奕訢最大的竞争对手,若抚养此皇子稍有差池,便会引火烧身,堕入万劫不复之地。于是十年以来,静妃一方面尽心尽力地抚养奕詝长大,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把控好与这位养子之间的距离。

道光做的这个试验非常成功。奕詝受到静妃悉心照顾,又与奕訢年龄相仿,两人曾一度不分彼此,犹如一奶同胞的亲兄弟。

奕詝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即便后来因争夺储位,与奕訢产生过冲突,但在登基之后,奕詝依然尊静妃为“康慈皇贵太妃”,让其迁居寿康宫。太妃虽无太后之名,但实际上,咸丰帝已经是以太后的规格来对她进行奉养。

道光将静妃视为平衡奕詝和奕訢兄弟的关键人物,在咸丰即位之初,她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咸丰一开始对这位弟弟非常关照,也颇为重视。咸丰三年(1853年),咸丰甚至命奕訢入军机处,算是遂了道光的遗愿,给了奕訢一展才华的机会。

可惜的是,权力是源自人心的观念,有人的地方便有权位,权位代劳了斗争,而帝王家尤甚。

道光希望靠静妃一人来永远维系奕詝与奕訢的兄弟情,未免把人心想得太美好了。

太妃与太后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历史上也没有过先帝侧室、皇帝养母被尊封太后的先例,但静太妃自承抚育奕詝多年,劳苦功高,因此册立太后一事,成为了母子三人间的一个心结。

咸丰不尊这位养母为皇太后,做法是完全合理的。

首先,道光至死未立静妃为后,说明道光认为她还没有母仪天下的资格。咸丰若尊其为太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违背了先帝遗命。

其次,若静太妃晋升为太后,便在无形中拔高了奕訢的政治地位,不但对皇权是一种威胁,也会让奕訢本人处于更为难堪的处境。即便奕訢自己一开始没有反心,保不成身边有宵小之徒会怂恿他夺位自立,激化兄弟间的矛盾。

最后,咸丰虽然可凭着养育之恩的说辞,强行尊封太后,但这样做毕竟是坏了祖宗家法,咸丰实在犯不着为了这件事去和朝臣们进行口舌之争。

因此,咸丰虽未给养母以太后之名,但让她享受太后之实,既合祖制,又不背人伦,处理方法非常得当且有智慧。

但经年日久,以猜疑为养料,嫌隙的种子还是慢慢地生根发芽了。

晚清的湘绮先生王闿运在《祺祥故事》中,记录了这么一件往事。

“会太妃疾,王日省,帝亦省视。一日,太妃寝未觉,上问安至,宫监将告,上摇手令勿惊。妃见床前影,以为恭王,即问曰:‘汝何尚在此?我所有尽与汝矣!他性情不易知,勿生嫌疑也。’帝知其误,即呼‘额娘’。太妃觉焉,回面一视,仍向内卧不言。自此始有猜,而王不知也。”

咸丰往静太妃处探病时,被静太妃误认为亲子奕訢,不小心说出了心里话。咸丰虽未对奕訢母子掏心掏肺,而静太妃和恭亲王却也将咸丰视作外人。感情一旦有了裂痕,往后双方互相的不信任感便会越来越深了。

尽管如此,咸丰感念静太妃的养育栽培,明面上仍一如既往地恭敬侍奉,同时也继续让奕訢以军机大臣的身份参与政务,没有因为之前那件事冷落两母子。

然而,恭亲王奕訢后来的一次僭越之举,终于触碰到了咸丰的逆鳞。

咸丰五年(1855年)七月,静太妃病重。咸丰前来探视时,恭亲王再次向其提起母亲临终前的遗愿,希望最后能得到一个太后的名分。传闻咸丰当时“哦、哦”含糊答应了两声,可能只是表示知道了这件事,但奕訢却以得到皇上口谕为名,利用军机大臣的身份,在未经咸丰的授意之下传旨册封静太妃为“康慈皇太后”。木已成舟,咸丰便不能反悔,只好默认了奕訢的荒唐行为。

但也正如《清史稿》中所记载,静太妃去世后,咸丰为她上谥号“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祔庙”,区别于他自己的生母“成”皇后,以示对恭亲王母子的不满。

23岁的恭亲王奕訢,或许只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希望完成母亲一生的心愿,让她死后能够瞑目,倒未必真有什么争权夺利的想法。但是,这一时的冲动,也让奕訢付出了惨痛代价。

在康慈皇太后下葬的第二天,“上责王礼仪疏略,罢军机大臣、宗令、都统”,咸丰罢免了奕訢的一切职务,让他回上书房去读书反省。

至此,十余年来的兄弟情彻底宣告破裂。咸丰让恭亲王回到上书房,但两人已不再是奕詝和奕訢,而是九五之尊的咸丰帝和龙游浅水的恭亲王,再也回不到过去一起在上书房读书习武的时光。道光生前最害怕看到的事情,最终还是不可阻挡地发生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即位,咸丰,奕詝,胞兄弟,孝静,道光,养母,静妃,康慈皇,母子,观点评论,咸丰,太妃,恭亲王,道光,静妃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即位,咸丰,奕詝,胞兄弟,孝静,道光,养母,静妃,康慈皇,母子,观点评论,咸丰,太妃,恭亲王,道光,静妃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即位,咸丰,奕詝,胞兄弟,孝静,道光,养母,静妃,康慈皇,母子,观点评论,咸丰,太妃,恭亲王,道光,静妃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