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皇帝平时一般是单独用膳,只有到元旦、万寿、除夕等节令才会在乾清宫设宴,和后宫的嫔妃一起进餐,在这个隆重的场合皇帝和后妃都会穿上节日的吉服。不过这个说是一起进餐其实不是大家坐一桌,还是按照一人一桌分开坐,并且根据等级上的菜也不一样。
根据《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乾隆二年除夕时前,乾隆的冷膳、热膳共有四十品,清朝皇帝都很爱吃点心,因此点心的品种也很丰富,宫廷除夕宴上常见的有玉露霜、方酥夹馅、苏糕、鲍螺、敖尔布哈、鸭子馅包子等糕点。皇后这边菜要少点,是三十二品,下面的嫔妃、贵人之类的菜还要按照等级递减。
下面还会有6桌陪客,每桌冷热菜点一共二十四品。
不仅菜品数量不一样,餐具也是有等级区分的,像乾隆用的就是金碗、金盆、珐琅葵花盒、金匙和象牙筷等,以示尊贵。
至于乾隆年夜饭的具体菜单,每年还是有些变化的,不过一般是以东北满洲风味为主,以示不忘本。而且因为满族以渔猎游牧出身,所以菜肴中以肉食为主,其中不乏野鸡、野鸭、鹿和狍子等野味,海鲜类的不多,一般只有海参,至于蔬菜,常见的只有口蘑等菌类。
附上乾隆四十九年留存的一份除夕年夜饭用料清单:
猪肉六十五斤,肥鸭一只,菜鸭三只,肥鸡三只,菜鸡七只,猪肘子三个,猪肚两个,小肚八个,野猪肉二十五斤,关东鹅五只,羊肉二十斤,鹿肉十五斤,野鸡六只,鱼二十斤,鹿尾四个,大小猪肠各三根,另外,制点心用白面五斤四两、白糖六两。
从清单里大家可以看到其中肉类之多之丰富,老实说,这一顿吃下来也是够腻的。一直到同治以后,皇家的除夕晚宴上蔬菜品种才多起来,主要是慈禧肠胃不大好,所以爱吃白菜、豆腐之类的。
宫中年夜饭的最后一个项目,那就是把吃剩下的赏给亲近的王公大臣,当然王公大臣不是贪图这有多好吃,主要这代表的是一个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