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便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也成了我们广为探讨的话题。近段时间以来,关于乾隆的“败家”行为也同样得到了宽泛的讨论,是埋下落后隐患的关键人物。
乾隆自诩为“十全老人”,显然后期的庸怠为人所诟病,与此同时,西方有着一位对于我国看似颇为关心的强人,即拿破仑。
这位不到一米七的小个子带领着当时的法国走向了辉煌,是西方诸多惶恐的对象,而拿破仑的“睡狮论”更是广为流传。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而这成了我们最为熟悉的话语,也成了我们奉为瑰宝的至理名言,甚至错把拿破仑当为“知己好友”。作为战略家,拿破仑自然深知我国崛起后的强大,这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无疑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另一方面断章取义选择性的遗忘却也全然没有必要,毕竟这极有可能就曲解了别人的意思,错把敌人当朋友。
“不要打扰他,让他一直沉睡下去吧”,事实上拿破仑之所以把目光投向我国,并不是为了给予帮助,而是同样抱着分割的目的。
闭关锁国的清廷在中后期一步错步步错,乾隆面对英国马戛尔尼使团高傲冷漠,“地大物博,无须通商”,紧接着嘉庆干脆面也不见,而道光更是三问英女王,惦记起了纳妾的歪心思。
面对西方翻天覆地的转变,清廷无心了解也无法了解,加之关闭锁国,因此与世界逐渐拉开了差距。
在拿破仑“睡狮论”背后,就有这么一个关键人物——阿美士德,嘉庆年间派往请求通商的英国外交官。恰逢此时,不可一世的拿破仑遭遇了滑铁卢危机,被流放在大西洋圣赫勒拿岛。
阿美士德使团垂头丧气归国,强盗思维自然企图以武力打开清廷大门,在这事情上咨询拿破仑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不要打扰人,让他一直沉睡下去吧”,显然拿破仑是以战略者的角度看问题,而目的自然是更好的分割清廷。然而,断章取义使得这句话成了激励斗志的话语,甚至误以为拿破仑是友善者,全然歪曲了本意。
拿破仑这番“睡狮论”是颇有道理的,但显然他低估了清廷的腐朽,两次鸦片战争并未真的刺激到清廷的革新,以割地赔款换取继续的醉生梦死显然是拿破仑这般敢于进取之人所不能理解的。
不过,拿破仑还是颇为高明的,今日之中国就犹如睡醒的雄狮,威武雄壮,“乱世出英豪”正应了进取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屈辱或许叫不醒装睡的清廷,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仁人义士却奋起直追,才打造出了今日的盛况。
以拿破仑所谓“睡狮论”而言,不同意攻打并非是害怕,更多地是企图温水煮青蛙,慢慢地任由我们落后,再一点点分食,但百多年前的屈辱显然是不可能一直笼罩着的。
“睡狮论”在清末民初广为流传,出处是否为拿破仑仍有着争议,但显然这番话是有其历史根源的,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念应当说是,永不过时的。